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些皇帝到过西藏、青海、新疆?

用户64589163



要说中国古代哪位帝王去过西藏,那当莫属宋朝末帝,为什么他会选择去哪么远的地方呢,而且算他一个人最出名。先说说背景吧!西藏在当时叫吐蕃,从唐朝一直沿用下来,吐蕃王朝和中原王朝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由于地理原因,它处在世界屋脊上,中原人很难抵达哪里,只听过鼎鼎有名的文成公主,她是建立在内地与西藏最早的桥梁,后来吐蕃宗喇嘛教盛行,他们往往会通过四川和青海两条路传入内地,有著名的茶马古道。直到元朝一切变了,元朝将吐蕃纳入版图,设立总制院辖地,由此结束了吐蕃自唐末以来分裂局面,正式归中央管辖。


吐蕃人也由此进入元朝朝廷里面,著名的有国师八思巴,他曾为忽必烈效了不少力,忽必烈之所以能治理好西藏,也在他的功劳,他的家族款式家族居住在萨迦寺,很有名望,他的长辈萨迦班智达曾是阔端凉州会盟主要人物,也就等于萨迦寺是整个吐蕃的核心,八思巴也由此荣耀走到忽必烈身边为其所用。其次还有桑哥,他是朵儿干地区的,依靠八思巴认识了忽必烈,从此坐大,管理财务。所以这一时期,吐蕃地区和内地几乎没有界限,忽必烈把喇嘛教看得很重要,几乎当成国教,这就是他为什么封八思巴为国师缘由。在今天北京中南海有一座白塔,这座白塔就是按照当时趋势造的,所以吐蕃人来内地很普遍,就像当初和回回人交往一样,大都成了国际中心。

宋恭宗算不算末代皇帝,当时南宋仍在抵抗,他们还时不时在福建和广州拥立小皇帝,所以宋恭宗按道理说算正牌末代皇帝,原因是他在临安坐天下的,接替度宗皇位。临安攻破后,谢太后和全太后没办法挟持恭帝赵显出城投元。忽必烈念在大局考虑没有杀他,还封有高官厚禄,衣食无忧,可眼下残宋仍在抵抗,想试图拉拢恭帝,谢太后也不习惯居住北方,想回,接着事出来了,恭帝担忧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主动请缨,去西藏修佛念经。忽必烈一听到有这么好的事,担忧也解除了,派他去西藏修佛,恭帝修佛,实乃避祸,做为敌主之后,蒙古一向有个传统不可留,他明白早晚会过着阿斗一样的命运,不如离纷争之地远些,他于是选择去了萨迦寺,历史上西藏就他一个皇帝去过,至于青海,新疆吗?


后面历史没有提及,前面还倒有二个,像西周周穆王西游昆仑玉柱,但现在也弄不清他到底去哪了,有的说他去了帕米尔,还有的说他去了昆仑山见披有豹纹的西王母,这靠谱,甘肃吗,离得近,马车几日就到。可还有更离谱的说他去了波斯,甚至到了埃及,有的专家根据日程和距离计算,认为西周之前曾和埃及有联系,包括夏商,为此专家都把《山海经》拿出来论证。可不管怎么说,那只是猜测和传闻,周穆王去没去那么远不得而知,也许他还没到过新疆就返师了,原因对面有浩瀚无垠的沙漠和雪山,由于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只是个传说,他算被排出来了。

经过秦汉,帝王们几乎都没出过远门,秦始皇排外,原因是他只去过东面,游山玩水,射大鱼,观蓬莱仙境,封泰山。西域他没有去过,他说实话不敢去,哪里都是些不毛之地,有羌人和强大的匈奴。

秦汉后,又是大战乱,直到隋朝才结束,这时隋朝将一个飞地纳入版图,而且是第一次,那就是青海。是谁呢?就是一向被称为骄奢淫逸典范的隋炀帝,他有黑的一面,肯定也有白的一面,隋炀帝杨广客观上是个具有野心和开拓的帝王,他甚至要超过秦汉,另立辉煌。于是他创下了不少第一,创科举,建运河,都是他功劳,还有他也是唯一个去过青海和新疆的中原帝王,前提成吉思汗排外,他不是居中原的帝王。 隋炀帝是个实干家,他二十岁时率领大军灭了陈国,统一天下,当上帝王后,更是不遗余力向外开拓疆域,其中在西面也不纳掉,他率军征服了吐谷浑,设立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为了炫耀帝国财富,作为榜样自己去西域张掖,穿着华丽,招待宾客,威服四夷,顿时伊吾国和高昌国被慑服,不知如此他去过新疆同时还去过蒙古,为了帝国繁荣像国家元首一样不停出访国外,而他和他们不一样,他这次出使无非就是炫耀帝国实力,让对方臣服而已,可见杨广有多大宏图,他要做鸿鹄而非燕雀,对于一向满腹经纶的他,为此还赋诗一首: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路漫漫76416489


传说周穆王曾驾八骏西游昆仑山并同西王母相会于瑶池,据说瑶池就是今天的青海湖。不过周穆王的故事更多近似于传说——毕竟要到他重孙的孙子周厉王被镐京国人赶下台后的周召共和元年中国历史才有明确清晰的文字记载。那么在此之后有哪些皇帝到过西藏、青海、新疆呢?

中国历史上到过西藏的皇帝只有一位——就是宋恭宗赵㬎,不过当他到达西藏时已不是皇帝了。他是宋度宗的次子、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母亲是全皇后,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咸淳十年(1274)七月宋度宗驾崩,留下了赵昰、赵㬎、赵昺。这时的赵㬎只有四岁,因此不少大臣认为国家多事之秋宜立长君,然而当时垂帘听政的谢太后和权臣贾似道都主张立嫡子,由于身为度宗长子的赵昰不是皇后所生,于是赵㬎被立为新君。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谢太后带着小皇帝赵㬎向元军投降,随即包括小皇帝赵㬎在内的南宋皇室作为元军的俘虏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此后他又辗转来到土番(今西藏)出家学佛,直到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35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牵梦绕的江南故乡!

去过青海的皇帝也只有一位——这个人在传统史书中似乎就是一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昏君暴君形象,他就是隋炀帝杨广,可以说他从从《隋书》、《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一直坏到了《隋唐演义》。难能可贵的是他坏得灰常有特色灰常细腻,尤其是在野史小说中给人的赶脚就是他占据着大隋天子的岗位,却客串着加藤鹰的角色。今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翻案文章,对此我个人以为:隋炀帝的的确确是一代暴君,此乃不争的事实,只不过他没野史小说中那么荒淫无度,他是一个有野心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很多都是功在千秋的——比如大运河的修建,问题在于他太急功近利了,总想毕其功于一役,为此他视人命为草芥,最终造反的百姓颠覆了他的王朝。如今在过去千年之后我们似乎更能客观地看待他的功与罪。

公元589年隋王朝的晋王杨广率军南下消灭南陈,至此终于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持续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局面。久经战乱的人们对这个新生的大一统王朝充满无尽的期许。如果说秦汉时期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起源诞生,那么隋唐时期就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在经历持续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后江山重归一统。巧的是开启中华大一统帝国重建历史的隋朝和缔造中华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然而就是这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为后世留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留下了大运河,这些遗产对之后的李唐王朝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此时的世界曾与中华秦汉并立的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尽管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仍延续着罗马的名号,但西欧已进入混乱不堪的中世纪。由匈奴西迁所开启的亚欧民族大迁徙颠覆了贵霜、笈多、波斯、罗马等古典帝国,事实上与此同时在东方的中华大地上也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惨象,不过当隋王朝统一之后中华大地终于率先从一片混乱中走出,开始了自己一枝独秀的发展历程。

隋王朝统一南北15年后的公元604年杨广在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扳倒自己的兄长——太子杨勇之后成功继承大隋皇位,这年35岁的杨广野心勃勃地想要开创万世之功,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加深了中华大地南北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与此同时一项影响后世中国上千年的制度——科举制也日臻完善,尽管科举制的弊端后来越发暴露出来,但至少在那个年代这一制度为平民百姓的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从而强化了中央集权。野心勃勃的杨广同样不会忘记帝国辽阔的西部疆域。

杨广登基之时中原大地已在多年的战乱之后经历了其父杨坚的开皇之治,正处于百废待兴后的蓬勃发展之时。中原商人迫切希望重新打通自汉代以后就日渐衰亡的丝绸之路贸易,然而在经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破坏后丝绸之路贸易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这时杨广想起了一个人——裴矩,此人祖籍山西,是隋文帝杨坚时代的重臣。公元588年曾随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参与平陈战役,在战后的安抚过程中表现突出,后又设计将突厥分化为东、西二部。杨广希望利用裴矩的外交能力和对西北各族情况的了解帮助自己完成对西部疆域的经略开拓,于是他召见裴矩就西部疆域的经略问题进行咨询,裴矩则建议通过疏通河西走廊来打开丝绸之路贸易的新局面并乘机加强和西域的政治文化交流,而这也正是杨广所想。

公元605年裴矩受杨广派遣前往位于河西走廊的重镇张掖。在这里他放下朝廷大员的架子,广泛和中西商人就丝绸之路贸易和西域的风土民情进行探讨,并最终将所收集的情报汇编整理成为《西域图记》。在《西域图记》中裴矩详细介绍了西域44个国家的情况并第一次详细介绍了从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路线:北道是从地中海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后渡过北流河到达突厥可汗庭,再经过铁勒部、巴里坤湖进入新疆,向东过哈密并沿天山北麓进入河西走廊西部重镇敦煌;中道是从波斯湾到伊朗,经过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翻越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库车、焉耆、吐鲁番到敦煌;南道从印度洋到印度北部,经过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南麓,经过塔什库尔干、叶城、和田、若羌到敦煌。由此再结合从长安到敦煌的路线之后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地图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中国人面前,要知道在此之前尽管张骞开辟这条通道已有近千年,然而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大体还是在西域中亚一带,只有甘英成功到达了地中海,遗憾的是他未能为后世留下自己出使路线的地图。

与此同时裴矩也了解到:来自西域诸国的商人都迫切希望前往长安、洛阳贸易,这一愿望丝毫不比中原商人希望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贸易的意愿弱。然而此时在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后丝绸之路沿线的驿站多已年久失修,不能再为过往客商提供食宿服务。于是裴矩开始频繁奔波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敦煌等地,在商路上设置新的驿站,同时降低关税,他还鼓励西域商人前往长安、洛阳进行贸易,由政府提供沿途食宿和保护。这时丝绸之路贸易还面临最后一个障碍——那就是割据青海、河西一带的吐谷浑汗国。

吐谷浑的开国之祖是五胡十六国中开创前燕的鲜卑慕容部慕容廆的兄长慕容吐谷浑,尽管他身为长子,但却因为是庶出之子而与王位失之交臂。弟弟慕容廆继承慕容部后慕容吐谷浑率自己的部众西迁,最后在青海一带定居。吐谷浑于329年建汗国,典章制度类同晋制,风俗与柔然、突厥相似。打败吐谷浑后向西开拓国土并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贸易正是杨广梦寐以求的千古奇功,于是杨广将裴矩从张掖召回就征讨吐谷浑之事进行商讨。商讨完毕之后杨广随即委派裴矩再赴张掖,回到张掖的裴矩不仅召集西域各国的官员和商人,向他们发出了前往长安、洛阳的邀请,对外交和商贸使团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还邀请了高昌、伊吾等西域国家的王侯来到洛阳和杨广一起祭祀恒山。看似寻常的祭祀活动其实却是为构建针对吐谷浑的外交包围网铺路。

大业四年(608年)裴矩成功游说铁勒诸部南下袭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一路逃到今天西宁一带,此时杨广正统率隋军严阵以待等着他。最终吐谷浑被灭国,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廷在这一地区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这也是青海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华版图的开始。在此战中杨广亲自御驾西巡,部署兵力。战后杨广又率军翻越大斗拔谷,结果遭遇大风雪,士卒和随员被冻死者甚众,这其中甚至包括杨广的姐姐杨丽华。杨广在历经艰险翻越大斗拔谷后抵达了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裴矩和西域的王公、商人们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杨广在这里召开了一个云集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首领和代表的贸易盟会。当杨广面对西域诸国的使节时不禁即兴赋诗一首:“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2010年4月30日的上海世博会上甘肃馆所展出的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还有就是纪念当年杨广在张掖召开的这场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万国博览会”的画作。而杨广也是中国历史是唯一曾亲自造访青海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皇帝。遗憾的是杨广所到之地尽管囊括了青海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地带,但并未涉足新疆;尽管中华民族的历代先民为开拓西域地区打通丝绸之路而前仆后继,但真正踏足今天新疆地区的古代帝王是没有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南宋的宋恭宗赵㬎到过西藏,他是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去的西藏。



赵㬎是南宋的第七个皇帝,宋度宗之子,公元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亡,遗诏年仅三岁的赵㬎即位。

赵㬎年幼即位,由祖母谢太后、母亲全皇后垂帘听政,军国大权则掌握在贾似道手里。此时金国已被灭多年,南宋的重镇襄阳已经陷落,伯颜率元军南下,以降将吕文焕为前部,沿江守将多是吕文焕旧部,大多望风而降。

公元1275年元军兵临建康城下,朝廷命贾似道率10多万大军与夏贵共击元军,但是二人不愿为宋廷卖命,因此不肯出力。随后,宋军大败,伯颜率20万大军直逼临安城,此时临安城内的官员大多已经逃跑,谢太后无奈,以宋恭帝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向伯颜投降。

宋恭帝与谢太后等大多皇族被押往北方,此时宋恭帝才五岁。好在忽必烈对其还算客气,不仅没有杀他,还封他为瀛国公。

元廷大多信仰喇嘛教,宋恭帝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对喇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着宋恭帝慢慢长大,元廷对其不大放心,在其19岁那年,宋恭帝在忽必烈的支持下远赴西藏萨迦寺出家,至此宋恭帝一头钻进了佛学的世界,后成为了一代高僧。



1323年,宋恭宗因为思念家乡,于是写了一首小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这首诗传到了元英宗的耳里,元英宗遂下诏将其赐死。就这样宋恭帝走完了他这坎坷的一生。从五岁被俘虏到元大都,他至死都没能回到一次故土。

当初赵匡胤在后周的孤儿寡母中夺得天下,300多年后自己的后人也以孤儿寡母的形式被夺走天下。哎,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啊!


史里有料


在古代西藏,青海和新疆远离华夏文明中心之外然而因缘际会还是有三个皇帝分别来到这三个省区。一个是南宋恭帝出家西藏成为得到高僧。二个是隋炀帝亲征吐谷浑王国来到青海省。三个是前秦将军吕光征西域后建立后凉政权。南宋恭帝赵㬎(1271年一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之子。1274年宋恭帝继位,由谢太后和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小皇帝才3岁。两年后南宋就被灭元朝灭亡了。宋恭帝和皇室成员被押送到元朝大都,忽必烈对待宋恭帝还不错,封宋恭帝为瀛国公。后来宋恭帝对佛学产生性趣。1289年,十八岁的赵㬎被送到西藏萨加寺出家,法号合尊。成为一个得道高僧。长大的赵㬎辽解到宋亡经历非常愤懑写了首诗《在燕京后》: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通过跟北宋大诗人林和靖隔空对治的方式抒发自已思乡情怀。元英宗得知此诗大怒,把宋恭帝赵㬎赐死,年53岁。二,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到青海。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涉归庶长子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国家,东西四千里,两北两千余里。隋朝时不断侵扰内地。609年5月隋炀帝率军亲征吐谷浑,他命将军刘权率军出伊吾道追吐谷浑可汗至青海俘敌千余人,乘胜攻占吐谷浑都域伏俟城(今青海湖西),隋炀帝亲率军追击吐谷浑可汗入长宁谷(西宁南丿越星岭(海晏东)至浩川(大通河)。从此青海地区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三吕光征西域。南北朝时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地区。西域鄯善王朝拜前秦希望恢复中原对西域的统治。383年正月苻坚任命骁骑将军吕光为统帅征讨西域。吕光率十万大军越过三百里沙漠都没有见到绿洲,手下将士们都非常绝望。吕光鼓劢手下说:"当初汉大将军李广利西征时,以精诚感动天地,大地飞泉湧出。我们难道不能成功感动天和地吗?不久果然天降倾盆大雨解决了水源。西域龟慈国王组成七十万联军对抗吕光十万大军。吕光命土兵每隔五里设一个营盘,挖上战壕筑起高垒,用木头做出人形穿上铠甲,一眼望去如千军万马。西域联军不知虚实不敢靠近。龟兹王在都城附近与吕光大军展开决战被杀死一万多人。吕光立龟兹王的弟弟为王,联军溃散不久皆降。385年3月吕光回国走到姑藏(武威丿时听说苻坚已死,三军缟素服丧。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建年号右安开始他地方割据生涯。386年6月吕光即王位,国号大凉,史称后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