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文化自信處於“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地位,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機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激越文化自信渾厚的向心力、凝聚力,激揚精神支柱勃發的發展力、創造力,是主流媒體的使命所繫,職責所在。

2016年以來,浙江衛視佈局上“深耕基本盤、開拓創新點”,理念上追求“有意義又有意思”,製作上弘揚“工匠精神”,濃墨重彩全要素呈現G20杭州峰會、世界互聯網大會;《奔跑吧》《中國新歌聲》兩大“現象級”節目體現文化自信;紀錄片《西泠印社》及《漢字風雲會》《向上吧!詩詞》等人文精品創制、關注度持續創出新高。

傳播和弘揚文化自信,始終是浙江衛視中國藍的自覺追求,也是促創新、謀發展的源泉動力。2017年6月人民網數據顯示,浙江衛視高居全國省級衛視“全網傳播”融合力榜第一名;並在第三方機構調查中,獲“90後”眼中最具活力省級衛視。

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星素並重”深耕內容能量

當“明星真人秀”等綜藝節目氾濫熒幕,成為“吸睛”“撈金”的資本獵場,浙江衛視中國藍突出重圍,在製作上弘揚“工匠精神”,向下深耕,探索核心價值與節目原創內容的深度融合;同時重視“星素並重”,著力將沸騰的生活和可愛的國民納入生動的影像,彰顯“伐木累”情懷。8月26日,浙江衛視中國藍即將迎來九週年紀念日,頻道提出的口號是“一起熱血,一起燃”,以夢為馬,激情奔跑,這正是中國藍軍團在火熱的生活中尋找內容創新和價值提升做法的寫照。

“現象級”節目《奔跑吧》大力彰顯“與時代一起奔跑”的文化主題,一方面多場景深入挖掘原創內容,節目組先後跑進“小商品之都”義烏、“中國電子商務之都”杭州、“革命聖地”延安等地,策劃推出“雞毛換糖”“觀眾的決定”“延安特輯”等專題,傳承紅色精神、弘揚家國情懷、謳歌改革開放、體懷奮鬥精神。

另一方面,邀請更多觀眾成為節目主角。

《奔跑吧》讓觀眾成為節目錄制中不可分割的一抹亮色,與明星熱烈互動,為節目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元素。從義烏街頭熱情如火的“雞毛大姐”、恪盡職守的鐵面質檢員,到陝北大地能歌善舞的爽朗漢子、河北保定自信堅強的“煙霧病女孩”萱萱,以及捷克學著中國話、唱著中國歌的異國友人,都一同定格在奔跑“伐木累”的珍貴記憶裡。

而另一檔標杆節目《中國新歌聲》在完成本土原創後,新一季創作也更加凸顯“星素”並重,更有“草根味”,更求專業性。站在華人世界、華語音樂圈的高度,風格上海納百川,學員吸收全球華人,節目編排雅俗共賞。第二季首期節目開播兩小時,視頻網絡播放量破億,截至8月18日全部六期節目佔據CSM52收視率第一名;《從前慢》等情懷歌唱動人心魄,登臨各類歌曲熱榜;西藏小夥扎西平措的“藏語RAP”技驚四座,強勢登陸youtube等境外社交網站,點擊量飛速飆升。

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400位觀眾參與奔跑吧錄製

融合創新不做“搬運工”

當前,國內綜藝節目大量模仿複製引進海外模式,雷同節目層出不窮,觀眾審美疲勞不斷累積;另一方面傳統媒體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迎來新的機遇。浙江衛視牢牢把握“融合創新”這一關鍵詞,不做“搬運工”,摒棄包袱,敢於歸零,既有融合,又有創新,在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中實現頻道的創新和發展。

其一,不做國外綜藝模式“搬運工”。《奔跑吧》、《中國新歌聲》全部完成了本土化改造,堅持“融合創新”,在業界均是自主創新的典範。而在《奔跑吧》立項之初,便採用“聯合開發”的運營模式,走出了跨界融合、二度創新的新路徑。僅第一季的原創比重就在60%以上,部分自主創意甚至實現了節目創意“反向輸出”的逆襲,如“大漠公主爭奪戰”一期中設置了超能力騎士,後來在國外的同類型節目中變為“黑白騎士”,為綜藝節目引進與輸出樹立了新標準。

其二,不做文化價值傳播“搬運工”。《奔跑吧》 “延安特輯”的猜歌遊戲環節中,融入了各地方言,讓遊戲過程充滿喜感的同時,又展現了方言文化的魅力;而節目組在黃河實景錄製《保衛黃河》大合唱,效果震撼,反響爆棚,CSM52城收視達3.304%,也成為全季輿論關注熱度最高峰;有些小學生在看完了這期節目後,要求學校音樂課教唱《黃河大合唱》。當中華經典文化IP融入當代電視標杆綜藝的傳播方式,所碰撞和激發的文化爆發力與傳播力的確令人難以想象,也證明了《奔跑吧》大刀闊斧實施本土化創新的成功。最後兩期節目投身“一帶一路”,更是主動擔負起文化交流的使命,兄弟團向捷克的夥伴教唱中國經典歌曲,同時帶去了中國特色的絲綢扇,捷克回饋了當地最具特色的水晶杯,實現了完美收官。正是因為有對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當今中國文化的強大自信,才使得文化節目不再只是傳統文化的“搬運工”,文化表達在整個節目中獲得了主體性,既見血液,又見筋骨。

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奔跑吧 黃河大合唱

“有意思”更要“有意義”

傳揚文化自信,不僅基於節目生產,更有賴於在最廣泛的受眾群體中實現高能傳播。浙江衛視頻道總監王俊在《奔跑吧》播出前就提出了要以“現象級”節目的影響力傳播文化自信。也正是有這份品牌期許,浙江衛視提出,牢固樹立“口碑第一,數據第二”,紮實踐行“有意思有意義”,以精神文化品質追求,賦予高傳播節目更豐厚的附著力、內容感和精神氣,讓“叫座”的標杆節目更加“叫好”。

本季《奔跑吧》將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大眾情感和家國情懷,不枯燥說教,也不過份煽情,努力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如節目總導演姚譯添所言:“綜藝節目除了好笑、好看、好玩、嘻嘻哈哈熱熱鬧鬧之外,如果能給大家留下一點點感動、一點點情懷,才是比較好的作品。”首期節目播出之後,有小學生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雞毛換糖”觀後感的作文,真實有趣的內容體現了一個少年的熱血情懷。而“延安特輯”在雄渾奔湧的黃河岸邊高歌氣勢恢宏的《黃河大合唱》,深深打動億萬觀眾,《人民日報》點贊節目“把正能量的價值內核與有意思有意義的娛樂方式有機結合,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主流價值的所在”。

而在文化節目方面,《漢字風雲會》再次掀起“全民漢字公測”熱潮,不少家長肯定“具有剛需屬性,是孩子們暑假必看的節目”。《向上吧!詩詞》以民間詩詞“達人”挑戰百人“最強詩詞聯盟” 的形式求“新”求“趣”,同時注重多方視野呈現多樣解讀,提高文化品格。2017年7月,浙江廣電“史上最貴”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開機,將以4K高清影像逆流而上,穿行“金石”百年,打撈“義”“士”“俠”“禪”“隱”的士大夫精神,映射中國知識分子百年精神史,獲輿論廣泛關注。

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奔跑吧捷克友誼賽

傳播中國聲音、彰顯中國氣派

2016年以來,浙江衛視聚全頻道合力、全要素共振,濃墨重彩傳播中國聲音。G20杭州峰會期間,浙江衛視除密集推出長達2000多分鐘的新聞直播,採編32篇大型跨境系列報道之外,還精心創制大型紀錄片《杭州》。頻道依照“東西南北中”紀錄片創制構想和“一帶一路”紀錄片工程,繼完成《南宋》《藝術:北緯30度》等後,強力投拍《西泠印社》《中國村落》系列人文精品,謀劃《向東是大海》,接軌“一帶一路”“海洋經濟文化”宣傳。

而在“現象級節目”方面,《奔跑吧》將明朗開放的中國風采帶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捷克首都布拉格,實現同世界共奔跑。捷克總統接受浙江衛視專訪,當地州長親身參與節目;在捷克舉行的“2017中國投資論壇”上,《奔跑吧》宣傳片在1000多位中外重要嘉賓面前暖場播放,多次獲中央領導肯定。

而《中國新歌聲》的魅力早已響徹華人世界。在第一季輸出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的基礎上,第二季節目還登陸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同步播出。通過節目輸出、模式輸出和網絡傳播,這些節目在海外及港澳臺地區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作出了新的努力。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自信”作出了若干重要論述,鮮明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浙江衛視近年來的努力開拓、不懈探索,強化品牌節目標杆,人文和綜藝節目並舉,印證了節目的娛樂性和社會責任感的有機統一,踐行了“用優秀文化產品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揚文化自信。這也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浙江廣電集團建設“擁有強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應盡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厲害!浙江衛視現象級節目《奔跑吧》是怎樣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