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自从 2015 年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快的基本消失,而滴滴则在两年之内迅速成长为网约车的老大,占据了网约车市场,后改名滴滴出行。

而到了今年也就是 2018 年,在竞争领域突然冒出来一个「美团打车」,那滴滴出行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呢?毫不夸张的说,滴滴的发展和模式今年都遭遇到了瓶颈。

1、从网约车的业务上来看,滴滴出行不论是在用户增长率还是成单量上,2018 年都在下降。尽管滴滴从来没有公开过具体的业务数据。但据网传的数据来看,滴滴在北京上海注册的 150 万司机中,保持活跃的司机仅有20% 。

而关于网约车的新政策出台后,20% 的活跃司机中仅有不到 10% 的司机符合相关规定的。

其实,我们从身边日常使用滴滴的频率就能很明显的察觉到,滴滴的用户增长率在降低,而成单量在减少,特别是短途出行,大多数人更偏向拦截出租车。

而今年,美团打车突然上线,让滴滴措手不及。再者,滴滴除了顺风车,普通乘客乘坐的费用已经和出租车相差不大,在体验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自然选择出租车了。

2、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滴滴虽没有出租车拒载,坐地起价的现象,但顺风车的体验逐渐下降。

例如,滴滴司机也想多赚钱,司机通常会为了多载几个顺风客,接了单之后绕路接其他乘客,然后说是塞车之类的原因,晚到,从而耽误原先乘客的行程,严重影响体验。

3、从滴滴的模式角度来看。滴滴的模式,在盈利上完全没有问题,但安全性不能保证。特别是「空姐事件」之后,滴滴虽然有所整改,去掉一系列诱惑的引导,但深夜打车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

而且我们要知道,美团已经启动准备 IPO 了,而滴滴迟迟不动,除了账面的钱充足之外是否是模式还存在很大问题呢?注册的滴滴司机有合规牌照仍然是少数,目前大部分滴滴司机是不合规的。

而且,滴滴目前涉足的外卖和共享单车这另个领域,都是非常烧钱的,如果加上这两个领域,滴滴出行的盈利可能将完全用来填补这两个巨坑了,毕竟这两个领域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而且,又都是滴滴不擅长的另个领域。

当然,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滴滴快的合并之后,滴滴成为网约车老大,其他的网约车对滴滴基本够不成威胁,这种没有激烈竞争的市场垄断才造就了滴滴无所作为,才导致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未来,希望网约车领域多多竞争,只有竞争,滴滴才会居安思危,才能让滴滴高层想想怎么去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乘车的安全感。

你认为滴滴的未来会怎样呢?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stormzhang


大家好😊都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我就吧我跑了两个月滴滴发现的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是乘客。我已乘客的角度说下滴滴的好处吧!我自己坐滴滴,觉得吧,滴滴大多数车辆都是私家车,车况好!开车的人大多数都是在单位上班,相对于出租车来说他们只是用课余时间来挣点钱贴补家用,也有贴补点油钱,再者每个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可以涨不少知识,个人修养都比较高,乘坐舒适!遇到一些很不好打车的期间都能滴滴到车!不用出现以前的满大街打不上车的问题!我想这个就是滴滴出现的原因之一吧!也所谓的共享!节约了能源,方便了老百姓出行!这个也是国家允许滴滴出现的一个原因!

再次我以一个跑了1400余单的滴滴司机来说下我的感受!

其一,从我拉的乘客来说吧😊。1.有的人很有礼貌,从叫车到上车到下车,不在车上乱动,我很会说话,使你感觉😊这个乘客修养很高,你自己也很舒服😊。2.有的人叫了车后就在家里等车!一直到司机给它打电话才慢慢悠悠出来!司机稍微打电话催的急了,立马就是差评!3.有的人一上车,烟一点就要吸。。。还有的人呢!带着孩子!在车上又蹦又跳!吃东西!喝东西!一点也不觉得这个车是私家车!司机稍微说句又是差评!😓司机都是咬着牙忍了!当然还有很多人,拿滴滴当出租车人,更会干出各种各样的表演!就像我前两天看到的视频中的那几个美女,这样的表现,也有一些人吧!但是问题就在于,就是一些类似于这样乘客的投诉,或者差评!都被滴滴采纳了!对于乘客来说他们那样是对的!对于滴滴来说司机的任何劝解都是不对的!

我再说下我自己经历过的几件滴滴公司的事情!

我的服务分一共有两次上90分,每次一上90分,最多两天就扣回89分,一问原因,你好对不起是因为您300单的差评多了所以掉了😔我看了我的差评我去4.99好评,哪来的差评,然后呢客服又说了!你的单有些客人没有评价,所以呢这些没有评价的单充抵了好评单,我就问了!客人不评价和我有啥关系呢!再者,你们凭什么说不评价就是差评!他们又说这个是系统的问题。我说客人不给你们钱你们可以在客人下次叫车前给了钱才可以叫车!那是不是没有给我们司机评价也就不要在叫车了!这个明显就是滴滴公司,用这个来坑司机的吗!真正滴滴公司自己的车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客人不评价本来就是和司机没有关系!是公司拿这个来降低除公司外的车辆服务分低于,公司车辆服务分,这样就可以😄说你们的车辆服务分没有那些车辆高,所以以下省略一万字。。。。

再说滴滴公司现在的金融模式,滴滴创世者已经通过几次融资收回了公司成本,现在就是用融资来的钱挣钱,用数据来融资,为什么呢!如果现在滴滴公司说可以消除不想跑的车辆信息我想滴滴公司车辆信息最少,消失掉5成,而且现在已经由以前的抢单变成了强行分配单也就是说滴滴公司实际再跑的车辆很少。滴滴已经放弃了!滴滴公司出现的最初的口号!完全商业化!这个也是滴滴公司为什么会出现乘客无论怎么投诉都是对的的一个因素,它们要拉住乘客,因为车辆跑不了,注销不了!你只要来开滴滴他就可以给你强行派单。

总之,滴滴公司放弃了最原始出现时期的愿望,商业化!公司现在不需要挣钱,只要拿着那些数据就可以不停的融资,容进来的资金越多越好,政府越没有办法,因为滴滴要是倒闭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出现动荡!他们现在不停的扩张,而且是畸形的经济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的话,国家就把这个庞然大物没有办法的!牵扯人太多,牵扯资金量太大!用这样的方法说就更直观了,滴滴相当于吧全国的出租车整合了!以前出租车是每个县市的问题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全国性的!如果它们出现问题了。。。。。以下省略一万字。这个也就是他们放弃司机利益。来维护乘客利益的最大原因了吧!

这个也是。我跑了1400多单想到的一些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私人借贷4


首先来说,滴滴自己是不承认自己业务有下滑的,至少他们在公开场合说起来,还是自己日活跃订单上涨了多少,并且把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解释为“由粗犷向精细”的转型,但是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去年 8 月 1 日到 11 月 17 日期间,每天打开滴滴出行的用户比例从 4.5% 下跌至 3.4%,下跌幅度达到了 27%。

而且从本人的经验来看,滴滴在价格上已经很难有什么优势了,甚至于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依然可以有1.5倍的加价——这样一来就跟出租车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不用说即便你加价1.5倍,依然很难打到车。所以除非你选择拼车,不然你还真不如直接招手喊停一辆出租车来的实在——毕竟出租车还可以打票、可以报销。

出现这样的原因,我不从滴滴本身的业务出发来评论这家公司的作风如何,实际上Uber这家公认的独角兽公司,今年也不太好过:

近日,全球打车巨头Uber公布了2017年度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虽然亏损环比收窄,但公司第二季度仍然亏损6.45亿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7.08亿美元亏损,Uber上半年已经亏损13.53亿美元,和去年全年亏损30亿美元的速率不相上下。

所以我觉得这就不是单纯的公司经营的问题。

实际上一开始滴滴打车上线的时候,我就对这种经营模式表示怀疑,因为我始终对于网约车究竟利用了多少闲置资源是持怀疑态度的,尤其是北京这种地方,道路承载能力就是那个样子,你不可能吸引特别多的车。而且出租车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你说垄断造成价格虚高吧,也是有的,但是毕竟是成熟的行业,这种虚高也是高不到哪儿去的。所以滴滴无非就是一个先进一点儿的出租车公司,如果不能从本质上颠覆出租车的模式,那么就注定了他的价格不可能低过出租车公司太多。

当然,后来出现的拼车模式也是让我看到这种经营模式的亮点,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说接人绕路、到了接人的地点等不到人来,等等,所以这种模式也没有发扬光大。最终在耗过了补贴抢市场的阶段之后,滴滴不可避免的露出了其出租车公司的本质,价格上不低了,业务下滑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如果滴滴打车有心思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模式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再多隐忍几年——不要太着急就冲着司机下手。不然长此以往,滴滴就真的蜕变成出租车公司了。


SilentTurbine



跑滴滴的看看


没逗你


  今天在电梯里看到神州专车的广告,“拒绝涨声一片,只要一片掌声”,这家公司一直热衷于“攻击性营销”,这个广告词针对谁都不用多说了。在许多用户因网络约车平台合并之后应声涨价而颇有怨言之时,北上深广多个城市均在今天发布了网约车地方新规,且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限制外地车缓解拥堵合乎情理

  北京和上海门槛最高,要求当地户口和车辆才能从事网约车服务。深圳相对缓和,有居住证也行。广州最平和,不过要求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必须是一年内的新车,且要求司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事实上,广州在去年底就已经开始清理外地专车,只允许粤A车辆在广州进行网约车服务。

  这样看来,只允许本地车辆运营网约车,已是各地共识,这也很容易理解,外地车涌入经济条件较好、用车需求更旺盛的大城市,即不好管理,也会给当地带来交通压力。

  举个例子,在广州限制外地车牌从事网约车之前,我每天行经的广州大道拥堵十分严重,清理之后缓和多了。广州市交委也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底限制外地专车之前,广州交通拥堵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最大增幅达到74%。高德地图数据则显示,今年二季度,广州市的拥堵排名相比去年同期由第3名下降到第9名,拥堵指数降幅达1.9%。因此,限制外地车在本地从事网约车服务,是合情合理的。

  提高专车门槛避免与出租车竞争

  至于对轴距、排量、车龄之类的限制,一个核心目的是让网约车更加高端,避免网约车对出租车形成太猛烈的冲击。根据新华社报道,深圳对新规的第一考虑是,“按照国家关于网约车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定位,明确深圳市网约车的车辆技术条件应高于现行的巡游车车辆技术条件”,说白了,就是要提高网约车门槛,避免对出租车造成直接冲击。

  互联网专车通过补贴大战,给市民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出行服务,对出租车冲击确实很大,至少我跟一些出租车司机聊天,有了解到他们的同行在去年曾纷纷辞职,其中一部分转投专车平台。为什么?因为去年专车司机赚钱很多,而出租车行业与之相反,空驶率变高、份子钱不变,司机收入必然会降低。说是说网约车是激发市民出行需求,拓展增量市场,实际上,还是有抢夺存量市场需求。所以最终导致许多出租车司机转投专车平台,或者转行。然而,今年补贴变少之后,订单量和补贴收入的大盘都有所下滑,况且专车司机数量又更多了,人均收入更少,日子没过去滋润了。

  今天网约车新政出来之后,有媒体说这些政策会导致许多人失业,然而别忘了,网约车已经导致一些出租车司机失业。专车平台考虑的是专车司机的就业问题,交通部门考虑的是出租车司机的就业。滴滴公司在第一时间回应称大幅提高网约车门槛的新规,会导致司机大幅减少,专车成本翻倍,这或许就是交通部门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样网约车就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端专车”服务。当然,提高门槛之后,网约车数量更少,路面交通拥堵必然也会降低。

  共享经济模式再一次被挑战

  不过,只准本地户籍从事网约车服务的规则则有些让人看不懂了,毕竟专车驾驶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跟出租车司机一样,限制外地人在本地城市的工作机会,不合情也不合理。鉴于这些新规都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因此最终走向会如何还有些许变数,就像《互联网广告新规》一样,从征询意见到正式出台花了一年时间,最终变化跟意见稿相比变化还是挺大的。

  还有,我注意到这次新规还要求网约车平台一定要在当地成立分支机构,以更好地对当地网约车进行管理,这很容易理解,然而如果都得到落实,则应了我最初的判断:一切共享经济最终都会成为传统经济,去中心化之后则会成为一个大的中心,这是我之前的一个观点:

  互联网确实有它的魅力,去中心化、消灭中间环节、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整体效率……仔细一下恐怕也未必,专车服务看上去去中心化,实际上它自己成为最大中心;看上去消除了一些中介,它自己成为了一个最大的中介。只不过将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小中心”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大中心”。

  对于行业来说,滴滴与Uber合并之后,共享出行市场已从“四国军棋”演变为“三国杀”,即滴滴、神州和易到。网约车新政提高门槛,对滴滴影响是最大的,因为滴滴本来就是占据绝对市场优势的出行平台,被冲击自然最大,滴滴最先站出来声明也反衬了这一点。易到在接受乐视投资之后已全面滴滴化,即C2C模式,也将被直接影响。神州本身就定位相对高端的专车服务,且是B2C模式,被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可以说,这个新规落地对神州是好消息。


酷女郎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抽象,毕竟业务下滑也分行业正常波动、非正常波动抑或已然迈向夕阳!在这里我无法定结论说滴滴正在走向夕阳产业,毕竟投资人对政策、市场、人脉的掌控能力,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无法想象的!但有两个必然性是可以判断的:第一,业务下滑是必然的;第二,短期内无法扭转局势也是必然的!

我首先解释一下,业务下滑的必然原因!

第一,滴滴模式本质上并非互联网共享经济。

滴滴从理论上来讲只是一个车辆调度平台,只有顺风车业务可算作共享!虽然滴滴不断鼓吹自己改变了出行方式,但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忽悠投资人、政府和用户的噱头,共享无非是将黑车合法化,让更多的司机接入系统,从而吸引乘客入驻!在滴滴这套运营体系里,其实司机比乘客要重要,因为只有随时能叫到车,用户才能体现滴滴带来的便利,一旦司机减少,乘客付出的时间成本增加,用户就会丢失!

第二,基于司机在滴滴整个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将所有私家车主接入(黑车),才能带来更多的用户,但黑车之所以被政府监控,肯定是有其必要的原因,例如乘客安全性、司机的职业技能和操守、以及国家税收等诸多原因!后来爆发的诸多乘客安全问题,跟滴滴的定位脱不了干系!但滴滴仍旧在政策未出来之前疯狂的发展了几年,原因有二,其一是资本的推波助澜,补贴补贴再补贴,让司机挣到钱,便可以以解决就业为好的借口来降低政策风险;其二是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手握几亿用户,即便政策有变,总会有人站出来发声,我们的政府一向很尊重民意的(此处真的该给国家点个赞)!

第三,资本拔苗助长,让滴滴泡沫式的膨胀!

资本的力量在滴滴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一家成立仅四五的公司能立马达到百亿级的估值体量,而且能够在政策未出之前,公然将黑车合法化,实在令人震惊!但资本补贴的结果是,用户对滴滴的依赖并非源自他们自身痛点、痒点的满足,而是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旦资本撤离,用户会随之流失,因为用户是跟着资本走,而不是平台!

所以答案来了,在前期资本大力补贴,而滴滴垄断市场之后,补贴降低,司机收入减少,同时网约车新政带来的政策风险,导致大量司机纷纷逃离,司机的逃离又会带来乘客的减少,由此在滴滴这套本身带有缺陷的价值体系中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业务下滑!

那我们回到第二个必然,为什么这种下滑并不会在短期内改善!

1、出行的市场已经慢慢饱和,新政出台之后应该会有一个调整期,调整之后未来的出行市场会回到新的起点,虽然滴滴既有用户体量庞大,但整个用户粘性较差,只要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都可以入局,重新建立与用户之间的出行关系,美团目前有这方面的动作,虽说不一定是与滴滴正面冲突,但某个细分领域新的竞争可能会出现!

2、我始终认为2017年滴滴海外市场的拓展有点无奈,但仍旧希望在海外政策能够宽松一点,好让滴滴能够复制国内的成长模式!但这也仅仅是希望,海外之路到底是荆棘密布,且行且珍惜!

3、滴滴自我调整之后应该也要花去很大的经历!毕竟痛定思痛,是每个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只是体量越大,调整的周期越长!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旁观者,今天我们来讨论滴滴,多少都会有马后炮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能够走到今天,所有滴滴的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与努力都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希望滴滴能够尽快走出资本迷雾,回归用户需求与公共服务!毕竟时至今日,能够傲视世界的企业还不太多,滴滴加油!


思维突围


自从2016年8月,滴滴收购Bber以后,滴滴一家独大占据了中国出行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此后滴滴就开始涨价,服务也逐步降低,引发了用户对于滴滴口碑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今年5月份郑州空姐乘坐滴滴之后,被司机残忍的性侵杀害后,滴滴的安全问题更多的暴露,引发了舆论的激烈抨击,为滴滴的发展埋上了一层阴霾

如果滴滴不能解决服务和安全问题,那滴滴的生存都会遇到问题,更别说未来了。

极光大数据发布《网约车app行业报告》数据显示(仅含APP,不含微信和H5),滴滴出行DAU(日活)达到1300万人,排名第一,这个数据到底有多高呢?来看对比,网约车app过去半年的平均日活普遍低于50万人 ,其中第二和第三的神州专车和曹操专车日活分别为25.6万人和21.9万人。

滴滴总裁柳青此前公布的数据说明了滴滴的数据优势,滴滴在2017年运送的乘客超过了100亿人次。公司员工也接近8000人。

滴滴的安全性和服务能力是滴滴最大的风险

自从收购Uber后,滴滴减少了补贴,但这并不是让用户觉得反感的,用户觉得反感的是:1、滴滴服务能力下降,平台对司机的掌控力减弱导致服务能力下降;2、套牌车、安全事故、骚扰女乘客层出不穷;3、高峰时段打不到车;4、加价横行。在常规时段根本打不到车。

从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来看,滴滴出行的女性比例相对较高,为41.1%,加之其用户体量较大,更多的女乘客在网约车出行时首选滴滴。而在滴滴空姐遇害案之后,滴滴甚至还在顺风车上线了社交功能。也引起了用户的反弹。

滴滴只有解决了用户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服务性问题,滴滴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毛琳Michael


我自己跑了半年的滴滴就没有跑了,现在我弟弟还在跑,说多了都是累(泪),刚开始,都说跑滴滴能挣钱,我就约上弟弟一起去跑,但结果不尽人意。

跑滴滴,导航有偏差,客人定位不准,就必须等客人,找客人。如果遇到有耐心的顾客,他会配合一起找到起点和终点,如果遇到大爷就悲剧了,他会让你到处找,最后还得投诉你,直接影响自己的星级和订单量。



虽然如此,因为生活压力大,我弟弟还在坚持跑滴滴,他经常没时间吃中午饭,经常凌晨两三点回家,一天下来就200元左右,真叫人心疼!


有一次我去打滴滴,我很耐心的告诉滴滴司机我的位置,并且配合去找他,结婚滴滴司机直接骂我娘,一气之下报了投诉。于是就重新打叫了一辆,结果司机告诉我他在修车,手机设置成自动接单了,让我自己取消,靠,我取消还得付3块钱,我当然不愿意了,争执了半天,他才取消。

所以,作为体验过滴滴司机和滴滴乘客的自己,越来越觉得滴滴行业真不好做。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早晚七点钟



今天早上跑了三个小时的流水,也可以到140,还有个冲单奖35没加进去,3小时175的流水,勉强还过的去,我这是在深圳,随便跑的。

对于滴滴,我想对大家说,一线城市跑跑还可以,肯定有钱赚,只是比较辛苦,三四线城市我觉得还是别跑了,滴滴在每个城市给的费率不一样,一线城市车费高,比如深圳,是10.4保底。三四线城市车费低,往往跑一趟才五六块钱,其实车子无论在哪个城市跑,油耗费用是一样的,同样3公里的单,我深圳能收10.4,你这里只能收5块,差距就出来了,我这趟就比你多赚5块。我有个表哥,平时也要上班,空余时间也跑,就之前端午三天天天跑15个小时,流水做到3000+,油费加了接近500,收入还可以。

另外说一下,滴滴真是坑司机的,之前我接到个单,80多的车费,乘客到了下车走了,我结算之后继续跑,结果过了两小时,那二货乘客又打车时发现叫不了车(因为之前我的车费还没付),那货不知道情况,打电话给客服问,客服说他之前的行程没结束(意思是没给钱),所以叫不了车,然后那货问滴滴有没有时长费客服说没有,结果那二货打电话质问我说:滴滴客服说没时长费的,你为毛收我时长费,还不及时结算,拖着不结束行程继续收费。跟这种人真是说不清了,结果后来那货还是付了钱(估计是急着坐车走),本来我以为这事就完了,结果第二天滴滴直接扣我3分服务分,说我没及时结束行程,我去.....尼玛我不结束行程我能接后面的单啊?

本人跑着玩的,至今跑了80单左右,总流水大概两千左右


我们诗和远方


我只说下我跑滴滴的感受,第一,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扣费比例是一样的,起步价差了很多,同样一个最低消费的单子,大小城市司机收到的差别太大,但是车子消耗、时间、里程相同,第二确实有素质低下的乘客,我脾气算是好的了,也偶尔碰到受不了的,但是平台却不为司机做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扣司机的,有一次派单2.5公里,乘客电话打过来说急着上班,坐出租车走了,让我取消,我当然不同意,让她取消,不知道怎么回事反而扣了我的成交率,第三,天气热了,本来这种天气出来跑的就不多,车少派的单子都两三公里的,有时候跑到一半乘客取消了,平台扣了乘客的钱,却不给司机补偿,说什么行程必须三公里以上???特么的一公里两公里的不烧油么??有一次明明我这都提示扣乘客三元将补偿给我了,确始终不到账。半个月前最后一次跑,跑了十几单,大部分两公里左右接乘客,最后流水100多一点,最后一单显示距离2.8公里,我直接拒接,下线,礼拜二提钱,不跑了,爷不伺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