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動下,工信部要求電信企業自查不限量套餐宣傳問題

媒體推動下,工信部要求電信企業自查不限量套餐宣傳問題

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規範“不限量”套餐宣傳行為】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組織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四點,這裡逐條做一個解讀:

一是要求企業提高認識。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企業提供經營服務過程中,始終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切實增強用戶的獲得感。

解讀:政治正確很重要,落實是關鍵,不光是運營商需要落實,相關司局也一樣,不限量套餐問題、不明流量消耗問題,最近非常突出,主管部門應該早有預案。

二是要求企業規範宣傳。要高度重視當前“不限量”套餐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全行業立即開展自查工作,切實規範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

解讀:這段應該是此次會議的重點內容,但公開信息過於簡明瞭,從中可以看到,“規範”“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但不清楚哪些行為是“合規”的,那些行為又是不規範的,什麼屬於“誇大”,“醒目”和“不醒目”的界限在哪裡,這有這些細節問題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自查、診改。另,應該有明確的時間表,如什麼時候完成自查整改工作。

三是要求企業舉一反三。要進一步規範經營行為,營銷宣傳時要做到真實、準確,實行明碼標價,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戶注意的事項,要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誇大或混淆優惠幅度,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解讀:“舉一反三”很好,明確提出了對“限制性條件”和“有效期”等“履行提醒義務。但從內容看,此條偏虛且沒有落實時間表,如果沒有後續保障手段,可實現的效果有限。

四是要求企業強化服務。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套餐設計,重視用戶體驗,探索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資費模式,加強資費公示,完善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解讀:進一步延伸到套餐設計和用戶服務,同樣非常重要。運營商在售、在用套餐,有一些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應該修正。運營商網絡上包含了海量的套餐產品,運營商應該積極主動優化調整,減少套餐數,並逐步優化已有套餐,將不合理的資費,,

會上,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表示將嚴格落實會議要求,立即開展自查,規範宣傳經營行為,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解讀:這個態必須表。

總評:

1、消息的傳遞,又一次經歷了從普通用戶到媒體,再到內參,最終推動工信部採取措施的過程。其實不限量套餐的質疑已經很多,主管部門如果做好輿情監控及準備好應對措施,完全可能提前行動,推動套餐改進。

2、為實現國家今年“提速降費”中“取消流量‘漫遊’費”,運營商為了和其他套餐區隔,將原99元檔的本地不限量套餐改成了全國流量,但降速閾值從40GB降到了20GB。這引起了用戶很大不滿。這在套餐推出時就應該有預見,並積極引導輿情。

3、通信服務行業的監管,與五年前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在回應外界關注的焦點事件時,不夠積極、主動、專業,應利用新媒體工具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信息發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