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早在狗年春节之前,我就一直在酝酿着写一篇关于院前急救的小文章,由于自己刚开通头条不久,当时粉丝只有不到50人,文章即使发出去,估计也不会有很多人看到,那就失去意义了,无奈,只能作罢。现在,承蒙广大网友的支持,粉丝破千了,我觉得也是时候给大家科普一些普通人也能做并且十分重要的医疗急救技能,希望有更多人能参与到院前急救中。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心肺复苏(确切一点叫初级心肺复苏)。

之所以给大家介绍心肺复苏,是因为在临床工作中碰到很多让人惋惜不已的情况。心肺复苏是给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最初级的生命支持性抢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并不鲜见,可见于多种疾病,有原发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继发性(严重创伤、电击、溺水、休克、中毒、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我们经常收到一些患者,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入院,但是因为从发病到急诊接诊中间有时间差,患者后期经过抢救,心跳呼吸已经恢复,但是由于大脑缺氧过久,颅脑损伤重,患者醒不过来,成了“植物人”甚至是脑死亡,对于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当然也有很多抢救无效死亡的)。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初级心肺复苏怎么做。

先来看几个数据,心肺复苏这项技术在普通人群中的普及率:美国大约有30%的人掌握,我国上海大约有6%的人掌握,二三线城市掌握此项技术的人不到1%!而心跳呼吸骤停后,黄金抢救时间是4-6分钟以内,急救车从接受命令至到达现场一般需要10-20分钟甚至更久,可以说,生命就在这时间差中!抢救的空白期,需要更多的会心肺复苏的人参与进来!

初级心肺复苏,我们要做的是三个方面:C(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A(airway)即开通气道,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目前建议按照C-A-B的顺序,溺水患者视情况而定如气道内有积水可按照A-B-C顺序、特殊情况不再面面俱到)。当然在此之前,首先要判断一下病人是不是心跳呼吸骤停,可通过大声呼喊病人、脸颊贴近患者鼻子感受是否有呼吸气流、观察胸壁有无起伏等。当然,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触摸一下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判断要迅速,尽量10秒钟以内。判断明确后方可施救。

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颈动脉触诊:气管正中旁开2-3厘米左右

C(circulation):将病人平躺,第一时间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的下半部分;按压时左手掌跟放置于胸骨下半部,右手与左手交锁,双手臂伸直,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以髋部为支点,用身体的重力,直上直下按压,按压时手臂不可弯曲,按压深度5-6cm(新版指南改为至少5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新版指南改为至少100次/分),按压过程中,保持按压与抬举1:1的比例,注意胸廓要完全回弹,手掌不要离开胸壁,左手四根手指离开胸壁,掌跟用力。

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按压手法和部位

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按压姿势

A(airway): 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开通气道,可采用压额托颌法,即施救者一手轻压患者额头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颌骨的下方轻轻上推,使患者下颌、耳垂连线尽量与地面垂直。

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开通气道手法

B(breathing):开通气道后,给予患者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这里介绍一下口对口人工呼吸。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尽量保持开通气道后患者的头部姿势,可以用掌跟压着额头,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另外一只手托住下颌,然后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吸一口气后(不必深吸气),张大口将患者的口全包住, 快而深地向患者口内吹气,并观察胸廓是否被吹起,吹气结束,离开患者口唇,待患者胸廓下陷后再给予一次人工呼吸,然后继续胸外心脏按压。

院前急救 需要“你”的参与!

口对口人工呼吸

特别指出,开通气道和人工呼吸这两个步骤,速度尽量要快,终止按压的时间不宜超过10秒钟,每行心脏按压30次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如果有两个人进行施救,因按压较为耗费体力,为保证按压质量,可2分钟更换一次按压人员,轮流施救。非专业人员,目前不硬性要求做到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鉴于多种原因、不再细说),只做胸外心脏按压也可。但我相信,如果你会心肺复苏,身边有需要急救的人,你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看到这个小文章的朋友,可以自己练习一下,给身边的朋友讲一讲,大家一起掌握这个技术。会的人越多,能挽救的人也就更多,你的一个救人的举动,可能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帮助!

讲一个案例,我在研究生实习的时候,曾经科里收到过这么一个患者,这个患者27岁,男性,刚结婚,他是个电工,在一次作业中,不小心,被电击了,电击后心跳停了,可惜工友没有一个人会心肺复苏,急诊接诊后,他已经瞳孔散大了,经过抢救,这个小伙子有了心跳和呼吸,可惜大脑已经无法恢复,成了植物人,我现在都能清晰的记得他的父母和妻子在办公室给医生磕头哀求时悲伤的情景!可惜,这种情况医生真的没有办法,我们也十分惋惜,可是惋惜又有什么用呢?我曾经想毕业后不找工作、不当医生,我就满中国的去讲心肺复苏这个事,可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只能做一下科普工作了。希望看到文章的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普济之心,只是看到过这种悲剧,作为一个人,尽力而为而已!

关注ICU张医生,健康咨询,随时恭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