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回歸普惠金融本質 三農網際網路金融優勢漸顯

網貸迴歸普惠金融本質 三農互聯網金融優勢漸顯

近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繼續開展P2P網貸現場檢查工作,去偽存真,讓真正從事P2P網貸行業的合規的平臺健康發展。

緊接著,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傳來繼續開展P2P網貸現場檢查工作消息。有媒體援引靠近監管層的權威人士消息稱,上海將在本週初宣佈部署繼續開展P2P網貸現場檢查工作。

有分析稱,網貸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顯示出備案有明顯加速的跡象。新京報等多家媒體亦報道稱,監管部門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7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這次是由國家體系制定、並將在全國執行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杜絕因地方監管套利而出現驗收問題及風險隱患。

行業風險出清 迴歸普惠金融本質

諸多不合規的平臺紛紛“爆雷”正是監管政策倒逼,劣質企業生存空間遭受擠壓後的必然結局。

翼龍貸總裁陸奇捷表示,近年來有些平臺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由於對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定位認識不到位,從而戰略選擇偏頗,導致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甚至部分消費貸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引發某些領域出現高風險的畸形現象,使得金融業面臨脫實向虛的風險。

“從淺層說是互金行業經營風險積累的爆發,但究其竟,卻是由於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過度集中到虛擬領域的必然結果”,陸奇捷進一步說。

實際上,自2016年8月網貸行業進入合規整改以來,主流的網貸平臺都積極地配合整改、擁抱監管,同時結合市場和自身的特徵對未來的市場策略和發展模式進行重新認識。

網貸迴歸普惠金融本質 三農互聯網金融優勢漸顯

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產物,未來的互金依舊要在普惠金融,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陸奇捷認為,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小微企業等都應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並通過技術手段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服務上述客群,降低進入門檻,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

此外,利用科技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迅速捕捉到並服務於傳統金融機構所忽視的群體或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通過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提供創新性和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來豐富金融生態的多樣性,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

加速脫虛向實 利好農村金融發展

當前,網貸行業正加速“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這為農村金融特別是“三農”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帶來了機遇。而傳統金融在“三農”市場處於相對缺位的現狀無疑為“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了空間。

陸奇捷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恰恰能夠對農村金融存在的缺失形成補位。翼龍貸能夠及時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去做傳統金融所不能觸及的領域,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風險管理,完成傳統金融很難完成的部分。將更多城市端資金更合理地配置到農村。

網貸迴歸普惠金融本質 三農互聯網金融優勢漸顯

陸奇捷進一步表示,互聯網金融正是實現優化配置的落實主體,從技術手段看,互聯網金融面臨更加良性的發展空間

面對“三農”巨大的市場空間,眾多互聯網金融企業表現出很大的熱情。據社科院發佈的《“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2017)》顯示,在政策環境趨緊的下,仍有大量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涉足“三農”業務。

據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截至2016年,業務範圍內包括“三農”業務的P2P網貸平臺達到335家,而專注“三農”領域的P2P網貸平臺有29家,均較前一年有明顯增長。其中行業代表企業翼龍貸的交易額為252億元,佔全部市場份額的40%左右。

特色風控 守護“三農”互聯網金融安全

當互聯網金融機構進入“三農”領域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是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信息分散以及徵信機構的力量薄弱的現實情況。因此,風控成為互聯網企業進入“三農”市場的最大考驗。

擁有十餘年“三農”互聯網金融行業經驗的翼龍貸,同樣也要不斷創新完善自己的風控體系。在堅持線下風險防控與線上信息撮合相結合的“同城O2O”模式同時,利用線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起了涵蓋“銀行級三道防線”、“大數據反欺詐審核”、“線下實地調查”、“APP線上流程管理”、“三農信貸審批系統”等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以及信用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管理在內的精準風險管理流程,形成了具有農村特色的風控模式。

網貸迴歸普惠金融本質 三農互聯網金融優勢漸顯

具體表現為,升級原有合作商APP為貸款作業APP,實現了出借全流程記錄。通過定位系統等技術實現對主體反欺詐與形式反欺詐識別,降低風險控制成本。同時還對村村翼龍實踐進行經驗總結和升級改造。

在借款端,依託借款人APP開展線上化運營,實現線上獲客、身份識別、借款人反欺詐、AI標準審核及貸後管理等。面對三農領域經營主體發上的變化,積極開發出適合的產品和模式,如供應鏈金融和集群金融,以此提高獲客,並進行集中風險管控。

與此同時,翼龍貸通過全國不同區域的數據分析,實現風險動態管理,並根據實際情況配置資源,做到有效地組合管理。

最重要的一點,翼龍貸始終明確信息中介定位、堅持小額分散經營原則,以普惠“三農”為使命。數據顯示,翼龍貸撮合借款的93%金額在9萬以下,10萬以上的僅佔7%;借款筆數分散,分佈在全國1200多個區縣;借款資金流向分散,遍佈農林牧漁、零售業、製造業等20多個行業。

結語:

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合規優質的平臺將在監管的指引下走上規範發展之路。誠如北京市互金整治辦人士所強調,P2P為小微企業拓展了新的融資渠道,具有普惠性的社會價值。

當前,監管部門明確表示,P2P專項整治工作將會繼續,並且“節奏不變、進度不斷、力度不減”。這將有利於促進合規P2P平臺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