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速黄陂全面融入“三化”大武汉

引子:6月26日,长江新城管委会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长江新城重大专项规划中期检查会议,会议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等5名专家,对水系统专项规划、综合能源专项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地下空间与利用、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等6个重大专项规划,以及总规环评工作的中期成果进行中期检查,形成了专家检查意见。其中黄陂区要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符合临空经济特征的大企业大项目,推动临空产业做强做优。

正文

第一是交通。我们要把黄陂的交通放在第一位,交通已经开始严重制约黄陂未来的发展,所以黄陂在“十三五”期间应该把交通路网与中心城区实现无缝对接,要切实把握好全面、快速、低成本、无缝对接这一关键,必须制定一个明确具体的建设规划,力求在一年、两年或三年之内达到规划要求,尽快化解当前这种交通不畅的格局。

在地铁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好好研究,市建委和规划部门要认真研究轨道交通进前川的建设规划,也就是说黄陂区和中心城区之间的对接要有大通道,现在道路就堵得一塌糊涂,再过三五年那该是什么状况啊?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速黄陂全面融入“三化”大武汉

堵的问题实际上是黄陂城市化的规划和中心城区的规划不一致的问题。只有符合全市统一战略,顺向发展,才能避免导致黄陂与中心城区对接地带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现象的发生,以致造成严重的拥堵现象。

黄陂的城镇化要找好自身的中心点,未来的1+6这个6要定位好,如果不定位好,将会影响城镇化整体水平,更会影响高速路、地铁、轻轨的对接困难,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应该再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建设规划,要把黄陂的交通问题纳入市里的大规划中进行谋划。

第二是产业。现在全市工业化在快速推进,黄陂有成绩,但过去也有教训,比如远方钢铁项目。我们现在做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速黄陂全面融入“三化”大武汉

的工业项目,可能不是十年,也许三五年就可能发现问题,这就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你看到的是金娃娃,但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所看到的金娃娃就是个壳子,也很可能囊里面是空的。

所以黄陂应该按照市里确定的三大发展方向布局未来的产业,黄陂的建设项目不少,点多但没有成为产业链,还是缺少一个战略性的新兴龙头企业,因此要努力引进能带动产业链的1000亿乃至3000亿产能的大企业,同时工业要集聚,产业要入园。另外,就是尽快形成产业链,现在江夏就是上海通用来了后,其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他们的这个项目至少是3000亿,做得好5000亿,像他们这样这个产业链就完整了。

我们黄陂就缺少这样的产业链,我们得咬紧牙关、锲而不舍地招商引资,按照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去寻求龙头大企业入驻,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入驻那么产业链就难以形成,所以要有战略定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不符合我们产业发展方向的,我倒是鼓励你们宁可慢一点,宁缺毋滥,不能装进篮子就是菜。

第三是生态。黄陂北部的生态环境很好,刚才谈到的健康服务,我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速黄陂全面融入“三化”大武汉

觉得这个思路可以,一方面可以保护生态,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认真谋划好跟时代接轨的高水平规划后,再引进大公司进行投资建设。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都注重健康、乐于休闲旅游,只要生态好,旅游业和健康产业等等就一定兴旺,因此健康产业从长远看,其周期长、可持续性强,但要增强危机感。

中心城区五六百万人,但如果交通不畅、服务水平低,那么就会导致游客流失,只要有了高水平的高端旅游产品,那

么虹吸效应就一定会显现。新城区搞建设应该更加解放思想,创新投融资形式,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不要等、不要看,市里是只要谁有建设的积极性就与谁搭建平台。现在比较成功的是搞地铁建设,全市每个新城区要通地铁,就应该像汉口北那样,拿出土地进行融资。

黄陂现在高速路的拥堵瓶颈很多,岱黄高速收费站取消等这些意见都蛮好,这需要与城投公司相互衔接,搞好协调。因此,区委、区政府要痛下决心抓通畅,组建一个好的公司搭建平台,搞好基础建设,所以现在就需要利用好土地资源,组建平台融资搞建设。

关于府河的整治、汉口北发展电商的提档升级、还有垃圾焚烧厂的商业化搬迁等几条意见我都表示赞同。关于垃圾焚烧厂的问题,看样子原来的垃圾发电厂规划还是短视了,汉口北和盘龙城发展很快,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放眼远眺,认真将这件事情好好的研究一下,切实做好今后的规划。

最后,希望黄陂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