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开州:看检察官如何将练车场变回百亩良田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开州:看检察官如何将练车场变回百亩良田

“你看我屋头那块地,植被长得好茂盛哦!”日前,开州区厚坝镇大坝村村民望着地里一片绿意盎然,难掩喜悦之情。而在此之前,这里的56.7亩耕地却曾被铲光植被、铺满水泥,竟摇身一变成了驾校练车场。而如今,检察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让练车场已变回了百亩良田。

百亩耕地“变身”练车场

2015年9月,开州区某驾校负责人王光(化名)等人与该区厚坝镇大坝村1社、2社村民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租用141.5亩耕地用于农业生产。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然而,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王光等人竟在这块地上修建起了一个驾校训练场,并对56.7569亩耕地进行了硬化处理。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开州:看检察官如何将练车场变回百亩良田

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灰白的水泥路就像是“绷带”,显得格外“扎眼”。

2017年2月,开州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该驾校训练场进行立案调查,并以非法占地修建训练场为由对王光等人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但一直到今年4月,复耕情况仍不理想。到底怎么回事?

水泥地上“撒层土”应付验收

今年4月,开州区检察院在该镇开展公益诉讼线索排查工作。这块“问题土地”引起了检察干警的注意。

初步了解情况后,该院民行科检察官带着助理实地查看复耕情况。

“训练场的部分土地被蒙上了灰色的塑料,划开塑料,底下就是水泥地!”经过仔细的现场勘查,检察官还发现,另有部分“复耕”土地只是覆盖了浅土层,周边土地疑似有被挖掘破坏的情况。

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一年多时间,56.7亩的水泥地却依然“坚挺”。土地复耕为何患上“拖延症”?

为了搞清情况,开州区检察院组建了由检察官杜芝修、徐玉峰及检察官助理李帆组成的3人办案组。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通过多次走访和多方取证,办案组了解到:原来,王光等人一直存在侥幸心理,在训练场周边取土,在硬化的土地上复盖很薄一层以应付验收。

此外,当地国土部门对王光等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苦于缺乏有效监管措施,也未能督促其及时依法履行义务。

正因如此,王光等人对土地复耕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而为了不让部分裸露的水泥地块太过扎眼,他们又索性给土地裹上了一层塑料膜。

检察建议治愈复耕“拖延症”

“这56.7亩耕地要是不撂荒,种上玉米的话,每年可产约4万多斤。” 检察官杜芝修说。

为督促责任单位履行职责,开州区检察院经与上级检察院专题研究,及时向该区国土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要求,该部门应积极履行法定职责,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王光等人按照相关规范尽快将驾校训练场地块完成复耕。

收到检察建议后,开州区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高度重视,会同厚坝镇政府约谈王光等人,要求对未完全整改到位的土地立即复耕,同时不得破坏其他土地,并由镇政府落实专人进行不间断监管和巡查。

6月13日,检察机关收到该局复函,表示其会同厚坝镇政府及区农委2018年5月29日共同组成复耕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收,对该块土地通过了验收组复耕验收。目前,硬化土地未复耕部分已整改到位。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开州:看检察官如何将练车场变回百亩良田

开州检察

狠抓公益诉讼工作质效

自2017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施行以来,开州区检察院通过强化工作集合、积极营造氛围、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多措并举狠抓公益诉讼工作质量效果。该院在民事行政检察科下设公益诉讼办公室,配置5名检察官及4名检察官助理1名书记员,并配置了航拍器、摄像机、录音笔等硬件设备,着力打造公益诉讼专业团队。另外,该院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通过《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与区政府法制办制定《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工作衔接配合机制》着力营造公益诉讼的法治环境;同时该院制定《公益诉讼联络员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内部协作配合的意见》等文件有效促进公益诉讼的开展,并深入社区、企业、乡村宣传公益诉讼制度,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知晓度。

目前,该院共搜集案件线索41件,立案17件,发出行政检察建议8件,目前行政机关已经回复5件,有效地督促了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履行职责,有效保护了长江支流汉丰湖流域的生态资源环境 ,促使56.7亩土地复耕,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共计两千多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