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不凡 小程序重點發力零售領域

你有沒有被“小程序”刷腦呢?去年張小龍在2017微信公開課Pro上發佈的小程序正式上線。從此小程序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最先吸引人們眼球的是各式各樣的小遊戲。無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全面開放申請後,主體類型為企業、政府、媒體、其他組織或個人的開發者,均可申請註冊小程序。小程序、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是並行的體系。7月11日,在微信公開課上海站小程序專場上,微信官方披露了小程序上線16個月後的核心數據:截至目前已發佈100餘萬款小程序,市面上小程序開發者超過150萬,第三方平臺達5000多家。

小而不凡 小程序重點發力零售領域

現場微信官方公佈了小程序最新的幾項能力:場景升級,新增“任務欄我的小程序”、“品牌搜索和品類搜索”、“APP打開小程序”和“平板電腦適配”等功能;消息升級,包括訂閱消息、掃碼關注公眾號、群動態消息(比如多人參與的遊戲,看到參與人數的信息),多場景連接用戶;性能升級,包括分包加載支持獨立功能包和性能優化,從而降低開發門檻;廣告變現能力升級,包括開放廣告位自助申請(門檻為UV1000)。

小而不凡 小程序重點發力零售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正在重點深入與線下零售業態及電商的合作,促進小程序開發者的商業變現。小程序開發者的商業變現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廣告流量主的方式獲得相應份額的廣告分成,二是對電商而言,加快用戶轉化率從而促成銷售量的增長。前者也是大多數內容生產商自媒體的主要盈利模式(如公眾號),但小程序重在提供服務而非內容;而後者正給零售行業帶來變革,小程序能有效加速線下零售業數字化一體化的進程,提升實體店的運作效率。

小而不凡 小程序重點發力零售領域

對於微信內的電商而言,用戶使用小程序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福音,這意味著微店之後,微信小程序電商或許會成為網紅們賣貨的一個更加理想的渠道。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如同逛某寶一般把瀏覽小程序商店當作日常,而不是靠公眾號、聊天推薦進入小程序購買。

隨著某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流量往“網紅店”集中,微信電商小程序未嘗不是值得嘗試的藍海。更何況,與微信生態內公眾號、微信群等功能的結合,更利於建立顧客與品牌的聯繫,形成社群。當初無人看懂的小程序正在改變線上線下的購物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