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人機產量接近300萬架 其技術現狀及生產情況分析

全球無人機產量接近300萬架 其技術現狀及生產情況分析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無人機在軍事和民用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世界各國都在加緊進行無人機的研製工作。

技術現狀

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用途廣、特點鮮明,致使其在尺寸、質量、航程、航時、飛行高度、飛行速度,任務等多方面都有較大差異。近幾年,全球無人機技術飛速發展,智能化進程加快,芯片、避障跟蹤和集群空管等主要核心技術取得較大進展。

在芯片技術方面,飛控主芯片正由MCU向處理能力更強的移動處理器發展。高通發佈SnapdragonFlight平臺,以驍龍801芯片為核心,實現實時飛行控制,支持GPS、4K視頻拍攝和快速充電技術。英特爾推出基於四核凌動處理器的解決方案,與RealSense技術深度耦合,實現室內環境下的避障功能。三星推出針對無人機的Artik5模塊,搭載1GHz雙核ARMCortex-A7處理器,支持802.11b/g/n和藍牙等無線通信協議,可針對720p/30fps的高清視頻進行解碼。

在避障技術方面,目前避障跟蹤技術已從超聲波或者TOF(飛行時間)等單一避障技術向單目結構光、視覺圖象等多技術複合發展,Intel的RealSense和大疆FlightAutonomy技術是其中的佼佼者。英特爾RealSense技術採用紅外線搭配單目測距技術方案,有效感知距離達10米,可根據障礙物的3D圖像實現動態避障;大疆FlightAutonomy基於視覺圖象複合技術,感知距離最遠可達15米,且可在強光環境下實現動態避障。

在空管技術方面,各大公司正積極開發空管集群技術,如英特爾ShootingStar無人機利用集群技術自動規劃創建空中圖案,初創公司SkyWard正在與FAA、大疆、3DRobotics和Parrot等企業和組織合作研發無人機交通控制系統等。

生產情況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2年無人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報告》顯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球無人機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球無人機產量接近300萬架,比2016年增加39%。

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寡頭態勢已基本形成,市場開始步入紅海階段。大疆作為消費級無人機領軍企業,已佔據全球無人機市場過半份額,業內尚未出現對其具有明顯挑戰能力的競爭企業。部分中小無人機廠商在競爭壓力下出現倒閉、轉型等現象。如2017年1月,美國無人機制造公司LilyRobotics停業倒閉;2016年底美國無人機公司3DRobotics裁員並退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向專業市場轉型。

新思界行業研究員指出,受益於消費無人機的帶動作用,專業級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成本顯著下降,在植保、安防、電力巡檢等眾多領域的需求正加速釋放,雖已出現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但尚未形成寡頭壟斷,資本進入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處於較高水平,是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新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