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陳仲——大愛無疆,把「愛心」撒到基層,服務廣大患者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陳仲——大愛無疆,把“愛心”撒到基層,服務廣大患者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陳仲——大愛無疆,把“愛心”撒到基層,服務廣大患者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陳仲——大愛無疆,把“愛心”撒到基層,服務廣大患者

【陳仲】男,漢族,1968年出生,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與創傷外科主任,中國農工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骨科主任醫師。從事臨床醫療工作30餘年,對技術精益求精,對病人熱情耐心,對工作負責盡心,專注於專業,服務病患,救死扶傷,用實際行動推動我省骨科的學科進步。

陳仲擅長各類骨創傷診治,特別是複雜骨盆髖臼骨折、複雜關節內骨折及骨折微創治療。從醫30餘年,救治骨科患者5000餘人,開展手術3000餘臺。全國推廣STOPP入路手術治療骨盆、髖臼骨折第一人。2015年全球提出髂坐鋼板治療髖臼骨折第一人。2017年全國提出斜行髂坐鋼板固定方法第一人。雲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醫院協會創傷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AO(國際骨折內固定研究學會)創傷中國委員會華中區主席、《中華骨科雜誌》通訊編委。

個人事蹟

陳仲每年在昆明舉辦“AOCC華中站培訓”和“AO初級培訓班”。每年舉辦雲南省醫院協會創傷管理委員年會暨骨科醫護新理念、新技術、新進展學習培訓班。2017年開啟“心行動”活動,現已走進基層36家醫院。2018年承擔國家衛健委領導的骨科專科技能資格認證骨盆創傷救治培訓與認證工作負責人。2007年主持了雲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抗生素纖維蛋白膠複合體治療慢性感染創口的研究”。

連續三年考核被評為“優秀”人員。擔任科主任13年間,帶領科室快速發展,2013年科室被省衛計委第一批評為省級重點專科。國內第一家開展無痛病房建設,2017年科室護理隊伍被國家衛計委評為優秀護理團隊。

一、刻苦鑽研,潛心於專業知識和技能

陳仲1992年昆明醫學院畢業,在省衛生廳的安排下到昭通彝良縣下鄉工作,認真工作,向基層老同志學習,體驗基層工作的艱辛,感受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易,培養了濃厚的群眾感情。1993年分配到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工作,立志把一生獻給醫學事業,獻給為廣大患者去除疾苦的工作。在臨床一線工作中,主動承擔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學會善於觀察、勤于思考。1997年參與雲南省創傷救治中心的組建工作,繪製了救治中心的建設與發展藍圖。實現了嚴重多發傷一體化救治,危重傷員的死亡率、致殘率大幅下降,還為我省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創傷救治人才隊伍,得到省衛生廳和國內創傷外科專家王正國院士等專家的肯定與讚揚。2000年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師從我國著名的創傷骨科專家王滿宜教授學習一年,從他身上真正感受到醫學大家的風範,感受到“厚德載物”這一古訓一名醫生成長的重要性。學到的不僅僅是臨床技術,更多的是如何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名好醫生。把全球領先的骨科AO理念和技術引入我省,推動我省的骨科內固定技術水平的提高。2005年任創傷外科主任至今,他在醫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以身作則,帶領全科醫護努力工作、創新進取,把醫院的骨科從“弱小”建設成為省內的知名科室。

二、以勤求業精、以思求發展,大醫至誠

陳仲主任從醫學院畢業的那一天開始,就立志做一名好醫生,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強調術前對患者病情的認知、分析和思考將決定手術的成敗,即使他現在已經是聞名全國的骨科大師,對自己主刀的每一臺手術都會做好術前的病情分析,都會對手術中的每一個操作細節和如何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認真思考,在術前就做到胸有成竹。正是他嚴謹的態度和作風,讓他自工作以來診治的病例都有滿意結果,沒有一臺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發生。

從醫近30年來,不但把一腔熱情和汗水灑在骨科事業這塊熱土上,默默奉獻,還勇於開拓創新,為骨科醫學進步做出積極努力。

2007年他主持了雲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抗生素纖維蛋白膠複合體治療慢性感染創口的研究”,為解決這一骨科難題做出了貢獻。作為全國知名的優秀骨盆外科專家,在全國第一個積極推廣Stoppa入路手術治療骨盆、髖臼骨折,並進行了創新,連續多年在中國骨科年會做專家講座,現已在全國被臨床廣泛應用。

2015年在全球第一個提出髂坐鋼板治療髖臼骨折,解決了一個手術入路固定髖臼前後柱骨折的難題。得到美國骨科聯合學會主席骨盆專家Killem教授和國內所有創傷骨科權威專家的認可和讚譽。

在科室建設與發展上,他能結合科室醫護人員的學術、技能水平和每個人特點,制定可行方案,鼓勵、支持每個醫護人員有舞臺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相信每位醫護的成功才是科室團隊的最大成就。

他為科室制定的一些規定,看似簡單,但要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就如每週一至週五每天早晨7:30至8:00進行讀書報告、專題講座和特殊病例討論會,隨後再進行交班晨會。這樣的規定使每位醫護必須比全院其他科室的人員提前30分鐘上班學習。正是這樣的堅持,他多年在醫院的職工考核中被評為“優秀”。

2015-2017年更是連續三年被評為醫院“優秀”職工。每天30分鐘的學習,10多年的堅持,科室學術水平和臨床服務技能不斷提高,不斷補齊短板,培養出了一支合格、優秀的醫護團隊。骨盆損傷救治、肩肘外科、足踝外科、骨髓炎診療、脊柱外科、運動醫學、多發傷救治等亞專業都有了長足進步。各個亞專業每年都能站在全國的最高學術講臺交流經驗,展現風采。

2013年科室被省衛計委第一批評為省級重點專科。在護理亞專業建設方面,在國內第一家開展無痛病房建設,華西醫院、西京醫院和南方醫院等國內著名醫院都派醫護人員來參觀學習,並得到高度讚譽。在此基礎上開展的血栓預防與監測、骨科創口管理和靜療等都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2017年護理隊伍被國家衛計委評為優秀護理團隊。

隨著他擔任的社會職務增加,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現任雲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骨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醫院協會創傷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骨與關節損傷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創傷骨科工作委員會委員、AO(國際骨折內固定研究學會)創傷中國委員會華中區主席、《中華創傷骨科雜誌》編委、《中華創傷雜誌》編委、《中華骨科雜誌》通訊編委等學術職務。但他沒有抱怨工作太多,沒有因此而驕傲,戒驕戒躁,明白自己永遠是一名骨科醫生,需要不斷學習,踏踏實實做好每一臺手術,用心對待每一位患者。

三、大愛無疆,把“愛心”灑到基層,服務廣大患者

他的視野並沒有停留在科室團隊建設上,而是思考,如何用行動推動我省基層骨科事業的進步,走進基層醫院,走近基層患者。作為AO華中區主席單位,每年在昆明辦了“AOCC華中站培訓”和“AO初級培訓班”,邀請全國權威專家授課,傳授經驗、技術,省內縣級以上醫院的骨科主任幾乎都接受培訓,為省內創傷骨科的手術規範化推廣做出了卓絕貢獻。擔任雲南省醫院協會創傷專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協會的領導和指導下,每年舉辦雲南省醫院協會創傷管理委員年會暨骨科醫護新理念、新技術、新進展學習培訓班,每屆都有來自全省各級醫院的1000多名從事骨科的醫護人員參會。現已經成為我省規模最大,最為團結、學術水平非常高的骨科大會。

2016年開啟的“AO-慈善基層骨科教育項目”開進了香格里拉、西雙版納、德宏等省內最邊遠地區。2017年他帶領專家團隊在我省開啟“心行動骨科診療規範基層巡講”活動,現已走進鎮雄、威信、瀾滄、麗江寧蒗、硯山等36家醫院。他用“workshop”的形式,手把手傳授和糾正基層骨科醫生的手術基本操作。今年舉辦了國家繼教項目《骨科專科護士培訓班》,學習實踐101個課題、12項考核項目,培訓了省內外多家醫院37名骨科方面的專科護士。以上這些工作都得到了全省同行和廣大患者的認可,也得到了我省各級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的稱讚。

四、用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理論武裝頭腦,履行社會職責,做優秀農工黨員

擔任中國農工黨雲南省省委省第二人民醫院支部書記,在支部工作中,做好黨內外的團結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用中國共產黨新時期優秀理論武裝頭腦,在思想上、行動上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和精神,深刻領會他的治國理念,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思考新時期一名醫學專家應該做出的積極工作。牢記身份,做好農工黨黨支部工作,在醫院黨政班子的帶領和支持下,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積極奉獻,開拓進取,發展好骨與創傷外科這支醫療隊伍,服務好群眾,為我省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編後語

2018年“雲南醫師獎”(第二屆“雲南醫師獎”)是根據《雲南省醫師協會章程》,經雲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雲南省醫師協會主辦的全省15萬醫師的最高榮譽獎項。經16個州市相關醫療單位按標準嚴格推薦候選人,依據選樹辦法,由各州市衛計委(局)進行初評並公示後,共推選出29位入圍候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