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終有道(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葦子峪棒槌砬子村,有個叫劉軍的孩子,從小父母雙亡。鄰居尚大叔收養了他。

尚大叔家只有父女兩人,生活也很困難。

劉軍十三歲那年,尚大叔病了。劉軍很著急,想給大叔看病,可是沒有錢。

隔壁李大叔是個棒槌把頭,每年紅榔頭市的時候都要帶一幫人,去長白山放山挖棒槌。

劉軍與尚大叔的女兒小燕商量,要跟李大叔去挖棒槌,掙點錢好給尚大叔治病。小燕說:“你這麼小,李大叔不會帶你去的。”劉軍說:“李大叔他們走時,我悄悄跟在後面,等到了長白山,他們也不能讓我自己回來。他們不讓我入夥,我就自己挖。”小燕問:“能行嗎?”劉軍說:“行。”

小燕幫劉軍準備了要帶的東西。李大叔他們走的時候,劉軍就悄悄跟在後面,誰也沒發現。到了長白山劉軍才露面。李大叔問:“你怎麼來了?”劉軍說:“我要挖棒槌,賣錢給我叔看病。”李大叔說:“你這麼小,能挖棒槌嗎?”劉軍說:“你們能挖,我也能挖。”李大叔要帶著劉軍,可是有人反對:“我們中途加人,不合挖棒槌的規矩,不吉利。”劉軍說:“李大叔,我太小,和你們入夥,不公平。我自己單幹。你們別把我丟下就行。”李大叔說:“好吧,這幾天咱們就在這住。你每天日頭落山前回到這裡。”李大叔又告訴他應如何找棒槌,如何挖棒槌。於是他們各幹各的。

一晃一個月過去了。李大叔他們挖了許多棒槌;劉軍卻是兩手空空,一棵也沒挖到。

一天晚上,李大叔偷偷找到劉軍說:“榔頭市已過了,再過兩天咱們就得回家了。可是你連一棵棒槌也沒挖到,不能就這樣空手回家呀。我這有兩顆棒槌,是我揹著他們拿的。你明天就說是你挖的。”劉軍說:“李大叔,謝謝你。可是這棒槌我不能要。這是你們費力挖的。我不能不勞而獲呀。”不管李大叔怎麼說,劉軍就是不收。

第二天,劉軍一大早就起來放山了。他決心要在這最後兩天裡挖到棒槌。到了中午,劉軍來到一個小水灣旁。他又累又餓,想坐下休息一會。他剛坐下,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水灣旁有一隻蜘蛛在滾泥球,滾好後,放到一個小木匣裡。劉軍覺得好玩,要拿回去給小燕妹妹看,連忙走過去,把蜘蛛裝到木匣裡,揣在了懷裡。他轉身要走,一抬頭,看見前邊一棵很粗的大樹的樹洞裡有一顆棒槌。他連忙跑過去,按照李大叔教他的辦法小心翼翼的挖了出來。那棒槌很小。他想再:小也是棒槌呀。他扒了些楸樹皮,找了些苔蘚,把棒槌包好,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大夥見了,笑著說:“這棵棒槌這麼小,能賣幾個錢呀?”劉軍低下了頭。李大叔安慰他說:“劉軍,沒關係,再小也是棒槌。如果它的形狀好,一樣可以多賣錢。”

幾天後他們回到了家。李大叔對劉軍說:“明天你跟我們去鹼廠賣棒槌吧。如果賣不夠給你叔看病的錢,我幫你想辦法。”

第二天他們到鹼廠藥行時,日頭已經偏西了。可是藥行還沒有開磅收參呢。一問,人家說大貨還沒到呢,要等大貨到了才能開磅。

就在這時,聽行裡有人喊:“剛到的是誰?請到裡邊來。”李大叔帶著隨從走了進去。掌櫃的說:“不是你。”李大叔說:“剛到的就是我們呀。”掌櫃的說:“和你一起來的是誰?”李大叔急忙喊劉軍進去。“對了,這才是大貨主呢。”掌櫃的對劉軍說:“把你的貨拿出來吧。”劉軍拿出自己的棒槌,遞給掌櫃的。掌櫃的小心翼翼地打開楸樹皮,剝掉苔蘚說:“你們別看這棵棒槌小,它可是千年老參呀!你們看這參的形狀不是人形的嗎?這參我也不好定價。小夥子,你開個價吧。”劉軍哪知道它的價值呀。他轉身看李大叔。李大叔也不知道這參的價錢,他對劉軍說:“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掌櫃的看了看劉軍,指著一個長條椅子說:“沒關係。你坐下慢慢想,想好了再說。”劉軍坐在椅子上,一點主意也沒有。他躺下,起來,又躺下又起來,一共躺了十次。掌櫃的開口了:“好了,你別再躺了。我給你十唐銀子。我也就能給你這個價了。”在場的人都很驚訝,這參竟這麼值錢啊!

李大叔把自己的棒槌賣了,幫劉軍僱了輛馬車把銀子拉了回來。

晚上,劉軍拿出木匣想打開給小燕看。一打開木匣,驚呆了。木匣裡的泥球,都變成金球了。他急忙找來一些稀泥讓蜘蛛滾。第二天一看,那泥球又變成金的了。

後來,劉軍和小燕給尚大叔治好了病。買了土地,蓋了新房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