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協禁賽處罰不得人心,國際乒聯出手——參賽就送積分

2018年年初,中國乒協的參賽選拔辦法出爐,在中國乒乓球隊大規模參賽的同時,中國乒協也做出了對於“禁賽”的規定,就是兩種情況:一是,非種子選手資格賽輸外戰,無法晉級正賽;二是,種子選手輸外戰一輪遊。

經過半年6站的公開賽之後,中國乒協這個“禁賽”規定,也遭到了網友批評——認為弊大於病,不利於中國乒乓球的長遠發展。

而從2018年5月份的香港公開賽開始,國際乒聯出手了——參賽就送分。這樣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鼓勵球員參賽。

中國乒協禁賽處罰不得人心,國際乒聯出手——參賽就送積分

香港公開賽開始,國際乒聯送積分

2018年5月份,國際乒聯巡迴賽香港公開賽,出現了一個變化,就是資格賽採用了淘汰賽的形式;而在以往的公開賽中,資格賽採用的是小組賽+一輪或者兩輪淘汰賽的形式。

隨後的中國(深圳)公開賽、日本公開賽,資格賽都是使用了淘汰賽的形式。

淘汰賽的賽制,有什麼不同呢?最大的一點不同就在於,參賽就有積分。

以往的公開賽的資格賽採用小組賽賽制,其中對於積分的規定是資格賽的小組賽贏一場比賽57分(白金站)或者45分(常規站)。對於不少實力不濟的選手來說,資格賽小組賽兩場比賽或者三場比賽下來,一場沒贏,就等於一分沒有。

如今,國際乒聯將資格賽改為了淘汰賽賽制,資格賽淘汰賽如果在128進64的時候失利,白金站會有225個積分,常規站則是180個積分。這意味著,參加單打比賽就有225分(白金站)或者180分(常規站),這對於運動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鼓勵,而不少常規站比賽報名人數較少,資格賽直接從64進32開始打,這樣即使打一場比賽就出局,也有360個積分。

要知道,一個常規站公開賽的男單或者女單冠軍,積分是1800分;資格賽選手如果大量參賽的話,也能夠通過數量積攢積分。

中國乒協禁賽處罰不得人心,國際乒聯出手——參賽就送積分

中國乒協“禁賽”,阻礙運動員發展

在2018年1月份,中國乒協《中國乒乓球協會2018年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選拔辦法(試行)》,其中對於“禁賽”處罰做出了規定,(一)巡迴賽預選賽未出線或正賽第一輪輸給其它協會選手的運動員,如具有下一次巡迴賽參賽資格, 將被暫停一次參賽資格。

然而,在這樣的“禁賽”處罰經歷了半年時間之後,“禁賽”也越來越招來球迷和網友的批評,認為這嚴重影響了球員發展。

2018年的中國公開賽上,中國隊徐海東資格賽首輪不敵瑞典隊佩爾森;2018年日本公開賽資格賽中,於子洋苦戰七局不敵韓國隊鄭榮植……因為這樣的輸球,丟失下一次的參賽資格,只能說為了禁賽而禁賽。禁賽了,下次再遇上同樣的選手,就能贏了嗎?

中國乒協禁賽處罰不得人心,國際乒聯出手——參賽就送積分

是不是,該醒醒了?

在國際乒聯的比賽舞臺上,日本隊最近使用的是“人海”戰術,曾經也被嘲笑,因為每次比賽都是止步一輪止步二輪,但是不斷的錘鍊之後,最終會有一個或者兩個運動員脫穎而出,這對於日本乒協來說,就達到了目的。

如今,沿著日本隊“人海”戰術的道路,韓國隊也大規模參賽,當然剛開始參賽的代價就是“炮灰”,從日本公開賽的40多個人參賽,到7月份的韓國公開賽40多人參賽。

相比日本、韓國,中國隊則是堅守自己的風格,每次就那麼多人參賽。這背後是不是有一種“我是老大,我怕誰”的心理在作怪?在乒協層面,是男隊人才匱乏甚至未來湊不夠“三巨頭”的情況下, 依然禁賽。延續到球迷網友層面,是隨便一個省隊市隊就有幾百人能夠吊打奪冠。

乒乓球是一項體育運動,它也有自己的規律,只有尊重規律利用規律才能保持長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