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班主任应有的距离意识居然是这三种!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道之谓教”,我们的教育就是“修道”,教育的目的也应从“修道”的目的出发。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特殊的角色,是班级的掌舵人,是教师团队的关键人,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特殊角色决定了在教育教学细节之中更需要注重“教德”与“道德”。其中就包括树立距离意识,让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班主任应有的距离意识居然是这三种!

班主任都知道,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以及做到公平、公正,我们应与全体学生、家长要有一定距离,避免产生误会。做好三个“距离”,让班主任做好事更要做对事。

1.与异性学生的距离

异性之间天然有着相互吸引力,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异性交往的问题。异性师生之间的吸引力处理恰当则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处理不当则会带来误会、矛盾。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作为班主任,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教学活动之外都应与异性学生保持适当距离,有意识地规避不必要的争议行为,这是对师生的双向保护,也是班主任应具有的管理与相处智慧。

2.座位与讲台的距离

一间教室主要由讲台(包括黑板)和学生座位构成,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课。一个班级一般有几十个学生,学生虽年龄相差不大,但在身高、视力、学习基础、性格等方面不同,座位也就需要班主任科学、智慧地调整。这里,笔者主要说说身高和视力问题下座位与讲台的距离。

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个子不高或视力不好学生的家长要求孩子坐前面的情况,班主任在固有观念下认为情有可原便“善意”同意,其他学生或家长也认为可以理解、不予计较。其实,这并非是好事,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灾难”。

班主任需要学习与了解基本健康常识,才能真正科学地根据学生情况与学生和家长有效交流。比如: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难以自我调整恢复,特别是超过了一定度数,不能以坐最前面来解决问题,需要佩戴眼镜;假性近视需要桌椅高度适合、与黑板距离适合等,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休息与科学用眼可以慢慢地恢复。班主任并非“全才”,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了解权威的信息后有效指导学生科学、健康地爱护眼睛和治疗眼睛,而不是靠简简单单地调座位来解决视力问题。

俗话说,“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在安排学生座位时,需要综合考虑一些情况,但更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而注意座位与讲台之间的距离。这样,虽然会给我们工作带来麻烦,但这样的“座位与讲台的距离”是为学生健康着想、真正关注学生成长的体现,是班主任不断丰富健康常识的积累过程,能真正帮助到更多学生的视力问题。

3.与科任教师的距离

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群体中的组织者,也是该班科任教师团队的协调者。按理说,班主任应紧紧围绕在科任教师身边,处处为科任教师排忧解难。换句话说就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无距离”,才能更好实现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配合和团结。然而,这样并不可取。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无距离”并不能得到科任教师的认同。比如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听到这样的场景:

1.某老师的课堂上,纪律不太好,学生乱说话现象严重。班主任为了协助该老师上好课,于是在自己没课或者调课情况下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课堂无人说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紧张不断。

2.某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了矛盾,班主任立即上前帮助教育。

3.某学生成绩下滑,班主任及时将分数和情况通报家长。

这些场景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热心”“负责”的班主任身上。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科任教师的想法和感受?班主任到班“坐镇”,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让整个班级都“静”了下来。然而,这样科任教师授课过程是否还会自然和顺畅?学生是否还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生是在真正听课还是内心想法重重?科任教师的权威和课堂管理能力会因班主任的监督得到提升?这样的“无距离”导致的后果是让科任教师更加难堪,心里对班主任的处事方式可能产生抵触和不快。

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看似为科任教师着想,减轻了科任教师工作量。然而,这样的“代替”教育会让科任教师与学生和家长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学生和家长对科任教师存在意见。常见的声音就是“某科任教师不负责,什么都是班主任在帮他(她)做工作”。这样的现象势必导致科任教师心中有怨言、有意见。

之所以提出班主任需要与科任教师有距离,是指有的事情面前班主任需要“避开”“等待”“糊涂”。班主任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协助、指导,不要距离太近,让科任教师“无法呼吸”。

作为班主任,应有一些距离意识,是班主任工作中需注意和注重的方面,有艺术、有方法地处理问题会让自己更加智慧和专业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