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原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颜真卿,

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

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

人心,方期戬杀,何图逆贼间叠同衅,称兵犯

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度命亦在平原.仁兄

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

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

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

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

切,震倬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

《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

 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起伏跌宕。《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是颜真卿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距今一千二百四十五年,故纸依旧。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 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殆若天造 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 而反极工耶? ­


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以为在世颜书第一”。 ­


清徐乾学跋云:“书体益复激昂,忠愤勃发,神气震荡。公千古第一种人物,亦擅千古第一种书。体余衰年薄佑,何幸获此重宝。” ­

­

清王顼龄(王鸿绪)跋云:“唯是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足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烁千古者乎!”又跋云:“此书阅历已及千载矣,非鲁公之忠孝友义,足以感极天地。此书之雄奇,变化至于超神入圣,安能数经兵焚而纸墨完好,神采焕然若是乎。意必有神物护持,故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也,为之惊叹无已!” ­


清乾隆前跋云:“又叹其经千年沧桑之变,而故纸宛存,诚有所谓神物呵护者也!” ­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 ­

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楷书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等。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 ­

鲁公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与其雄浑凛然的书法相得益彰。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也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附历代收藏印记 ­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颜鲁公祭侄文稿简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