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副部級領導、兩位院士見證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的揭牌儀式!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7月22日,以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申報的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戈、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段玲玲、新洋豐董事長楊才學共同為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揭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組組長張福鎖等與會嘉賓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各地方政府領導,及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外科研院專家等300餘人參會。會議當天,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農業綠色發展學院同時成立。會議回顧了我國農業發展歷程,對農業綠色發展新需求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與會嘉賓圍繞當前農業發展瓶頸強調了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成立的積極意義,並針對綠色農業的發展方向展開討論。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分析了傳統農業科研分類存在的問題,強調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要想實現綠色農業的發展,就要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完善高校-企業-政府等各類創新主體協同攻關體制機制,加強農業技術研發力量。近年來,我國創新農業人才培育體制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研發隊伍,這與企業搭建的實踐基地是分不開的,今後的發展中,也要集中各部門,凝聚高端科技力量為人才培養提供綜合性的實踐平臺,在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的同時滿足農業綠色發展的迫切需求。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發言

結合中國農業大學的發展歷程和近年來與企業合作所取得的科學成果,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簡要介紹了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充分肯定了企業在科學技術成果實踐檢驗和學科人才培養方面的協同作用。他指出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將提高學術方面的專一性,使農業指導更加精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組組長張福鎖在會上總結了當前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針對農業發展遇到的瓶頸進行逐一分析,結合多年來與新洋豐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實踐經驗,分享了發揮產業主體作用,實現技物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於我國肥料產業升級、產品創新、支撐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特別是通過與新洋豐過去八年來的合作,新洋豐在行業中率先轉變產品創新理念、完善產品研發機制和流程,堅持以作物需求為導向,按照“大配方、小調整”戰略,實現了從通用型肥料向專用型肥料產品的升級,並結合農業需求和國家政策導向不斷優化和開發新型肥料產品,奠定了行業作物專用肥料領導者的地位。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將支撐新洋豐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整合國內外專家資源和優秀人才,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需求,持續推動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為中國肥料產業從粗放向精準化升級、真正建立以作物需求為導向的產品供應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組組長張福鎖作報告

會上,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鑌在發言中指出,新洋豐聯合中國農大共同申報的農業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這意味著公司可以立足行業研發平臺,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更好地整合集成先進技術和人才,為實現中國肥料產業技術進步、產品創新,真正構建起以作物需求為導向的產品供應體系,支撐中國農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作為產業主體,新洋豐圍繞綠色發展需求,通過打造“三個先進製造樣板工程”以及成立“四大科研平臺”,構建可持續創新能力,樹立行業標杆。三個先進製造樣板工程即:實現各項環保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樣板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的智能製造樣板工程、國際一流水平的新型肥料生產樣板工程。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鑌發言

四大科研平臺即:一是中低品位磷礦石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研究中心,解決磷化工產業鏈“頭”的問題;二是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中心,解決磷化工產業鏈“尾”的問題;三是以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為抓手,構建作物營養與精準施肥研發平臺;四是成立國際水平新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領行業產品創新。黃鑌表示,新洋豐將順應產業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為土壤可持續耕種為鄉村振興為建設美麗中國承擔必要的責任作出應有的貢獻,做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企業。

四位副部级领导、两位院士见证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與會嘉賓合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