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榕:金融证券改革刻不容缓!

市场是否完全走出低谷?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还是会稍微犹豫一下。

目前市场中很多观点认为股市已经开始反弹,但作为投资者来说还不能非常放心大胆的去投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股市的走势有些纠结。

从指数走势上看,自近期最低点2691开始,连续上攻走势只能维持3天,三天后就会有调整,说明市场人气还不能快速跟上,难免短期反复震荡。

再从近期被市场热炒的股票来说,主要集中在一些低价股,这些机会还是比较难抓的,1元2元的低价股不少是被利空困扰的垃圾股,短期很难看到基本面出现重大转机,一旦买了很可能会被套。

目前股市虽然底部基本确认,但投资者更应该谨慎,需要有个清醒的认识,未来的行情该怎么做。

本期《最低谷时谈 A股:希望何在?》,将为大家做详细分析。

我认为大家如此痛苦,可能因为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比较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一天解决问题。

证券市场二十几年其实是很短的,前十几年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么多人和企业,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也没产生过什么影响,真正说分量比较重,参与人比较多,是公募基金开始之后,也就十几年。

我们改革开放快四十年了,我们是一个制造业国家,金融变革方面一直走的非常慢,这方面积累下来的问题非常多,尤其金融领域对风险的概念,它是排在很前面的,要做好很不容易,不像原来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很简单,这个企业它不好,把它关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金融业不一样,因为它是环环相扣,传导机制速度非常快,股市会到汇率市场,汇率市场又到各个领域,这让改革开放都非常的谨小慎微,不敢往前走,怕出问题,这其实是特别正常的思考。

金融改革刚起步需要时间

由于我们对金融业,尤其是汇率、利率很怕,所以管制特别强,就像前三十年,对待我们的工业和其它的行业一样,总是把它圈在里面,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任何抗病能力,稍微有一点动作,这个花就可能枯萎,可能生各种毛病。

证券金融市场其实就处在这个环境中,现在我们才开始意识要改革开放,加快速度做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大家根本不适应,而且这个时机是被迫的,可能整个环境在这个时机又不是特别适合,但又不得不做,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重大牺牲,改革总要有人买单的,但这个市场太可怕在哪里,几乎所有人都在买账单,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买商品市场的单一样,那个时候买的也是很痛苦的,我们曾经牺牲了多少年,中国工业当时如此落后,最后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相对一些工业的产品开始走到世界的前列。

我们金融业和资本市场这样的氛围和状态,处于给人感觉改革才开始的阶段,汇率和利率还是完全管制的状态,才刚刚开始引进海外资金进入我们的金融市场,这跟当年刚开始引进外资情况是一样的,那个时候出现过很多问题,现在体量又大,如果从这个角度,也许会发现我们确实太自大了,我们出现问题是正常的。

我们更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从整个制度体系、改革大方向、整个结构,甚至是投资者群体的基础,静下心来好好的规划,执行每一步的策略,不要想一夜吃个胖子,也别想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就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掉。过去欠的那么多的债,我认为金融的债是百年的债,想一夜之间全还掉,不可能,我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成本。

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应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真的应该群策群力,应该有上层建筑,从上到下都应该有一个反思,我们应该有顶层设计,还要有下面的整个执行土壤,要让大家明白这个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像前三十年改革开放一样,要克服种种的困难,慢慢往前走。

最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基础建设体系层面、顶层设计层面,甚至投资者最基础的结构层面,做最大的努力,静下心来才能解决问题,再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真的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否则很麻烦。但必须坚信一点,只有做好了证券市场,才可以化解很多问题。

前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是在前进中解决问题,一定不能停下来,绝不可以在证券市场、资本、金融领域停下来解决问题,它本身停下来就会出事情,绝对不能停下来。

那怎么理好这个体系呢?

我认为在这个领域一定要打开言路,让大家说话,一定得有好的接地气的观点,能够直达天听,让真正明白市场的人讲出来问题究竟在哪里,让顶层设计的人走群众路线,市场不走群众路线会出大问题的。

因为市场有太多的为个人利益在思考问题的人,如果我们再不能认真地反思,理性设计整个路径,真的很麻烦。

中美贸易战是金融大战

我们看到表面上是中美贸易战,骨子里其实是资本市场金融领域的战争。只有这样的领域,才是整个商品运行体系的血液,它是一个血液循环,甚至有些地方是发动机。

但这恰恰又是我们弱项的地方,我们不怕它在贸易或者商品领域发生战争,怕它摧毁我们的金融、汇率系统,资本市场,这个产生太大的冲击,因为这个领域都是靠杠杆前行,这个时候把所有的杠杆全去掉,金融本来就是给经济加一定的杠杆,让它走得更快的,把那些全部卸掉

,你的速度就会非常慢,很多企业就会失去生长的血液,就会供养不上。

这时怎么跟西方企业比,怎么走向世界?

成本都提高了,现在整个资本市场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企业根本借不到钱,你的市盈率才几倍,融资成本有多高,那你怎么做?

所谓中美贸易摩擦,只要在资本市场上把你摧毁掉,你就输了,这一点为什么不重视呢?国家都已经讲过三大攻坚战,首先第一大攻坚战就放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主要是金融市场的风险,但我们做的多少工作真正意义上是在防范风险,有时候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你老是节节败退,趴在地上,暴露的问题只是越来越多,叫连环爆,没得停的。

就像当年股票杠杆一样,九倍杠杆一直打到一倍,整个证券公司都爆仓了,不就是这么打过来的,它是连环爆。好比一个地方发生火灾,一栋房子烧第二栋,连环烧下去,不是算一个比例,只有两栋房子在烧,它一定马上会烧第三第四栋的,它是算你的防范措施的,算你有没有把风险隔断。

振兴股市必须走群众路线

我在证券市场待了二十多年,看到了太多的你死我活,大家的痛苦煎熬,也看到很多挺开心的情况,但大部分时间是痛苦的。

我们可以站在更大我的角度思考,也许金融资本市场,牺牲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了建设将来新的金融市场,相当于推倒重来,站在这个角度很阿Q。

不是说想牺牲就能牺牲的有成果的,现在最痛心的不是没去牺牲,而是怕牺牲了毫无成果,毫无尊严。

整个市场我应该算是看透了,我在证券市场几乎干了所有的岗位,从上市公司到研究所,资产管理,经纪人,从证券到期货,财经信息到证券软件,所有相关我都干过,我对它的理解应该是比较透的,最后我都被迫回到真正意义上走群众路线。

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稼,要改变从农村包围城市,从每一个投资者的心态思维改变,十年、二十年可以让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投资者群体,我们的资本走向全球,真正用资本市场重新引领世界,再走几十年。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有强大的投资者群体基础,我们的改革、金融行业发展速度、效率都非常高,不会像现在每一项改革碰到了投资者群体就很痛苦。

要保护他们,一保护他们改革就进行不下去,注册制、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也是因为要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所以走的步履艰难,改革大大的推后。

唯有制度改革才能治本

我认为罪魁祸首,或者最丢脸的一个交易制度,叫T+1、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全球独一无二的交易制度,没有任何人敢去改变它,好像我们的证券市场办的比全球市场好,我们就很特殊,真的莫名其妙。

这个制度助长了追涨杀跌和割韭菜,和A股市场炒新、炒差,甚至是股市一直以来高开低走的罪魁祸首,这个政策几乎把二级市场的韭菜全部割掉。

因为它造成了A股市场特别奇特的现象,一边市盈率特别低,但是新股再高的市盈率都能发行的出去,从价值投资完全解释不通。

从我们的投资体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群众基础,资本领域这个仗是打不赢的。就像我党在解放全中国之前是群众运动,一定让群众站在自己一边,改变群众的思想。资本市场也一样,我很理想化,但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们的资本市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我也坚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能找到办法,时间可以换作空间,只不过这个过程大家都很痛苦。

今天我讲这些希望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对中国证券资本市场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能够把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更好,明白我们未来的路径究竟在哪,也祝福我们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可以更成熟,更快速高效的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它应有的贡献,担负起它应有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