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行測判斷推理題:多維度信息突破行測半真半假題型

在行測必然性推理部分,樸素邏輯的題型近幾年都有所考查,故應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學習與掌握。何稱之為“樸素邏輯”?我們也曾笑稱其為“智力推理”。看似簡單的題幹陳述,但在真正下手時望而卻步,這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準確找到解決樸素邏輯題目的突破口,以最快速解出題目的同學便可當得上“智力”贏家。當然,面對不同題型時,應當運用其對應的突破口,有的放矢才能極速解題。

所謂“半真半假”型指的是題幹中每個人說了兩句話,其中有一句為真,一句為假,求結論的題型。例如:

【例1】甲乙丙三人從法學專業畢業後,一人當上律師,一人當上法官,一人當上檢察官,對三人的職業存在以下三種猜測:

(1)甲當上律師,乙當上法官;

(2)甲當上法官,丙當上律師;

(3)甲當上檢察官,乙當上律師。

如果上述三種猜測都只是對了一半,則以下選項必然成立的是:

A.甲可能是律師,丙可能是法官

B.乙可能是法官,丙可能是律師

C.甲是檢察官,乙是法官,丙是律師

D.丙可能是律師,也可能是檢察官

【答案】C。中公解析:假設第一句話中“甲當上律師”為真,那麼第二句話中所說的“甲當上法官”和“丙當上律師”都為假,與題幹“每人都對了一半”相矛盾,所以“甲當上律師”必為假,則“乙當上法官”為真,則第三局中“乙當上律師”為假,“甲當上檢察官”為真,第二句的“甲當上法官”為假,“丙當上律師”為真。所以,甲乙丙三人的職業分別為檢察官、法官、律師,故選C項。

那麼在剛剛這道題中大家可以發現第一句話中“甲可能是律師”包含的兩個元素“甲”、“律師”涉及到了第二句話中“甲當上法官”的“甲”以及“丙當上律師”的“律師”,即如果某個人的一句話中的元素能夠涉及另一個人兩句話中的元素,那麼這句話一定是假的,而這種關聯到其他人所說的多個信息就被我們稱為多維度信息。

我們再看一道例題:

【例2】幼兒園馬老師和三個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遊戲,馬老師對小朋友們說:“我把手中的紅球、黃球和藍球分別放在這個櫃子的三個抽屜裡,請你們猜一猜每隻抽屜裡放的是什麼顏色的球?猜對了獎勵小紅花!”然後,她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把三隻球分別放在三個抽屜裡,小朋友猜的情況如下:

情情說:紅球在最上層的抽屜,黃球在中間抽屜。

可可說:紅球在中間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安安說:紅球在最底層的抽屜,黃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老師告訴她們,每人都只猜對了一半。

請問:紅球、黃球和藍球各在哪一層抽屜裡?( )

A. 紅球在中間抽屜,黃球在最上層的抽屜,藍球在最底層的抽屜

B. 紅球在中間抽屜,黃球在最底層的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C. 紅球在最上層的抽屜,黃球在最底層的抽屜,藍球在中間抽屜

D. 紅球在最底層的抽屜,黃球在中間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答案】D。中公解析:安安說的“黃球在最上層的抽屜”涉及到了情情的兩句話,所以這句話就是該題中的多維度信息,必為假,所以“紅球在最底層的抽屜”為真,即“紅球在最上層的抽屜”和“紅球在中間抽屜”都為假,所以“黃球在中間抽屜”與“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為真,故選擇D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