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的路上去尋找未知的自己

在旅行的路上去尋找未知的自己

01.

張小硯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人生本身何嘗不是一場旅行呢?無論旅行、讀書、工作、生活,只要活著,我們就一直在路上。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希望著逃離,希望出去旅行,就連五歲的孩子也是整天鬧著要出去旅行。

而我自己也是喜歡旅行的。

喜歡旅行的理由千千萬萬,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人畢竟是自然的一分子,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強加於人的各種物質、繁華,日日的鋼筋水泥裡的生活,終究壓制不住人們內心對自然的嚮往。

自然界的孩子當然最渴望的還是回到自然裡,去擺脫現實的迷茫,尋找“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答案。

出走、遠離是因為心靈需要自由的呼吸。城市建設造成綠色越來越少,樓房越來越多,帶給人的只有壓抑和焦慮。

人們,創造了這個世界,但是,折騰來折騰去,好像並不太喜歡這個人潮擁擠、文化密集、生活方便的現實世界,勢必尋找一個逃離的出口:旅行。

去天地間重新找回自我,估計是很多人的旅行初衷。

02.

在旅行的路上去尋找未知的自己

相比較國人的旅行之狂熱,歐洲人對旅行冷靜很多。可能因為本身工作壓力不是太大,雙休、節假日一個都不少,隨時隨地可以出發。

歐洲人的安排永遠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他們和自然共處的時間很多,好像生活本身比旅行還有趣。

再加上歐洲自然環境保護比較好,到處都是免費的森林公園,人們平常就可以放鬆、休閒,對旅行好像沒有那麼大的渴望。

曾經趕上歐洲假期出去玩過幾次,也沒見到像國內假期的人山人海。

更有很多歐洲人除了自己的國家竟然沒有去過別的歐洲國家,只在自己的國家生活已經感覺很幸福。這可能與他們一直和自然很親密有關係。

在歐洲,鴿子和各種鳥不怕人,在草地上閒庭信步,如果你盯著草地上散步的大鳥看,它一定會歪著腦袋用那雙小眼睛,狠狠地瞪著你看上一會。

松鼠、孔雀們在森林裡自由生活,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動物也是自然一部分,大家和平共處,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人不焦慮,動物也不焦慮。

在一個城市工作、生活即是人生的旅行,去不去別處都無所謂。

03.

在旅行的路上去尋找未知的自己

旅行,確實是一種放鬆和調整身心狀態的最好方式之一。

以前我工作時有一段時間非常焦慮,導致身體連續出狀況,剛做完一個小手術,後來復發又要做手術,多虧當時認識的那位大夫去援疆,沒做成手術,索性放下工作,去旅行。

旅行了一個月回去複查身體恢復正常。

旅行就是這麼件奇妙的事情,不僅讓人放鬆還能讓生命重生。

但是行萬里路,一定要讀萬卷書。如果只是行萬里路,沒有讀萬卷書,就和世界郵差一樣,對自我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旅行,是為了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自己。

在旅行路上,看看當地博物館、美術館、書店,轉轉菜市場、超市,去咖啡廳喝上杯咖啡,吃些當地有特色的菜,曬曬太陽聊聊天。

慢慢的你終會發現未知的自己。

作者簡介:生凌君,一枚喜歡自由生長的中年女青年。喜歡寫作/畫畫。做過公司,當過全職媽媽。每天陪你看文字,讀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