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全國第一的「第二總部」聚集地,不是生拉硬拽


光谷:全國第一的“第二總部”聚集地,不是生拉硬拽


只要你在武漢,一定看到過這類新聞:一大波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第二總部正向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光谷”)集結。

儘管缺乏政策、學術層面的準確解釋,但第二總部這一概念,已成為光谷、武漢乃至湖北招商引資時出現頻次較高的字眼之一。

“從互聯網行業著眼,我們所談的第二總部得滿足以下要求:第一是獨立法人,子公司可以,分公司不行;第二,有研發、客服等總部級職能;第三,營收、人數規模要僅次於總部。”光谷互聯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光谷已聚集了小米、科大訊飛、奇虎360、小紅書、摩拜單車、滴滴、字節跳動等50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第二總部。

這些互聯網“大咖”為何看上光谷?第二總部將給光谷乃至武漢帶來什麼?發展第二總部,政府、企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


從深圳來到武漢的“貓”


“這邊產業氛圍很好,一棟樓裡有蠻多教育類企業,可以稱之為‘教育大廈’。”編程貓武漢公司總經理袁成路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這家公司所在的光谷新發展國際中心A座,集中了掌門1對1、一起作業、學霸君等多家國內教育行業獨角獸的分支機構。

這些企業與編程貓一樣,都來自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辦公室裡,袁成路聊起了從深圳拓展至武漢的全過程。

編程貓總部位於深圳,上線於2015年,是一家青少年在線編程教育平臺類企業。目前用戶已突破270萬人,並與3000多所學校、教育機構達成課程合作。今年5月,編程貓B+融資3億人民幣,已成為行業獨角獸。

袁成路出生於湖北孝感,2016年武漢紡織大學碩士畢業後,他便加盟編程貓,在公司總部任職。

彼時,編程貓正處於擴張階段,計劃在異地建立研發中心,研發教育操作系統。之所以選擇武漢,是因這座擁有豐富的高校資源的“新一線城市”早已名聲在外。在武漢讀過大學、且在光谷工作過的袁成路,則擔負起了籌建重任。

2017年10月18日,袁成路到達武漢後直接考察場地。一週後,編程貓入駐光谷軟件園。

“我在武漢互聯網界還有點小名氣,這一週也招到了十幾個人。目前為止,這些人還一個都沒走。”談起此事,袁成路頗感自豪。

不到一年,武漢公司已在研發中心基礎上具備了運營中心職能。目前,這裡貢獻了全公司50%以上的營收,員工數量也達到了200多人。

“我們很多分公司都沒有研發功能,而武漢有近百人的研發團隊。除總部外,這裡人員數量最多,業務架構也最為全面。”袁成路說。

今年7月,基於業務拓展需要,編程貓將武漢公司搬到光谷新發展國際中心A座,這裡兩層約45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可最多容納500多人。


光谷:全國第一的“第二總部”聚集地,不是生拉硬拽


不是“生拉硬拽”


第二總部概念並非編程貓首創,不少媒體報道中都會用到這一字眼。不過,真正讓這一概念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光谷。

作為武漢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地區,光谷近年已聚集了編程貓在內的50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第二總部。

這種聚集僅是種結果,背後原因更值得探究。

多年以來,武漢校友群體在互聯網領域極為活躍,光谷互聯網+辦公室曾接觸過不下200家知名互聯網公司,這些企業幾乎都有在武漢讀過書的員工。

為此,有人猜想,光谷招來的第二總部是不是一些“本不願來的企業”,被武漢通過校友感情、優惠政策“生拉硬拽”來的?

“企業家可不傻,當一個公司有能力在異地設立大型分支機構時,會做出‘本不情願’的重大選址決策?”光谷互聯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從支點財經採訪情況來看,企業選址光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於城市發展前景與企業客觀需求的考量。

在一線城市暴漲的房屋水電、人力成本之下,向二線城市擴張已成為互聯網企業一種趨勢。

當記者詢問深圳、武漢成本差距時,袁成路表示:“深圳貴太多了!每月接近300元/平方米,而武漢不到100元。”

另外,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確實不缺互聯網人才,但爭奪這些人才的公司更多。相比之下,武漢有大量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初級、中級人才。

這意味著在光谷設立第二總部,能用買“豆腐”的錢買到“肉”。

以編程貓為例,計算機學科畢業生來武漢公司擔任linux操作系統研發工程崗位,月薪約7000元。在深圳,同一崗位待遇至少為8500元。

如何解決高端人才的問題呢?

上述負責人表示,由於交通優勢和互聯網企業本身的線上特性,光谷第二總部職能的發揮“不會受高端人才短板的太大制約”。

“現在也有不少高端人才主動回漢,能否招到主要看兩點:薪資、平臺。隨著光谷品牌越做越響,吸引互聯網高端人才並不是問題。”袁成路說。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安居才能樂業。房價暴漲的北上廣深,對不少在當地工作了四五年的企業中層高管而言,不再具備絕對吸引力。

上述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也表示,一些30多歲的一線城市互聯網企業職工薪酬可觀,但就是買不起房。在漢設立第二總部能讓這些人才多個選擇,是件好事。

“我們從深圳來的員工都覺得這邊居住環境挺不錯,而且消費水平低很多,在深圳吃頓飯沒二十五塊錢絕對拿不下來,這邊十五塊就能搞定。”袁成路說。

從全國來看,人才儲備豐富、房價相對較低、交通便利,這三點兼具的城市並不多。這一背景下,武漢打造第二總部的優勢不言而喻。


光谷:全國第一的“第二總部”聚集地,不是生拉硬拽

小米、金山、順為武漢總部落戶光谷


助力“人才爭奪戰”


“互聯網領域的競爭一定要有自己品牌,而第二總部聚集地就是我們的品牌。”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這一定位與第一總部所在的一線城市並不存在競爭,而是通過自身優勢支撐企業發展,實現兩地共贏。

那麼,這些第二總部為光谷乃至武漢帶來了什麼?在上述負責人看來,最關鍵的就是解決了“留住人才”的問題。

武漢目前有89所高校、130萬大學生。從單個城市大學生數量來看,武漢已位居世界第一。改革開放以來,已累計培養高素質校友300多萬。

然而,整個武漢在此前若干年間都沒能留下其中的大多數優秀人才,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孔雀東南飛”,為一線城市的崛起提供動力。

缺乏有吸引力的就業環境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對年輕人最具吸引力的互聯網產業方面,武漢一直未能走到全國前列。

個體案例很多。

201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的趙鵬是湖北咸寧人,畢業後一直在百度工作。四年前他一度想回到湖北,但當時全省都沒有一家已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無奈之下,趙鵬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去了開發今日頭條、抖音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光谷成立全國首個互聯網+辦公室,推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打造互聯網企業第二總部聚集地。

今年4月,字節跳動武漢研發中心在光谷成立,趙鵬也隨之回到武漢。“一聽說公司有可以直接轉崗回來的機會,我第一個就申請了。”

字節跳動也表示,在光谷建設第二總部時,超過六成的人都是從一線城市來到漢的。

同類案例還有很多。

去年9月,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小紅書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辦了一場校招活動,創始人瞿芳在臺上問有多少人願意留在武漢時,至少1/3的人舉起了手。

“三年前光谷只有不多的幾家優質互聯網企業,你跟這幾家都看不對眼,那就沒地方可去,現在選擇空間則多得多。”上述負責人說。

優秀企業的第二總部能帶來先進理念,對本土企業也會有極大促進,還將改造其他行業。

“一旦有部分第二總部高管獨立創業,又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並培育本土的總部企業。”上述負責人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羅列的光谷第二總部主要為互聯網公司,若將非互聯網公司的第二總部納入其中,則數量更多。

在二線城市已瘋狂展開人才爭奪戰的大背景下,這些第二總部已成為武漢留住人才的一大砝碼。有了足夠多的優秀人才,精彩的故事會自然發生。


光谷:全國第一的“第二總部”聚集地,不是生拉硬拽


拒絕“遊牧企業”


“未來,我們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時培養或引進十家獨角獸公司。”上述負責人透露。

培養或引進的過程中,第二總部也有成為第一總部的可能。譬如國藥器械、中誠信集團、尚德機構等知名企業,甚至將總部從一線城市遷往光谷。

從全國範圍來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都將自己的“下一個家”留給了武漢這類二線城市。但這一過程中,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疑惑。

“我們曾試圖對全市第二總部情況進行統計,卻發現這個概念缺乏準確定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武漢市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

最被外界認可的定義,便是本文開頭中光谷互聯網+辦公室的回覆。但“標準答案”的欠缺,使政府很難制定與之配套的政策、產業規劃。

名不正則言不順。目前,武漢相關政府部門正試圖通過與智庫合作的方式,將第二總部的概念進一步明晰,併發布相關報告。

拋開概念不談,更關鍵的問題在於,這些第二總部中是否摻雜了一些“遊牧企業”?

所謂“遊牧”,指一些企業以招商引資名義套取優惠政策,在當地僅註冊個空殼企業、派駐幾個財務人員,享受優惠後便遷往他地。

針對這一問題,光谷對策是“不僅要稅收,更要工作崗位”。試想,如果一個企業的分公司招了幾十、上百名中高端人才,一般都不會是遊牧屬性。

“我們會對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具備一定規模、創造一定就業崗位的企業才能享受相應的政策支持。”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而且,過去招商項目一般由政府、專家評估。如今,光谷做法是“抄投資機構的作業”,看這個企業得到了多少真金白銀的投資。

光谷《促進“互聯網+”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上一輪融資達5000萬元且估值達5億元在光谷新設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連續3年對其自用辦公場所租金進行補貼,補貼面積最高可達2000平方米。

“這條政策能覆蓋大部分第二總部企業,2000平方米大概可容納一兩百人,正適合企業做研發中心或運營中心。”上述負責人透露。

還有人提出質疑:轉移來的第二總部會不會大多數都是價值較低、勞動力密集型的部門?研發中心在內的核心部門真的會搬來嗎?

老實說,一開始就承接最核心的職能自然最為理想,但大多企業往往是先搬來相對低端的客服中心,再逐步向運營中心、研發中心過渡。

譬如,2017年小米便建成了武漢總部,今年,雷軍宣佈在光谷打造第二總部,計劃十年內把這裡建設成上萬人的“超大研發總部”。

遵循同樣路徑的還有小紅書。

一開始小紅書也有顧慮,搬過來的也是運營、客服,一段時間後,發現武漢發展前景確實不錯,便陸續將研發及其他部門搬來光谷。

因此,儘管一些第二總部目前以客服業務為主,但也會不斷“升級”。

很多人也提出了對企業的“擔憂”:企業在同一城市調整辦公地點,都可能流失職工,如果硬要讓一些高管“換個城市”,是否會導致更大流失?

實際上,企業現實中一般不會如此“蠻幹”。

通常路徑是抽調少數骨幹,以調任或長期出差方式在異地組建新團隊。待第二總部逐步承接總部職能之後,這些人可根據其自身意願選擇去留。

當然,如今的一線城市對互聯網人才、企業依然有著巨大吸引力。但無論如何,更多第二總部的到來,會讓武漢發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END

記者丨蔣李 張帆 實習生 楊佑安

編髮丨吳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