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榕:极端行情背后的核心逻辑!

A股是典型的政策市,每一轮行情政策都如影随形。研究监管思维的变化才能准确把握行情的运行脉络。

而每一个政策周期基本要有这么一个过程:后知后觉(发现问题),官僚主义(慢慢处理),矫枉过正(下重手处理过头),物极必反(市场不堪忍受,政策修正)。

人性不变,逻辑永恒。现在有点可以确定的是监管层思维已经开始进入第四阶段,只是其时间跨度和力度还需要观察。

为什么说2017年会有极端行情?

2017年1月8日写过一篇文章《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问》,讲到2017年A股市场有很大的疑问。

什么叫极端的行情呢?

当时我的理解是,上半年可能会出现极端的跌,下半年有可能出现极端的涨,这其实是抛开任何的其它的理由,只说了一件事。

所有的逻辑跟脉络都是理解的政策市,最能体现政策市,作为政策的代表是监管层。我对监管层的思路做了一个很详细的梳理,它认为2016年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它一定在2017年坚持。

我最担心2017年监管会出现骄傲。你看它的总结,它认为在2016年它又做到了稳又做到进。其实我认为那是一个巧合,在后面很多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1月13号我又写了一篇文章《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问(析疑版)》。

我整个列的东西里面,包括IPO,我用的霸王硬上弓,包括对资产重组的打压,对一些增资扩股的限制,整个会破坏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

对一个政策市来说,你必须了解政策思维的脉络,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市场大家经常会发现,跌到很多的时候,很多用户都在跟监管部门提大量的建议。

既然是政策市你必须关注监管层的思维究竟到了哪个阶段,这是唯一能判断股市后面走势的一个方法。

因为只有监管层的思维达到某个阶段,有些政策才可能会出来,否则政策是出不来的,或者能出来的都可能是落井下石的政策。

所以说市场会出现极端,甚至冰火两重天。

可能上证指数跌幅不大,但其它的板块会出现跌幅非常巨大的情况,这个杀伤力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你不得不防。

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可以慢慢理解,有些只能说机会是跌出来的,有些其实是监管的思路发生变化。

我们不仅讲过去,也讲未来,其实大家未来一定要去看关于资金面的事情。

如果资金面上不能出现重大的变化,那整个市场是很难有大的变化。

现在的市场资金在发生什么变化?

养老金在进来,股市一边还在调整,它可能叫入不敷出。上半年国家队其实在高抛低吸,这个时候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不会做了。可能会勉强达到一个平衡,但是IPO还在发。

其实我里面讲到一条可能还没实现,限制大小非,限制大小非短期是一个好事,但是千万不要拖的时间太长。

如果说未来可能要限制,那现在它就会加速跑,它不跑将来就会被限制了。所以这个事情要做马上做,如果你要等,那可能它会先跑。

这个事情确实有一个双刃剑的概念,我个人看法是这个政策应该会采用一定的方式出来。

还要去理解整个市场,包括6月份的加入MSCI,这个可能对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上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因为现在市场倡导价值投资,又往下跌,有些股票就会进入价值投资的人的视野。

这其实是最好的止跌方式,如何判断这个之间的平衡是最难的。

如果大家只是简单的想倡导救市,我认为这一点必要都没有。

这个时候你唯一能想是不要报太大幻想,你要看到市场上正面的东西,否则将来市场真的有行情的时候,你又错过一次大机会。

跌的过程中如何找到自己买的股票,看到市场的正向的变化,这个很重要。

因为市场跌的时候,会有一个物极必反的过程。

你会发现政策会做一定的修正,过去对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对一些可能能够支撑股价的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行为,经过一些梳理之后,慢慢也会有一定的松动,这时它就对股价产生一定正向的支持作用。

所以我感觉这次的思维上的调整,包括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在不远的时间之内慢慢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均衡,也许真的会出现我说的,上半年下极端,下半年说不定来个上极端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