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風箏實驗之謎

富蘭克林風箏實驗之謎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是作家、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出版商、新聞人……還是科學家,在電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最著名的科學研究,當然是冒著雷擊的危險用風箏把雷電引下來,證明了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這個大膽的實驗引發了無數人的崇敬,富蘭克林甚至因此被讚譽為“現代普羅米修斯”。有些人也大膽地去模仿,結果毫不意外地導致了遭到雷擊身亡的悲劇。富蘭克林本人有必要冒險做這個實驗嗎?

其實沒什麼必要。富蘭克林是在1746年開始研究電學的,做了一系列實驗,提出了新的電學理論,他發明的一些術語,沿用至今,例如“正極”、“負極”、“電池”。當時北美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世界科學的中心在歐洲,富蘭克林只能是把他的研究成果寫信告訴他的朋友、英國王家學會會員彼得·克里森,再由克里森報告給王家學會。1749年11月,富蘭克林通過比較靜電放電和閃電的相似性,得出結論說閃電是一種放電現象。這個結論並非富蘭克林的首創,在此之前已經有歐洲的科學家提出過了。富蘭克林的獨創之處,是提出了驗證這個假說的實驗設想。在1750年7月29日致克里森的信中,富蘭克林建議,在高處立一根金屬桿,雷暴雲來臨時,就可以把雲裡的電荷通過金屬桿引下來。如果金屬桿和大地是絕緣的,電荷留在杆裡跑不掉,就可以用來做電學實驗,從而證明閃電是放電現象。如果金屬桿接地,電荷就釋放到地下,避免了雷擊,就成了避雷針,此前在3月2日的信中富蘭克林已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在這封信裡他進一步做了說明。

但是富蘭克林的這些信沒有得到王家學會的重視,他們拒絕發表。在克里森的幫助下,這些信被收集起來,做為一部專著《電實驗與觀察》於1751年在倫敦出版。第二年,這部專著翻譯成法文,引起了法國科學家的極大重視。他們開始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設想。首先這麼做的是譯者達裡巴。他於1752年5月初在巴黎郊外馬裡村立起了一根金屬桿,之後自己回巴黎,派人看守。5月10日,來了雷暴,看守人按照達裡巴的指示,手持一根插了銅絲的玻璃棒,碰了碰金屬桿,冒出了火花,證明金屬桿帶了電。隨後看守人找了人作證,重複了實驗。3天后,達裡巴向巴黎科學院報告了馬裡實驗結果。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德羅、布封等人先後在巴黎等地重複了該實驗,轟動一時,人們紛紛來圍觀“天火”,富蘭克林在法國一舉成名,這個實驗被稱為“費城實驗”——富蘭克林當時人在費城。

富蘭克林自己為什麼不做這個實驗,而只是提出設想建議別人來做呢?據他說是因為費城當時沒有高樓可以用來做實驗,他準備等費城的大教堂建好了再做。大教堂還沒有建好,法國人實現了“費城實驗”的消息已經傳來。富蘭克林主辦的《費城報》在8月27日報道了法國“費城實驗”。9月,富蘭克林在自己家裡立了根金屬桿,做了一點改進,在杆的底端放上鈴鐺,一旦雷暴經過,鈴鐺在電的作用下就會響起來。10月19日,富蘭克林在《費城報》刊登文章報告“風箏實驗”。文章開頭說:歐洲的報紙經常提到用在高樓立起金屬桿的方法成功做了“費城實驗”,其實在費城,已經有人用不同的但是更容易的方法成功地做了同樣的實驗,人人都可以嘗試。隨後他介紹了應該怎麼做這個實驗:用絲綢手帕做一個風箏,風箏上方固定一根金屬絲,在風箏繩子的末端系一條絲綢帶子,在繩子和絲綢帶子交接的地方綁一把門鑰匙。在有雷電的時候,人躲在屋裡通過門、窗放風箏,手拽著絲綢帶子,注意不要讓雨把絲綢帶子打溼,也注意不要讓風箏繩子碰到門框或窗框。繩子被雨打溼後,就會把雷暴雲裡的電引導下來,因為絲綢帶子是乾的,不能導電,電荷都聚在了門鑰匙,這時如果用指關節碰鑰匙,就會冒火花,這樣就證明了的確帶電了。這些電荷還可以收集起來做別的實驗。

富蘭克林也把這篇文章寄給了克里森。克里森在當年12月在王家學會宣讀。這回王家學會不能不重視了,在學會會刊上刊登了這篇文章。但是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實驗報告,而是實驗指導。而且它也沒有明確地說富蘭克林本人做了實驗,只是含糊地說在費城有人做了。37年後,1789年富蘭克林發表《自傳》,才明確說了自己做了風箏實驗,但是隻有半句話,在介紹了法國人的“費城實驗”如何引起轟動之後,他說“不久之後我在費城用風箏成功地做了類似的實驗”。

在富蘭克林的所有著作中,就只有這兩個地方提到了這個著名的風箏實驗,留下了很多疑問:他是在什麼時候做的實驗?有沒有助手?有沒有見證人?對這些關鍵點,富蘭克林全都語焉不詳。直到15年後,1767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發表《電的歷史》一書,才回答了這些疑問。按照普利斯特里的說法,富蘭克林是在1752年6月做了風箏實驗。雖然在一個月前法國人已經做了“費城實驗”,但是富蘭克林還不知道(那時候還沒有電報、電話,歐洲的報刊要靠海運運到美國,至少要經過6周才能運到)。富蘭克林找了兒子威廉當助手,人躲在一個木棚子下面放風箏。富蘭克林沒有找見證人,因為他對實驗結果沒有把握,怕實驗失敗感到難堪。

普利斯特里寫這本書的時候,富蘭克林在倫敦,他應該是採訪了富蘭克林,而且有跡象表明富蘭克林審了稿。所以普利斯特里的說法就成為了富蘭克林風箏實驗的最原始資料,後人介紹、描繪富蘭克林風箏實驗追根溯源都是來自於它。但是他的說法仍然讓人疑惑。富蘭克林並不是害羞的人,怎麼會因為擔心實驗失敗不敢找人見證?即使有這樣的擔心,在實驗成功之後,為什麼不在有人見證的情況下再重複一下實驗?按他本人的說法,這個實驗是很容易做的,不難重複。

而且,按普利斯特里的說法,富蘭克林是在1752年6月做的實驗,當時他還不知道法國人已經成功地做了“費城實驗”,他本人知道這個實驗的重要性,為什麼不急著發表?甚至不在其《費城報》上簡單提一下?要過了四個月知道了法國人的實驗結果才提及此事?更令人費解的是,富蘭克林不僅不急著發表,而且私下裡也沒有向別人透露他做了風箏實驗。當時費城有一個研究電學的著名專家伊伯內澤·金內斯利,是富蘭克林的好友,富蘭克林和他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互相報告電學實驗結果。如果富蘭克林做了風箏實驗,很難想像富蘭克林不會告訴他結果。但是在1752年9月到10月這段時間,金內斯利多次在費城做關於電學的演講,介紹法國人的“費城實驗”,卻都沒有提到在費城本地已有人做了類似的實驗。一直到了1761年,金內斯利自己才做了風箏實驗,不過是在晴朗的日子做的。在富蘭克林做風箏實驗的時候,他的兒子威廉並不是像一些描繪該實驗的繪畫畫的那樣是個小孩,而是已經21歲。威廉也是個人物,當過新澤西的總督,後來成為美國保皇黨領袖,美國建國後流亡英國,是愛丁堡王家學會建會會員。但是威廉從來沒有提到他參與了這個著名的實驗。

因此一直有人懷疑富蘭克林並沒有真正做過風箏實驗。美國“流言終結者”曾經做過一個模擬實驗,讓一個假人放風箏,然後給風箏施加50萬伏電壓的假閃電,測出流過假人“心臟”的電流超過了6毫安,足以將真人電死。這說明富蘭克林如果做過實驗,會被電死。實際上閃電電壓要比這高得多,有時會達到幾億伏,在這樣的電擊下風箏繩子將承受幾千度的高溫而被燒燬,這樣的實驗後來多次有人做過,當然是用綁著的風箏做的,人是不能在旁邊的,否則有可能出事。如果富蘭克林真的做過風箏實驗的話,他描述的結果也肯定不是引導雷電,而是收集空氣裡的電荷到鑰匙裡,就像人們後來發現的,即使在大晴天做風箏實驗,同樣會讓鑰匙發出火花。富蘭克林描述的,更像是在任何時候放風箏放到一定高度後就會出現的結果,採集的是周圍空氣的電荷,而不是雷電。

和“費城實驗”一樣,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很可能也只是提出了一個實驗設想,所以一開始他只是含糊地說在費城有人成功做過——他相信如果真有人嘗試的話,肯定會成功的。被認為是他本人做的實驗後,他將錯就錯承認了下來,但是一直非常低調地對待此事。從科學的角度看,風箏實驗其實沒有做的必要,因為雷電的性質已經被之前的法國人“費城實驗”證明了,而人們也已把榮耀歸功於提出實驗設想的富蘭克林。

2018.6.11

(《科學世界》201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