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有條件一定要遠離窮人,你贊成嗎?

我覺得應該遠離窮人的環境及思想,而不是遠離窮人。

我記得有一位老師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要走多遠才能成功,關鍵是看與誰同行”。

當時聽這句的時候,覺得挺有哲理的,但並沒有理解其中的深意,後來工作了多年之後才發現,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

先說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高中畢業之後就去廣州打工,進入一家工廠做流水線,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是挺認真工作的,收入也不少,可是後來認識了一幫所謂的兄弟,這幫所謂的兄弟大部分都是在廠裡打工,當時一個月2000多的工資,他們除了正常的上班,平時基本沒什麼事情做,然後大家就經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抽菸、K歌、買六合彩,所以工作了幾年之後一分錢都沒攢下來,還養成了很多壞習慣,最後還學會了偷東西,有一次偷東西被警察抓住之後被判了2年,直到2012年才放出來。

有人說,如果有條件一定要遠離窮人,你贊成嗎?

出獄之後他舅舅把他接到了東莞,他舅舅是在東莞自己做生意的,所以接觸做生意的人比較多,剛開始的時候這哥們還經常和以前的那幫窮兄弟經常聯繫,但是後來接觸的做生意的人比較多之後,他思想有了很大變化,竟然主動去考成人大專,後來自己也做起了生意,也把抽菸喝酒等壞習慣改了,整天都是忙於生意,後來基本就沒跟那幫狐朋狗友聯繫,目前他已經有自己的公司,年收入至少在50萬以上。

從這個兄弟的經歷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和什麼人混很重要。

為什麼要遠離窮人的環境和思想?

很多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到底是什麼?難道僅僅是因為資源、基礎、人脈的差距嗎?

我覺得不是,窮人和富人最大區別其實是思想上的差別。

比如很多富人最開始也是窮屌絲一枚,最後卻都成了富甲一方的牛人,最典型的幾個人,比如劉強東、潘石屹、俞敏洪等等,他們都來自農村,發達之前家裡其實都很窮,可為什麼他們能逆襲成功呢?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股想改變自己命運的思想和衝動。

有人說,如果有條件一定要遠離窮人,你贊成嗎?

而窮人恰恰缺乏的就是這種改變自己命運的思想和衝動。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窮人和窮人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大家更多是滿足於現狀,每天有飯吃,有酒喝,有煙抽就差不多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怎麼去賺更多的錢,怎麼去找賺錢的機會,怎麼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旦一個在這種窮人的環境當中生活久了,你慢慢就會被他們的思想傳染,就算你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抱負,如果思想被消磨了,你慢慢就會失去方向,開始產生惰性,最後變成墮落。

當一個人連變成富人的想法都沒有,更不要說行動的時候,你認為他還能創造什麼驚人的成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