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鼠疫下的哈爾濱,是什麼樣的?

南風幾時


在清朝覆亡的前夜,爆發於1910年10月27日的“哈爾濱鼠疫”,堪稱一場叫當時全世界恐懼的天災人禍。

20世紀初高速發展的哈爾濱,怎麼平白無故攤上這糟心事?就得問問北邊的老鄰居俄國:1910年,俄國遠東地區爆發鼠疫疫情,但得悉消息的沙俄政府,卻只是慌忙燒燬了出事的住宅,然後把染病的中國勞工攆走了事。然後這些不知自己染病的勞工們,就把這恐怖瘟疫帶到東北大地:10月19日滿洲里爆發疫情,10月27日哈爾濱發現感染者。震驚世界的“哈爾濱鼠疫”,就此爆發。

而能跟當時沙俄政府不負責任“甩鍋”比坑的,就是瘟疫爆發後,清政府起初昏聵的表現:剛聽聞瘟疫時,清王朝並未太上心,只當一般瘟疫來處置。清王朝派駐哈爾濱當地的道臺等官員,又全是毫無醫學知識的科舉書生,得知瘟疫慘狀後就慌了神,應對都是瞎指揮,鬧得感染人數短短几天就暴增。以肩起防疫重任的伍連德博士的痛心怒斥說:“正是這種無知,導致了疫情的迅速傳播,極度惡化。”

於是,不到一個月間,哈爾濱的鼠疫疫情,就惡化到觸目驚心的地步:以《大公報》的形容,僅哈爾濱傅家甸一地,疫情高峰時,每天的死亡人數就有兩百人之多。特別是那些城區的小客棧裡,一個人染病,全屋都感染。以至於大量的屍體都來不及掩埋,只能拋屍在江邊城外。整個“哈爾濱鼠疫”期間,單傅家甸地區,感染者就有兩萬四千人,死亡人數五千人以上。

由於哈爾濱當時交通樞紐的位置,外加東北平原四通八達的鐵路網,鼠疫也伴著巨大的人流量,朝著四面八方瘋狂蔓延。吉林長春奉天錦州,乃至內地的天津濟南,竟都陸續出現疫情。僅僅是鐵路運輸途中的死亡者,黑龍江境內有一萬五千多人,吉林境內有兩萬七千多人,甚至連遠離疫區的山東鐵路沿線,死亡者也有兩千四百多人。這是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災難。

更細思極恐的是,瘟疫爆發時,尚是1910年的10月,待到春節到來前夕,大批在東北打工的外鄉人回內地過年,正洶湧蔓延的瘟疫,不但會大舉波及全中國,正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在華外國人,也必將“中招”。如此一來,這場沙俄“甩鍋”來的鼠疫,就將是一場威脅全人類的災難。只要參考一下中世紀“黑死病”,或者多年後的“西班牙大流感”。就知這場“哈爾濱鼠疫”,一旦無法控制,將是何等嚴重後果。

此時的困局,也正如東三省總督錫良,在奏摺裡的泣血告急:外兵壓境,鼠疫燎原,財為困窮,百廢待舉!

萬幸,在這樣千難萬難的重壓面前,風雨飄搖的晚清王朝,卻終於雄起了一把,經過了瘟疫早期的蒙圈後,就迅速瞪起了眼睛。雖然當時連支付“庚子賠款”都吃力,但還是咬牙投入上千萬兩白銀救災。但最為重要的,是給疫區派來了一位靠譜的“全權總醫官”,就是那位到任後怒斥哈爾濱當地官員誤國的博士——伍連德。

伍連德,東南亞華僑出身,英國劍橋大學高材生。這位中國近代醫學的先驅,瘟疫爆發前還比較低調,一直在北洋陸軍醫學堂默默教書育人。待到哈爾濱鼠疫大爆發,一批昔日“大清醫學權威”們躲的躲推的推。卻是伍連德不推不躲,受命後就火速奔赴哈爾濱。

正如前面所說,當時的哈爾濱,儼然已是鼠疫肆虐的地獄,死亡人數每天飆升,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亦天天有人感染。深入疫區的伍連德,幾乎每分每秒都與死神擦肩而過。隨後趕來參與救治的法國醫生斯邁尼,也很快染病身亡。但伍連德,卻偏偏做出最危險的抉擇:冒死解剖了一具死難者的屍體。這場中國近代醫學史上首次臨床解剖行動,讓伍連德找到了戰勝瘟疫的關鍵:這次哈爾濱鼠疫,是鼠疫中極其罕見的肺鼠疫。

於是,先前清王朝種種坑爹的防疫救治措施,就此被伍連德全數推翻,所有的醫護人員佩戴口罩,防止瘟疫通過空氣傳染,經過系統訓練的醫護人員,代替先前沒有醫療經驗的警察,把所有的疫區進行隔離。哈爾濱通向各地的鐵路幹線,也都設立了隔離站,發現病人立刻隔離。陸軍軍醫學堂和北洋醫學堂的在讀學生們,大批奔赴東北,為國家民族,投身這場死亡較量。

同樣是在伍連德的堅持下,此時清王朝的掌舵人攝政王栽灃,也終於下定決心,咬牙下發了一道特殊聖旨:焚屍。1911年的大年初一,哈爾濱兩千多具死難者遺骸,投入了城北公共墳場的烈火裡。與此同時,類似的熊熊烈火,也陸續在東北大地各城市點燃。這壯士斷腕般的抉擇,終於換來了1911年的新春,振奮人心的成果:各地的瘟疫死亡人數直線下降,到1911年四月,東北各地終於實現了零死亡。

以付出六萬人死亡的代價,這場與二十世紀恐怖鼠疫的較量,中國,贏了!這是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第一次承擔起大國的責任,挽救一場威脅全人類的危機。

這其中的偉大意義,正如英國《醫學週刊》,對此次瘟疫事件的頭號功臣伍連德的深情評語:他的畢生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無以為報,我們永遠感激他。

榮耀,屬於伍連德,更屬於以伍連德為代表的,那一批面對瘟疫不曾退縮,慨然奔赴國難的近代中國醫學先驅們。他們的智慧風骨,直到百年後的今天,依然當得起國人,刻骨銘心的懷念!

參考資料《中國醫學史》《黑龍江志稿》《20世紀中國災變圖史》


我們愛歷史


這段亂世中的災難,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1910年,在吉林省榆樹縣大嶺區大嶺村前紅石砬屯發生了一連串離奇慘劇。 村民郭老十臘月末回家過年,一天突感額頭髮燙,周身不適,躺了兩天,咳嗽不止,繼而吐血,除夕病死,死後皮膚呈紫紅色。親屬前去弔唁的人不少,數日內,郭老十一家53口人,有32人得了與郭老十一樣的怪病,咯血而死。隨後,全屯死了近百人。到了正月二十,這場怪病終於停止,但屯子裡的倖存者已寥寥無幾。

怪病有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1910年11月8日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當時屬吉林省),之後又蔓延到長春、吉林,再波及河北、山東等地。“從北部中國各地疫情流行的時間上看,呈現出明顯的由北向南的傳播態勢。流行方向和路線大多是沿著鐵路交通線呈爆發狀流行。”著名鼠疫研究專家焦潤明說。

哈爾濱,死亡人數5693人! 長春市,死亡人數5827人! 奉天(今瀋陽),死亡人數2579人!

一時從城市到鄉村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在人們心頭,重重地壓著兩個恐怖的大字:鼠疫!


鼠疫,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於野生齧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受感染者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萬計,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極高。而1910年的鼠疫,卻是人類戰勝鼠疫難得的一次。

在近代中國備受屈辱的外交史中,清政府這一次難得地表現出了一點大國氣概,不僅主要憑藉中國人的力量在較短時間內成功地抑制了鼠疫的蔓延,而且成功地舉辦了中國第一次國際防疫大會——萬國鼠疫研究會。

清政府對這次鼠疫大流行的防疫行動,實際上是在鼠疫流行了兩個月之後才開始的。經外交大臣施肇基推薦,清廷於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開始了較大規模的鼠疫防疫工作。

而當時中國的醫療衛生條件是極其簡陋的。伍連德等人此次遠赴東北疫區,不僅擔負著抗擊人類第一號烈性傳染病的重任,而且要克服落後的醫療衛生條件,還要用科學的方法與一些固有民俗做頑強抵抗。

為了發現東北大鼠疫的流行根源,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通過對醫學界已有成果的研究和深入疫區分析病例,直到1911年4月,肆虐已近半年之久的東北大鼠疫疫情將息,專家們才基本確認旱獺是這次鼠疫的傳染源,鼠類身上的跳蚤是傳播鼠疫的媒介,滿洲里一帶有蒙古旱獺疫源地。


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采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效率之高令世界震驚,是人類第一次有效遏制住鼠疫的大蔓延。

在這次抗疫鬥爭中,清政府還積極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防疫合作。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在伍連德組建的防疫隊伍中,就有一些自願參與和清政府聘請的外國醫生。在防疫工作中殉職的外國醫生也不乏其人,比如法國醫生曼斯萊博士、 英國醫生嘉森、日本醫生守川歆顯等。

大災難已過去將近一個世紀。時至今日,鼠疫,這個人類第一號烈性傳染病也已得到有效控制。20世紀中葉,抗生素的發明使鼠疫的治癒率大大提高,21世紀,英國桑格中心的科學家又宣佈完成了鼠疫桿菌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將有助於研究該病菌的進化過程,為這種烈性傳染病尋找新的抗菌藥和疫苗。


老照片


那可能是中華民族面臨的一次大劫,好在天助人努力,挺過去了。

我們先講一下這個瘟疫是怎麼傳開的。

最早發現是1910年的10月,當時滿州里一個叫魁升員的客棧來了兩個華工,他們是從俄國遠東地區回來的,住進來後第六天發病。緊接著,同院居住的房東、客人相繼死亡。

不久後,哈爾濱、長春等城市也發現死亡病例,死者通常發高燒,身體出現紫紅斑點。

這個病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西伯利亞地區一種旱獺鼠傳播的。當時華工到西伯利亞抓這種旱獺鼠,被傳上了疾病。

俄國佬也操蛋,他們也不給治,也不管防控,就把病人趕了出來。那兩個病人就回了國,把病毒帶了回來。

瘟疫就傳開來,那誰來治呢,說來倒有人搶著治,一個是俄國人,一個是日本人。為什麼搶著治呢,都借這個機會擴大勢力啊。

這時候,清政府派了一個人。這個人叫伍連德,大家應該記住他的名字,尤其是東北人。

他是華僑,祖籍廣東臺山,移民到馬來亞,後面在英國劍橋學醫,學成之後,他跑到醫院去求職,人家說他可以當助理醫生。

伍連德很納悶,因為他是英國醫學博士啊,在全國都是學歷最高的,他還當助理?後面他自己開了診所,到了1907年,袁世凱把他請回來當教授。到了東北疫情爆發的時候,就把他請了過去。

去了之後,就發現情況很危急,因為公共醫療設施落後,根本沒辦法收治病人,病人都在一個叫傅家甸的地方,而且馬上要過春節了。這些人都是關內來打工的,一到春節就要回家的。那把病毒帶回關內,就不僅僅是東北爆發瘟疫,而是全國大爆發了。

必須在春節前控制住。

要控制,就要先找病毒是通過什麼傳播的。

當時主流的觀點認為是通過老鼠傳播的。日本人就抓了一大堆老鼠,拼命的解剖,想從裡面找到病毒,從而證明宿主就是老鼠。而伍連德發現病人呈現典型的肺部瘟疫的特徵,那很可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伍連德找到了哈爾濱俄國鐵路醫院,院長叫哈肯夫,他叔叔是鼠疫界的權威,他也認為是通過老鼠傳播的。但伍連德認為,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但這個俄國人大大咧咧,進醫院連口罩也不戴一個。

最後,這個俄國大夫染病去世。他的死間接證明了是空氣傳播。

這時候,上面又派了一個人來,這個人是法國人,叫邁斯尼。他說這個病就是老鼠傳播的,是老鼠身上有,然後通過跳蚤傳播給人。

但伍連德認為不對,因為天氣這麼冷,跳蚤根本就不活動了。還是應該隔離病人為主。

但是邁斯尼認為應該先滅老鼠。

兩人就吵起來了,聽誰的呢?當時中國外長施肇基也拿不定主意,跑去問英國大使,說誰靠譜。英國大使一聽,發火了,說伍連德是我們大英帝國劍橋培養的醫學博士,這個法國人就是一個軍醫,差了多少檔次?用得著聽他的?

這才拍板,伍連德全權負責。

那怎麼治呢?先讓所有的醫務人員把口罩戴起來。

伍連德製作了一種簡易口罩,先把醫生保護起來。

然後把病人集中管理,劃區隔離,居民不能隨意出入,然後分片區消毒。

但是,這樣搞後,情況還是沒好轉,這是為什麼啊,該做的都做了。這時候,伍連德想到一個事情,得病死去的屍體就露天堆放著沒有處理,這就是一個病毒大培訓基地啊。

必須要埋,但當時是寒冬,地都結了凍,根本挖不開。那怎麼辦?

燒!

現在大家覺得沒事,但當時是大清國啊,屍體不是說燒就燒的啊。最後還是請示了攝政王載灃。最終批准燒。

墳場的火終於燒了起來。可是,這樣有效果嗎?

效果還是有的,焚屍當天,死亡數據就下降了。三個月後,瘟疫得到控制。

如果控制不了,大家想想sars吧。


腦洞歷史觀




左側伍連德 右側湯飛凡


這是死亡病人,準備火葬



這是在檢查是否為鼠疫患者。



清朝政府在結束統治的前兩年,成功撲滅了蔓延東北,華北北部的特大鼠疫,清朝政府組織領導了一場高效率的控制疫情殲滅戰,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疫情徹底消滅,此舉震驚了全世界。1910年11月疫情在哈爾濱大爆發,並迅速通過鐵路向四周蔓延,正在進行西方化君主立憲制改革的清廷迅速動員東北,華北的醫務人員奔赴役區控制疫情,清廷同時大膽任命清軍軍醫二十多歲的伍連德為總醫官,全權節制役區的地方政府,軍隊,交通,鐵路,警察的指揮調度權。實際就是清廷派往役區的欽差大臣,在伍連德的指揮調動下,在各級地方衙門,軍隊,鐵路,警察等機構的努力配合下,成功撲滅了這場覆蓋黑龍江,吉林,遼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等廣大地區的鼠疫疫情。這也是世界人類史上第一次成功戰勝鼠疫疫情的實例在中國實現。因此清朝政府被國際社會所稱讚。隔離,火葬,禁止人口區域流動的伍氏滅疫法被世界公認。在此向無數為了消滅疫情而努力工作和殉職的清朝各級黨政軍工作人員及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你們的犧牲而能活下來的後人真心不應該忘記你們!埋沒你們!


身穿清朝陸軍服的伍連德


在役區工作的伍連德


清政府防疫人員的工作照


清政府防疫人員的工作照,(還沒辛亥革命,但是辮子已經沒有了,不知該如何解釋?)

清政府發放的防疫宣傳單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遲子建的小說《白雪烏鴉》,講述了那段歷史


wu230105


107年前,哈爾濱城中一戰......死傷無數。但是!這一戰也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濃重一筆。人類第一次戰勝鼠疫沒被“屠城”。人類第一次總結並編寫了對抗大規模疫情的防範規程並使用至今......

(車上拉的都是斃於鼠疫的不幸者)

人類史上共爆發過三次鼠疫(有文史可查),第一次不幸者一億!第二次歐洲人口減少三分一,第三次就是1910年被成功控制的這一次,6萬餘人不幸。不幸斃於鼠疫的人全身黑紫色,所以它也叫“黑死命”,意思就是隻要得上基本就是......

其實1910年這次疫情源頭真不在哈爾濱,最早發現是在滿洲里,而滿洲里的患者則是在俄國的打工歸國者。當時的交通條件並不十分便利,但是疫情僅用了十幾天就傳到了哈爾濱,並且出現爆發勢態。伍連德是這次對抗疫情的大功臣,他總結的兩個要點直到今天都被視做控制疫情的法寶。第一、隔離。第二、火葬。

今天要說隔離、火葬好像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但是在當年這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且說服大家去執行就更不容易。先說下這隔離,當年不要說普通人不懂隔離,就是專家團隊裡也有很多人對此認識不足。當年伍連德提出這次的鼠疫是肺鼠疫,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不僅病人要進行隔離,連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也要進行嚴密防護。結果被國際專家團......1月2日法國籍的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梅尼到達哈爾濱,人家根本沒看得上伍連德的理論,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為四例病人診治,9天后,梅尼教授去世!這之後伍連德及其提出的方案才被正式啟用。

這裡最難執行的其實是火葬,在那個民智未開的年代,火葬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後來執行火葬時要有政府派來的衙役高喊:“ 奉旨焚屍”!這樣老百姓才讓燒自己的親屬......


生活報



瀉藥~

說起1910年的哈爾濱,人們一下子就會想到那年的恐怖事件,說它恐怖,正是因為它帶給人們永久無法抹去,也不想抹去的記憶。


那年的11月份,一場由沙俄傳入哈爾濱的鼠疫事件,經短短6個月的時間,快速席捲半個中國,造成6萬多人為此而死亡。由此可見,鼠疫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要是感染上了鼠疫,那基本上只能等死,正因其恐怖致命程度,被稱為“黑死病”。


可雖說此事件非常恐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事件也給後來的在傳染疾病控制防禦上,帶來了啟發,而當時所制定的一系列的防禦措施,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進行。

1,隔離。

聊起1910看的這個事情,就會讓我們想起非典,而非典爆發後,當時做的措施之一,就是隔離,將感染人群/醫護人群與正常人群之間進行隔離。在現在看來,大家對於“隔離”的認識和理解大部分人都會非常理解,可放到1910年,人們非常不理解,首先人們不明白病因,同時也不理解隔離的意義是什麼?所以,在當時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屍體,家裡人感染了,其他人壓根就不會進行任何措施,一如既往的生活在一起,如果不幸去世了,要麼連夜抬著屍體扔到大街上,要麼就簡單的給埋了,壓根就沒有做到有效的隔離。


2,解剖

解剖在現在的醫學上非常的常見,醫學專家為搞清楚死亡的原因,會進行屍體解剖,可在當時,一個是解剖是對屍體的不尊敬,官方或者家人不會允許你對屍體進行解剖,二是當時也沒有解剖的地方。但對於當時的醫生伍連德來說,若想解剖,必須得秘密進行,可也正是因為他私底下秘密的解剖,此找到了病因的真相。伍連德的解剖應該算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

3,火葬

說到火葬,其實到現在還有一些偏遠地方,還是實行土葬,而非火葬,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覺得假若火葬,這是對親人最大的不忠與不孝,由此可見在1910年時,想要推行火葬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可對於伍連德來說,推行火葬是最有效的阻斷疾病傳染的手段之一,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出現了非常多的屍體無處擱置的情況,大街上,田野裡,只要是能扔的地方,幾乎都有屍體的存在,而這些沒有人處理的屍體,倘若在被老鼠或者其他動物給接觸,再由這些老鼠或小動物接觸到其他正常人群,那這個傳染速度將是非常快的。而且就算是及時的將屍體活埋,可這個病菌在地下也是可以繼續存活的。如此情形下,所有的防禦措施都將失去作用。而若想阻斷這些病菌的傳播,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火葬。


可在當時的情況下,推行火葬的難度不亞於登上珠穆拉瑪峰,僅靠伍連德的力量是根本無法推行的,於是伍連德就找到當地的官員,和他們說明這一切的同時,帶他們到大街上,田野裡去觀看這些屍體,在經過多次的勸說後,官員終於同意上書朝廷,向朝廷請旨推行火葬。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聖旨就下發了下來:推行火葬。這才有了後來的集體火葬,以阻斷病菌的傳播。

正是由於伍連德一行人的努力,利用科學的醫學知識,而非封建迷信,才能使得如此威力巨大的鼠疫在短短5個月後,得到控制和消除。而此次伍連德也確實給後來的醫學上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這是一場跨國際且屬於清末民初的特殊環境的抗鼠疫的行動,從滿洲里爆發,傳到哈爾濱,橫掃東北,擴散至河北、山東等地。

當時的人們是在簡陋、不成體系的環境下逐步摸索建立起抗擊鼠疫的有效系統,記住是有效,為此付出很大的生命代價,就連醫護人員也受到波及,傷亡慘重。

銘記這個人,他是抗擊鼠疫的核心人物,伍連德。

他主控了整場抗擊鼠疫的始末,制服了從西伯利亞到上海的國際鼠疫,奠定了大規模控制未知傳染病辦法的方案。

再次為受鼠疫侵害逝去的生命致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