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未來5年,教師會成爲高收入人羣嗎?

問題: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我認為對大多數教師來說,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是什麼標準?有統一的社會性量化數據嗎?很難吧?標準有待於探討。但我想,至少不應該為生活上的正常費用皺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隨心所欲些地安排生活吧?保守地講,我認為至少應該不低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左右,才能做到吧。不算管理層,打工族中,大多數人分佈在IT,銷售,研發和金融圈吧,老師雖然大多是事業編制,但不在此列。

你認為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1、老師整體目前不屬於高收入人群;個別人沒有代表性

比如北京目前社會平均工資的最新數據是8467元,那麼月入25000元左右才有劃入高收入人群的最起碼資格,標準不高吧?即便這樣,絕大多數老師也是達不到的。但稅前薪酬福利獎金等打包計算,人均數字達到社會平均工資還是差不多能達到的。總地來說,大多數老師的工資水平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一定很難成為高收入人群。並且有個別地區教師待遇還是比較低。水平高,待遇低的老師不能安心交書,留不住人才。當然,也不絕對。有一小部分教師,正常工資之外,參與社會活動,或有其他投資、勞務收入,甚至是豐厚的附加收入除外,他們早就步入了高收入人群,甚至年入百萬,但畢竟是小眾,不能代表大多數老師。

你認為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2、老師的收入曾經較低,近年逐步得到提高,並且有望進一步提高

其實教師的收入和地位原本是比較低的,“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窮教書的”等等 就是真實性的社會寫照。由於近年來國家政策的導向,才逐步甚至是大幅度提高,達到了今天的水平的。目前,總的來說比較接近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怎麼說,大多數老師也是事業編,事業編和公務員人數在全國勞動年齡人群中的佔比不到8%,總的來講他們收入的平均數字是企業人員的2-3倍。老師雖然不算高收入人群,但絕不屬於低收入人群。而且政策上,仍然在推行進一步提高的舉措。

你認為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3、現實案例

我的一個好朋友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她二十歲出頭師大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學英語老師,工資72元起,一晃幹了7年多,每月拿138元時,家庭有了變故,經濟窘迫,就離開學校應聘進了外企做英語文秘,工資變成了2000元起。她先後服務了幾家公司,期間得到提拔,做了人力資源工作,後來也是始終在做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的工作,工資也漸漸變成了6位數的年薪。再後來年紀大些,物質上有了些積累,也厭倦了公司的三國和甄嬛,又到高校做人力資源專業課教師至今。目前她的月薪是1萬出頭。

你認為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據她說,她原來的中學同事還在中學的,現在大多數人每月拿5000-7000元左右,參加工作早,已經退休的高級教師要高些。聽說她的一個大學同學在企業子弟學校任教,是所有同學中工資最低的。目前每月拿3000元左右,有時還拖欠工資。在私立中學教書的,高的高,低的低,帶高考輔導班的名牌教師,每月2-3萬的也有。

4、很長一段時間內,老師的工資水平將定位在社會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

雖然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也在政策上關注並提高教師待遇,但在社會總的層面上,在掙工資的人群中,國家是把教師的收入定位在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上,而不會是高收入人群的。政策就在那裡,我想這種情況,還會持續若干年。

你認為未來5年,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嗎?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