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扶貧連載」4.2「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柔性扶貧連載」4.2“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在2008/2009年度報告中,祿勸項目辦提出了“負責任的美好生活——為每一個人謀求最好的生活條件”的行動目標。他們給村民發放相機,讓村民用相機記錄和反映自己的生活願景,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果發現,在村民的眼裡,孩子快樂、老人健康、夫妻和睦、六畜興旺、漂亮的衣服、親朋好友聚會等都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

這一活動,給扶貧者一個重要啟示,即不要用外來人的想象代替村民的實際需要。項目辦提出負責任的美好生活包含四個元素:自行持續、自尊、自決自主、同心協力。“負責任的美好生活”這一提法很接近我們提出的“就人論事”的理念。我們認為“負責任的美好生活”的概念,在兩個方面突破了傳統扶貧的思維定勢:

第一個方面是突破了見物不見人的思維定勢。不再把收入水平高低作為幸福與否的唯一指標,而是把扶貧注意力從物質層面轉移到了生活層面,從注重農民增收,到幫助農民改善生活條件,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因為,增收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如果一味地強調增收而忽視生活,扶貧就失去了健康目標,就可能淪為為了增收而增收,進而陷入相對貧困心態而不能自拔,影響生活品質。祿勸項目辦提出了美好生活的概念,何為美好,這是一種生活主體的心理感受,只要大家開心了,幸福了,安居樂業了,就是美好的。表4-1是項目辦對村民們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調查。從樸實的內容中可以看出,農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是簡單的、明確的,沒有複雜的指標體系,也沒有激動人心的高收入,而是一種平和的內心感受。

表4-1芹菜塘村民對“好日子”的願望

J 社區乾淨衛生,漂亮

J 夫妻和睦,家人團結,社區和諧

J 錢多,生病有錢醫,娃娃有錢讀大學

J 娃娃有出息,不用家長操心,有能力到城裡工作拿工資

J 老人有所養,老人有玩的地方,還有點閒錢用

J 和縣城一樣住上高高的磚房,有自來水,用水方便

J 晚上睡覺時有蚊帳,不被蚊子叮咬

J 身體健康,不生病,講究衛生,可以經常洗澡

J 養更多的豬,每家能賣更多肥豬,把養豬專業合作社更好的運作起來

J 每戶都有車輛,能夠拉貨也用來趕集和走親戚

J 婦女不要這麼勞苦,皮膚好,年輕

第二個方面糾正了片面發展的思維定勢。“負責任”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三層含義:一是對生態負責。糾正傳統扶貧過度開發資源,導致生態破壞的行為。對生態負責包括養護森林、保護水源、愛護土地、維繫生態平衡,也包括了鄉村垃圾分類與利用,生態循環,低碳生活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二是對消費者負責。傳統生產、生活只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鄉村的開放性要求村民的責任意識要擴大到消費者,村民提供的農產品是健康的、綠色的、無公害的,是可以信任和值得信賴的;也包括對都市遊客、觀光、體驗者提供誠信服務。三是對鄉村社區負責。“負責任的美好生活”不再是個人脫貧致富的概念,不是自己顧自己,而是要照顧到左鄰右舍,發揮鄰里互助的傳統。大家採取一致行動,保護社區安全,維護社區榮譽,遵守社區制度和規範。

祿勸項目辦[ZQ1] 在祿勸踐行“負責任的美好生活”的反貧困理念,是從為窮人謀求最好的生活條件開始的。在該階段扶貧項目繼續堅持參與式的扶貧手法,引導村民從實際情況出發,民主討論社區發展方向與現實需求,協商社區發展的實現路徑;繼續注重引導婦女等弱勢群體參與項目管理與決策,依靠社區自身力量設計社區可持續發展規劃,最大限度的改善社區生計。此階段,項目更加註重培養社區獲取和整合外部資源(政府扶貧部門、社會組織、市場等資源)的能力,提升社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改善社區生計的同時,開始注重營造社區內部互助團結的社會氛圍,使社區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建設社區活動中心、裝飾房屋、建立衛生設施等項目,改善社區生活環境。開展弱勢群體權益保障、反家庭暴力、反性別歧視等實踐和政策倡導活動。可以說,該階段的反貧困實踐已經超越了物質和生產層面,進入了以人為中心,通過多元化的手段與策略,滿足人自由全面、多層次需求的反貧困階段。

在這個階段祿勸項目辦實施了20多項項目,如諸如太陽能浴室、人居環境美化、垃圾收集與處理、建活動中心等。以芹菜塘的三個項目為例,可以瞭解此階段項目的特點。

「柔性扶貧連載」4.2“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ZQ1]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