換了思想奔前程

六安網訊(記者 黃雪彥)“只有穩定而強盛的祖國,才是我們百姓幸福安康,平等自由的靠山!”從越戰老兵到企業工人,再到種植專業戶,回憶曾經的經歷,鬱書俊感慨萬千。

現年55歲的鬱書俊是金安區中市街道一名下崗失業的退伍老兵,1984年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復員後被安置到原六安市軸承廠當了一名工人。工作期間,他愛崗敬業,精心鑽研業務,曾在1989年獲全省青工勞動競賽第二名。但是,由於年輕時在老山前線潮溼的貓耳洞駐守時間較長,身體落下風溼病、關節痛等多種疾病,不能再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隨著企業改革失業下崗在家。那個時候的鬱書俊和其他戰友一樣因為看不到前途,心裡存在不平衡,消極度日。

2011年初,受其他部隊的參戰老兵邀約,鬱書俊第一次參與到北京上訪。由於戰友們在一起有共同語言,一來二去,情況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逐漸由被動變主動。那段時間,以中市街道黨工委書記為主要牽頭人的街道幫扶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法設法和他接近、溝通,把他當朋友和親人對待,經常找他談心、交流。但是,鬱書俊根本不以為然,絲毫聽不進勸解。不過,區、街道、社區的各級負責人並沒有失去耐心,反而更加細緻主動做工作,最終,鬱書俊還是被感動了。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思考創業之路。

看到他的變化,街道負責人決定趁熱打鐵,及時鼓勵他進行創業,陪同他到各地考察學習,並結合他自身的優勢和愛好,為其找到了一項當時在六安地區還很少涉及到的經濟產業項目——瓜蔞種植。

為了幫助鬱書俊成功實施瓜蔞種植項目,街道非常重視,安排專人專車陪同鬱書俊一起到安慶嶽西、六安金寨等地數次考察學習,幫他詳細瞭解並掌握了從育苗、生產、加工直到銷售等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還陪同他到金安區中店鄉、先生店鄉等地聯繫種植基地。

“那些日子,他們的付出感動了我,也使我信心百倍,我想如果我再不自強自立,再去上訪向領導伸手索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更對不起我曾經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光榮稱號!”鬱書俊回憶說。

2011年12月,鬱書俊正式創辦了六安市百益園中藥種植有限公司。公司基地位於金安區木廠鎮木南示範區潘新村境內,面積200餘畝。2014年又在張店、橫塘崗鄉租地150畝用於中藥材及瓜蔞種植。目前,公司已初具規模,擁有固定資產80餘萬元。2012年當年回收近50萬元,2013年淨收入達40萬元,並帶動其他經營戶種植瓜蔞300畝,其中帶動兩戶種植大戶、種植面積250畝、從業人員20餘人。這不僅解決了當地閒散勞動力100餘人的就業,而且給周邊群眾帶來了一條發家致富門路。

對於未來,鬱書俊信心百倍、躊躇滿志,決定大力發展種植產業,目前他正在多方協調聯繫,積極籌備成立種植產業協會,採取“公司+農戶”產業模式,實行集團化管理。“我要把領導們對我的關心轉化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的動力,堅實做到安定團結謀發展,腳踏實地創事業,為實現民富國強的中國夢繼續奮鬥!”鬱書俊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