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談幸福!你有沒有搞錯?」-爲何這麼多人「性格陰暗」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一些事情當做調侃,比如。遇到了50難遇的大洪水、趕上計劃生育、頻發的地震、毒奶粉等等,我會笑著說看我們多“幸運”,短短二十年就經歷了這麼多大事兒!

可是同樣不少人,他們會把這些事情當做一種負面情緒,會將這些事情作為生活國家不幸的原因以及表現。難道這說明他天生陰暗嗎?也不算,只是他習慣過濾好事看到壞事而已。那麼為什麼他眼裡只看得到不幸呢?

“在中國談幸福!你有沒有搞錯?”-為何這麼多人“性格陰暗”

負面偏好”是一種正常人的心理現象,意思是人會更多地注意負面信息和事件。我們之所以有負面偏好心理,是因為壞事對我們的生存和繁衍的影響更大。心裡研究表明,負面偏好這個心理其實是進化賦予我們祖先的一件利器。在遠古時代,危機四伏,生活困難,環境艱苦,除了吃人的猛獸,你還得注意其他部落的襲擊、本部落的仇殺、災荒的跡象、疾病的徵兆,都是影響生存和繁衍的大事。不能對壞事作出迅捷的反應,基因就很難流傳下來。因此,負面偏好這個心理其實是進化賦予我們祖先的一件利器,有效地幫助了他們的生存和繁衍。我們之所以形成這些心理,不是因為它們能讓我們更幸福,而是因為它們能幫助其基因的傳播。

“在中國談幸福!你有沒有搞錯?”-為何這麼多人“性格陰暗”

現代社會已不像遠古時代那麼危險。當然,壞事仍然經常發生,但無論頻率和後果都無法和遠古時代相比。可我們的負面偏好本能並不願意閒著,遇到一點壞事的蛛絲馬跡,它就仍然要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忠心護主。於是乎,我們經常怕領導就像以前怕長老,領導言辭稍有不滿就心驚肉跳;一門考試不及格,就怕得好像以前男人不會打獵,只好坐等餓死;一個任務失敗了,就怕得好像以前沒注意餓虎攔路,嚇得心膽俱裂。當然這些也仍然不是好事,但我們的反應往往過頭了。這就造就了現在社會人的另一種心裡現象:焦慮。

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等人寫了篇48頁長的論文,題目就叫《壞比好強大》,總結了這些研究:

“在中國談幸福!你有沒有搞錯?”-為何這麼多人“性格陰暗”

1、壞事比好事對人的影響要大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作用大概就是這負面偏向心裡作用的影響,所以“家醜不外揚”還是會好一點。

2、壞言行比好言行更影響親密關係

往往一句傷害別人自尊的言語往往比一句讚美來得更猛烈一些。電影情節和現實生活中也不少見,一句壞話,可以毀掉一段深情友誼、毀壞一個幸福的家庭……

3、大棒比胡蘿蔔有效

胡蘿蔔加大棒通常指的是一種獎勵與懲罰並存的激勵政策;是指運用獎勵和懲罰兩種手段以誘發人們所要求的行為。研究者讓兩組孩子做同樣的多項任務,一組每人發一個空盒子,完成一項任務,就獎一個彈子;一組每人發一個裝滿了彈子的盒子,一項任務失敗了,就拿掉一個彈子。結果發現後一組孩子的任務完成得更好,換句話說,懲罰比獎勵更有效。怪不得幾千年來中外教育都是靠戒尺打手心來進行哪。

4、神經學的研究表明,大腦對壞刺激的反應比對好刺激更強烈,而且留下的痕跡更深

社會衝突比社會支持對人的影響要大。壞的社會關係比好的社會關係更可能影響我們的抑鬱感、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們更擅長處理壞信息。壞的信息會讓我們產生更多的注意力,更徹底的分析以及更廣泛的聯想。

“在中國談幸福!你有沒有搞錯?”-為何這麼多人“性格陰暗”

由此可見,我們與生俱來的負面偏好心理,經常會妨礙我們的幸福。關鍵就在於,我們在面對信息時,不能被負面偏好所操縱,要輔以清醒的理性分析,而不是無意識的本能反應。不要沉溺在負面信息中,也要注意到相應的正面信息,才能使我們的判斷更加準確,心理更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