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身價3年漲290%,可爲啥人人都喊不賺錢?

小龙虾身价3年涨290%,可为啥人人都喊不赚钱?

廣 · 告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5年-2017年,全國小龍蝦年度產量分別為85.23萬噸、90萬噸和100萬噸,同期國人的消費量分別佔生產量的96.9%、97.8%和98.6%,其中僅去年全國小龍蝦消費額就達到了1370 多億元,中國也由此成為了小龍蝦的最大消費國。

與最近三年小龍蝦消費需求持續暴增相同步,小龍蝦的銷售價格也是一路飆升,三年中的升幅達到了290%,僅今年以來,小龍蝦的價格就淨漲了20%以上。

價格如此暴漲,做小龍蝦的一定賺個盆滿缽滿。

小龙虾身价3年涨290%,可为啥人人都喊不赚钱?

但事實上,不光小龍蝦餐飲商家,今年大部分人的感受是:利潤太低。

What?你一定是在逗我!價格這麼貴,你還說不賺錢?

小龙虾身价3年涨290%,可为啥人人都喊不赚钱?

小龍蝦為何如此暴漲!

首先當然是愛吃小龍蝦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直接促成了小龍蝦供不應求的局面。

然而我們只知道小龍蝦好吃,道是小龍蝦越來越"吃不起",卻不知小龍蝦,從蝦塘到餐桌曆時多長時間、經過了誰的手、以及中間歷經的"艱辛"。

簡單來說,小龍蝦產業鏈一般流程是養殖戶——集中收購人(加價1元)——經銷商(加價1-3元)——商戶(高於採購價50%-70%售出)。雖然小龍蝦相關的餐飲和加工行業,也在快速發展。但是,產量增長仍跟不上消費增長速度。尤其是受小龍蝦生長特性的影響,不能集中上市,往往在淡季市場供應不足,導致價格過高。有時蝦市跟股市一樣,讓經銷商們心驚肉跳。況且隨著人工、運輸成本的日益增加,以及掘金小龍蝦的人越來越多,中間環節多,做小龍蝦的人都抱怨不賺錢。

儘管小龍蝦價格上漲的紅利會有一部分惠及養殖農戶,但價格虛高又恰恰是小龍蝦整個產業的痛點。一方面,因價格高企,經銷商利潤空間被擠壓,實際採購能力隨之削弱。而且,由於加工商原料成本上升,進貨與深加工熱情減退。另一方面,當消費者真的感受到小龍蝦"吃不起"時,很可能會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如白蝦等。這一系列動向最終可能會將小龍蝦逼迫到有價無市的境地。

那麼,應該從哪裡追本溯源,解決小龍蝦成本暴漲利潤虛低的現狀呢?

從成本管控方面看,小龍蝦降低成本可以分為上中下三步曲,即"貨源成本"、"中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1.貨源成本

想要降低"貨源成本",要從源頭著手。讓小龍蝦迴歸合理的市場價位,需要擴大養殖面積從而增加供應量。對於企業來說,如能獲得供給端的話語權,就能在行業中佔據主動地位。因此,無論是餐飲企業還是供應鏈企業,都紛紛朝行業上游佈局,或入股小龍蝦養殖基地,或與養殖戶簽訂排他性合同,或在養殖區派出買手團隊定向採購,藉此保證所需貨源充足,同時爭奪定價權。這種供應鏈的逆向一體化佈局最終也有利於小龍蝦供應量進一步改善,從而穩定市場價格。

2.中間成本也即運輸成本

中間成本核心內容是運輸成本。為保障新鮮,往往活蝦長途運輸對技術要求很高,成本也相應提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建立完整供應鏈三方就近工廠提供小龍蝦產品,降低運輸途中自行承擔的損耗風險;或者是從技術上改進,例如對小龍蝦進行"秒凍鎖鮮",保持原有水分,與鮮活水產品無差異,從源頭降低運輸成本。

3.人力成本

餐飲行業調查研究顯示:人工費用佔營業額的20%-30%.諸多傳統型餐飲企業還沒有社會化分工的意識。部分自建工廠企業,從養殖到餐廳銷售一條龍走下來,由於沒有掌握上游核心技術,整個產業鏈增加許多高薪技術崗位,無形當中會加大人工投入,使得門店壓力增大,甚至自給自足都成難題。

此外,標準化也是防止小龍蝦價格虛高的舉措,產業流程各環節的標準化減少了成本增加,有利於鎖住流失的利潤。

簡單來說,通過自建養殖基地獲取原材料,通過秒凍鎖鮮技術實現產品全年供應,運用現代化工廠完成食材的加工和處理等製作,通過自建物流配送體系把產品送到商戶門店,餐廳經過簡單復熱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砍掉供應鏈上的多個環節,降低人力和食材成本,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利潤。

你在小龍蝦產業哪個環節?

經營小龍蝦你賺錢了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