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高通虽强,也有流年不利的时候。近日,它家的ARM服务器芯片便有点背。部门一半被裁、一半转岗,5月份部门总裁离职,昨日(9日),灵魂级人物Dileep Bhandarkar出走。曾经高通信心满满,要大干一场,市场也寄予厚望。如今的一切表明,强如高通,也难以撼动英特尔的树根。

肉虽好吃,却咬不动

数据中心是个大市场,仅在国内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增速高达37.8%,服务器芯片算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个不可多得的大肥肉,英特尔一家便分走90%。无论国内外,都对这一市场垂涎三尺。ARM架构一出,厂商们纷纷叫好,无数业界专家预言将要取代英特尔的X86。

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先是两家小公司出来试水,Calxeda和Applied Micro担起ARM芯片的行业先锋,引得彼时的英特尔惊出一身冷汗。不过Calxeda早在2013年便已倒闭;Applied Micro也被MACOM收购,其ARM架构服务器业务被拆分。

其后,老对手AMD隆重出场。凭借芯片开发上的经验,投入巨资开发ARM架构服务器芯片。但最终不得不宣告失败,并重新回到英特尔X86架构上。

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此后,三星、英伟达、博通等也公开宣称投入ARM服务器芯片开发,结果都不了了之。

Marvell收购Intel的Xscale业务后也打起ARM服务器芯片主意。甚至拉来百度,圈着国内的钱一起搞,结果仍然以失败告终。

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目前登场的来自英特尔内部。前总裁Renee James在凯雷资本协助下,拿到X Gene服务器芯片业务,并重整为Ampere公司。目前,业界将至奉为ARM阵营最大希望。至于它们能够掀起多大浪来,尚是未知数。

中国军团在哪里?

近年来,国内多家机构也开始在CPU上发力,力图改变国内CPU受制于人的困局。终究在CPU芯片上,另起炉灶的成本太高,多数机构还是选择了技术引进的迂回路线。

一些搞起了合资或者技术合作。比如贵州地方政府与高通大手笔合资、大唐电信与高通合资、澜起与英特尔合作。

另外一些则选择了ARM路线。比如华为购买IP核做SOC集成设计,开发出Hi1616、Hi1612;中兴、展讯也在做ARM芯片。有的则购买指令集获取授权,比如飞腾的ARM系列。

跟高通合作搞CPU的,恐怕要危险了。2016年1月,贵州省政府与高通共同成立华芯通,注资高达18.5亿元,贵州方面占到55%。贵州方面相当重视,一把手亲自出席,把合作当做全省发展芯片产业的重大机遇。此次高通把ARM服务器芯片部门员工一半裁员、一半转岗,相当于对华芯通公司当头棒喝,前途堪忧。

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背靠CEC(十大军工央企之一)这棵大树,飞腾做得很好,FT2000和FT2000plus采用了飞腾自家设计的内核,多核性能追平了英特尔E5。华为Hi1616则是基于ARM的Cortex A72,据说使用华为自研内核,但仍可能是基于公开版修改的产物,性能如何还待市场检验。

高通宣告投降,国产化军团何去何从?

在ARM架构服务器屡试屡败情况下,中国的先锋队们恐怕日子也不会好过,恐怕长时间内都需要靠政府输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