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韩愈35岁,开始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但是,当时的情况是:自魏晋以来,形成的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余毒依然没有根除,到唐代出现了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标准的现象。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作为一个学官,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广召后学,并写下著名的《师说》一文,提倡从师学习。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自然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而《师说》一文的流传,却鼓舞和吸引了很多的青年后学,但却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因此,韩愈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贞元十九年(803),韩愈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韩愈在倡导从事学习、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师说》一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这是入选《古文观止》的一篇文章,也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论断。其一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里韩愈明确提出了老师的责任、老师的作用,这也成为一千多年来为人师者所遵从的圭臬。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特别是“传道”这一点,要想“传道”,必须自身“有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节操。对于不具备这一点的,其实是不配为人师的。其二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在当时也是一个新颖的观点,突破了常人的惯势思维,直到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无完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乃是正常现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业的状元都可以成为另一行业状元的老师。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容易为人接受的。但是,它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韩愈这篇文章,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但却成为人人喜爱的名篇

老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