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獸藥原料藥公司接到「環保處罰通知」,70%原料企業或將離場

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共組建6箇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10個省(自治區)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工作。

近一個月來,環保督查可以說是絕對的“熱詞”,頻頻見諸報端,這表明了中央對治理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對眾多行業來說環保高壓又一次來襲。

多家獸藥原料藥公司接到“環保處罰通知”,70%原料企業或將離場

醫藥行業作為環境汙染的重災區,近來更是當作典型頻頻曝光。從湖南、寧夏、貴州,到廣東、山東、江蘇,一場力度超前的、席捲全國醫藥企業的環保核查風暴正在襲來。

5月28日,神奇製藥公告,接到子公司貴州神奇藥業有限公司通知,其下屬生產基地之一(龍里分廠)收到了《龍里縣保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龍環罰字【2018】10號)、《龍里縣環保局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龍環責停【2018】2號)。

6月6日,永寧縣政府對寧夏泰瑞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發停止試運行通知書,責令企業繼續實施停產整治。

6月6日,永寧縣政府對寧夏啟元藥業有限公司下發停止試運行通知書,要求企業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認真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做好異味汙染管控,切實達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

6月10日,在接到關於匯仁藥業環保問題的通報後,江西當地即對企業進行停產整頓,要求不整改到位不得開工。

6月11日,九洲藥業發佈停產補充公告,稱子公司江蘇瑞科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已於6月7日開始全面停止投料,並將逐步完成全線停產。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國家在打的這場環保仗已經是動真格了。藥企作為整治重點,大量停工的傳言惹來不小的恐慌,此次環保督查“回頭看”是否將再度掀起一股停產潮和漲價潮成為藥企們和用藥企業憂慮的重心。事實上目前許多原料藥已經開始漲價,據中國獸藥飼料交易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原料藥已經開始漲價,其餘的也處於聯動狀態,隨時具有反彈的趨勢。

“環保是否達標,將成為藥企的一條生死線,在原料藥行業,環保整治,將不斷的促進行業整合,不達標企業或難以承受的小企業將淘汰出局”上述中國獸藥飼料交易中心分析師表示“環保整治既是危機也是機遇,藥企可以藉此機會,做大做強,讓環保成為優勢,加快行業整合,推動中國原料藥生產產業升級換代”

多家獸藥原料藥公司接到“環保處罰通知”,70%原料企業或將離場

70%企業或將離場,誰能夠繼續生存?

生態環境部在官方網站表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於近期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等10省(區),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目的已經明確,即緊盯督查整改不力問題,並且三個“絕不允許”擲地有聲:“絕不允許說一套、做一套;絕不允許得過且過、敷衍應對;絕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從當前的政策態勢來看,讓製藥企業感到頭痛的,一是持續緊張的高壓環保督查態勢。這一點,從近期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的架勢就可以看得出來。第二點就是環保稅的開徵。

2018年4月1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後的首個徵稅期正式到來。而環保稅開徵之後,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大氣和水汙染物排放企業。根據《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原料藥製造和製藥分別被納入了水環境重點排汙單位名錄和大氣環境重點排汙單位名錄。

此前據業內人士分析,環保稅法實施後,每年的徵稅規模可達500億元,而高昂的環保設備投入成本,以及必須履行的環保稅繳納義務,則成為了諸多中小型製藥企業的兩大難關。不整治,就註定要因為環保問題而被限產甚至停產,而投入資金整治,動輒上千萬的資金又是這些中小型企業所難以承擔的,其被淘汰或是被大公司整合是一個必然。

以原料藥企業為例,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原料藥企業,小型企業佔比為77.04%,但收入卻僅佔40%。而大型企業以4.17%的數量規模,卻佔整個原料藥總收入的33%。那麼可以預期的是,因為環保壓力而出現的行業整合之下,最先出場的,一定是佔比超過70%的小型企業。

哪些企業能夠繼續生存?自然是有足夠資本力量在環保方面進行投入的製藥企業。而近年來,為了攻克環保這一難題,國內不少製藥企業確實在投入真金白銀。

例如科倫。2018年3月,科倫伊犁川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萬噸抗生素中間體建設項目升級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環境保護驗收竣工,這也成為了科倫在2018年開局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這意味著,抗生素、原料藥生產企業最為困擾的環保因素,在科倫這裡已經得到解決。而在如今環保高壓政策持續推進的大環境下,誰率先解決了環保問題,誰就贏得了市場的先機。

在環保問題上,科倫曾是典型的深受影響的企業。此前川寧項目受環保督查,便直接影響了其業界表現。此前近兩年時間,科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均呈下滑,2017年扣非淨利潤為1.39億元,同比下降為74.09%。

但隨著在環保方面的重金投入,環保問題儼然已經成為了科倫在抗生素領域的新競爭力。到目前為止,科倫藥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了20多億,而川寧項目通過環保驗收,其產能釋放也直接帶來了科倫2018年第一季度的爆發增長。

總而言之,當下的環保高壓態勢之下,製藥企業的局面已經非常明確:行業集中度是註定要提升的。小型企業逐漸立場,或是被市場淘汰,或是被大企業兼併整合;但大企業想要生存下去,也必須做出實實在在的投入。尤其是在“回頭看”的壓力之下,擺樣子、做秀式的整治已經無法再“忽悠”下去,要麼升級,要麼淘汰,這是當下中國製藥企業必須做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