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陕西人和甘肃人吃饭为什么喜欢蹲着吗?

三介影视


自古以来陕西关中有一种饮食风俗叫“老碗会”,就是利用吃饭时间,全村男人各自端着碗聚集在村中央空阔地带,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整个过程一小时左右,为了便于休息采取蹴地方式,就是蹲着。手里端的碗比较大(关中人习惯叫“老碗”),为的是一次盛够一顿吃的量,避免二次回家盛饭浪费时间。这一习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关中农村大部分地方还普遍存在。

这一风俗起于何时并无明确史料记载,也有史学家说这是原始氏族公社成员饮食的遗风。

本人关中人氏,六O年代人,亲眼见识过“老碗会”(有些地方叫“饭集”)的盛大场面。

“老碗会”的会址是自然形成的。一般夏天多在宽敞、通风、树荫比较浓密的凉爽之处;深秋和冬天,则必在避风、向阳的暖处。一个村子往往有几个会址,一般说来,十几户至二三十户聚集的区域总有一个会址。除了下雨和寒风呼啸的天气外,几乎每天早饭、午饭时,都有不少人到“老碗会”场来吃饭。过去关中农村人早上五点起床后先下地干活,九点至十点吃早饭,午饭也是干活回来后二点至三点吃。

整个吃饭过程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条件十分简陋,加之关中家常饮食较为单调(一般多为面食),一个碗内该盛的全盛在一起,用不了那么多的碗碟,也没桌椅,这样看来,一碗饭边吃边聊(关中话叫算咥算谝)唯有蹲着比较舒服了,天长日久也就成了习惯。

其实,“老碗会”在那个年代就是个娱乐、信息交流中心,也算是关中农耕人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