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禁止讓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

重磅|禁止讓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

《一個新中產的週末》:早上去碧桂園維權,中午到跑路的P2P公司催債,下午翻娃娃的接種手冊憂心流淚,為數字貨幣下跌懊悔,晚上看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退市風險。

故事很輕鬆,現實很殘酷。

6死10傷!碧桂園又爆出安全事故。

近一個月以來,繼奉賢項目坍塌、蕭山項目坍塌後,碧桂園六安項目建築工地又發生坍塌,導致6死多傷。

在殺入國內房企前三甲的光鮮背後,以“高週轉”在業內著稱的碧桂園頻敲安全警鐘。

今年3月20日,在碧桂園業績發佈會上,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說,在中國前十大地產公司中,碧桂園房子價格最低,他很開心,他要造又好又便宜的房子。

而碧桂園內部文件曝光,“3個月開盤等”讓其一度處於風口浪尖。

以前,開發商個個富得流油,如今個個“負”得流油。太窮,只能忙著用轉週轉回籠資金續命。這也是碧桂園快週轉的原因。

中國的房地產企業正面臨著重大轉型。

突發 | 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之後,調控政策還將陸續出臺,堅決阻斷樓市過熱苗頭,重磅 | 中央精神:房住不炒,軍令如山。

儘管地產商說《央行發那麼多錢不往房地產跑,跑蔥上去啊?》,還是應該正確領會中央相關部門的精神,有利於對當前整個房地產市場中作出中性客觀的判斷與決策。

今日新華社再次發文,謹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為新的風險聚集地。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持續政策發力之下,全國樓市整體平穩。但不同城市分化加劇,不少三四線城市樓市、土地市場出現雙升溫苗頭。在此情形下,樓市調控應從緊從嚴、精準出擊,增強預期引導,加強秩序整頓,謹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為新的風險聚集地。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6月,在70個大中城市裡,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同比上漲6.0%和4.3%,漲幅均與上月相同。

丹東、遵義、南充、貴陽、大理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出現9%以上同比增幅

同時,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量價齊升。機構數據顯示,受監測的300個城市中,三四線城市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增幅較大,成交樓面均價、土地平均溢價率等數據的增長率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

新華社文章認為,更值得警惕的是,當前多數三四線城市住宅可售面積迴歸合理區間,但在地方政府高漲的土地出讓熱情和房企拿地力度不減的情況下,一些三四線城市的住房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攀升,這些城市很可能出現新的風險積聚。

防止三四線城市成為風險聚集地,地方政府應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調控主體責任,切實改善住房供求關係,確保市場穩定,兼顧棚改、調控、去庫存多重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地推進重點項目,基建投資步伐或加快

這其實是在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之後,多地相繼召開重點項目投資工作推進會,不少省份還在近期發佈補短板重點項目投資計劃。

下半年基建投資步伐或會加快,尤其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城鎮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方面。與之相配合的是,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速度將加快。

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基建投資增速為7.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13.8個百分點。上證報記者梳理地方投資數據發現,地方基建投資增速也普遍呈現回落勢頭,其中北京、天津、湖南、寧夏等地上半年基建投資都是負增長。

擴內需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穩定基建投資,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將出現反彈,全年增速在13%至15%。

 

目前專項債主要分為土儲債、公路債和棚改債,這三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

重磅|禁止讓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近日接受媒體界面採訪談到,為了買個房子,祖孫三代的儲蓄都要拿出來,或許才剛夠首付,接下來還要背幾十年的債。

這實際上是對中等收入階層的剝奪。

重磅|禁止讓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

王小魯認為,如果離開這些具體問題,只說要改善收入分配,說要“提低、擴中、限高”,結果可能是空談。況且由市場決定的高貢獻者高工資、高回報,是合理的,為什麼要限制?需要限制的是腐敗和不合理的高收入。

今年4月的時候,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中,做了題為“房地產市場,未來什麼樣”?的演講。

樊綱在回答“對於年輕人來講,是應該買房還是租房”的問題時,樊綱回答,如果要結婚了,夫妻倆上面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父母算一個錢包,爺爺奶奶一個錢包,姥姥姥爺一個錢包,愛人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和父母,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助支付首付的話“建議還是買房好”。

樊綱引發的“六個錢包”成為沒有房的年輕人熱搜事件,並引發強烈不滿。

“六個錢包”指的是年輕人結婚成為夫妻,而夫妻雙方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共是六個錢包,如果這六個錢包能幫你湊夠首付的話,那麼最好還是買房子。樊綱的本意是要學會利用槓桿原理,通過房屋按揭貸款的機制來提早獲得屬於自己的房屋。

但是“六個錢包”卻也從側面表達出來現在普通剛需要獲取一套房的成本之高。同時“六個錢包”也使得,講究自立自強的年輕人直接面對到啃老的問題。啃老是被帶上貶義的色彩,“六個錢包”哪怕本意是好,但也是戳中年輕人的痛點。

重磅|禁止讓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

近期,樊綱在談及當下調控政策時表示,他贊同對樓市採取短期的調控政策,但不贊同採用限價的辦法來調整,因為這意味著徹底否定市場的定價機制。對於房地產稅,樊綱認為不能過於高估。因為房地產稅在邏輯上能對房價形成壓力,卻未必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藥。

他說:“徵收房地產稅的地方,房價未必就沒有泡沫;但不徵收房地產稅的地方,房價一定會出泡沫,就像中國

。”

市場面有一個重要信號,北京有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調40%!多個城市大動作,樓市調控還是銀行錢緊?注意! 36萬億信貸在路上

各地商業銀行提高首套房房貸利率,已成為近幾天的熱鬧話題。首套房貸利率已經普遍上浮15%,個別地區甚至將二手房首付提高到五成以上。更有甚者是北京個別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調40%。

從銀行監管角度看,其核心原因在於銀行已經無米下鍋。

姜超解讀"放過的三次水":短期有效長期有毒,地產受益。

放水三年一次。雖然我們上週對政策的解讀是“有放水但沒漫灌”,但放水是確定的,而水的流向是不確定的,

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來看一下大水漫灌的影響是什麼:經濟反彈越來越弱,貨幣越來越多,債務率越來越高,股市長期低迷,房價越來越高,外匯儲備由升轉降。

放水就是飲鴆止渴,短期有效長期有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