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運動控制是調節和管理動作所必須的動力。是人類和動物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互相協作,整合外界和身體的信息,使肌肉和肢體以適當的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主動而協調地完成技巧性運動和動作的能力

運動控制學說是根據Horak的運動控制理論“正常運動控制是指中樞神經系統運用現在及以往的信息將轉化為動能並使之完成有效的功能活動”。目前,對於神經系統如何在組織運動的過程中進行調控的認識尚存在分歧。當前神經康復理論有如下三種學說:

反射運動控制學說

是由Charles Sherrington提出,認為反射是一切運動的基礎,神經系統通過整合一連串的反射來協調複雜的動作。運動控制的因素:周邊感覺刺激、反射弧和反饋控制以修正動作。

不足之處,受到了科學實驗的挑戰:1)即使缺乏感覺刺激仍產生動作;2)動作執行前中樞神經系統可以修正即將執行的動作。有些動作一旦執行後,就不能修正。

階梯運動控制學說

由Rodol Magnus提出,腦損傷會破壞皮層的控制系統,同時出現異常反射,造成不正常的姿勢和動作困難。同年,Arnold Gesell提出,正常動作發展源自中樞神經系統的逐漸皮層化,皮層化使高級控制中心具有控制低級反射的能力。Bobath神經易化技術就是通過控制運動模式、異常的張力和異常協同方式來促進正常的運動模式的出現。

系統運動控制學說

Bernsten認為運動控制因人而異,根據個體需求、環境和目標而不斷改變。因此,感覺、認知和活動三者之間相互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並不發出直接指令,而是各部分整體互動,系統地進行整合。

系統運動控制學說的主要觀點:

1)動作控制要以達成動作功能為目標;

2)確認身體其他系統對動作控制的影響;

3)動作控制需要考慮外在環境因素影響;

4)動作本身也遵循力學定律,相互影響。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俯臥位上操作的運動控制

適應障礙:患兒無法伸展單側上肢,無法伸展單側上肢同時維持側臥位。

訓練方法1:

患兒取俯臥位,治療師將玩具分別放置於患兒正前方或側前方的地面水平、頭部水平和高於患兒頭部水平,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抓握玩具。待患兒能夠根據治療師言語指令按順序抓握玩具後,治療師可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改變抓握速度,分別用最快速度、最慢速度、中間速度完成動作。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2:

患兒取俯臥位,治療師用語言指令告知患兒通過抬起上肢將軀幹抬到最高水平;然後分別使用最慢速度、最快速度和中間速度降至最低水平。

訓練方法3:

待上述訓練熟練後,治療師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以最快速度、最慢速度和中間速度轉換至側臥位,在轉換過程中的某一時間點,治療師可令患兒暫停3—5秒,然後繼續進行翻轉運動。

患兒可以維持側臥位後,治療師在患兒身體前方和後方放置玩具,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將玩具位置互換。

作用:使患兒能夠完成俯臥位操作,能夠在俯臥位轉移身體重心。

仰臥位上操作的運動控制

適應障礙:患兒無法在仰臥位完成軀幹側彎。

訓練方法1:

患兒取仰臥位,治療師將玩具(如:球)分別的放置於患兒髖關節上方、髖關節外側和膝關節外側,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抓取玩具,放置於對側。待患兒動作成熟後,可將玩具替換成為其他物品,讓患兒重複上述訓練。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2:

患兒可將玩具替換成毛巾,按治療師言語指令分別放置上述的三個部位後,再按治療師的指令分別以最快速度、最慢速度和中間速度完成上述訓練動作。

作用:使患兒能夠完成仰臥位雙上肢操作同時,改變仰臥位身體姿勢。

維持坐位的運動控制

適應障礙:患兒採用雙上肢支持體重或維持身體坐位平衡,無法在維持坐位的同時將雙上肢用於操作性技巧活動。

訓練方法:患兒取坐位,治療師在患兒身體前方、側後方分別放置玩具,用語言指令告知患兒抓取玩具。在此過程中,治療師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分別用最快速度、最慢速度和中間速度完成上述動作。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腦性癱瘓運動控制的訓練方法

待患兒熟練後,治療師將玩具放置於患兒上肢伸展最大範圍邊緣,用言語指令告知患兒維持坐位的同時,移動重心,抓取物體。

作用:使患兒能夠完成坐位的雙上肢取物。

本文摘錄自《小兒腦性癱瘓運動治療實踐》,主編:陳秀潔,姜志梅。

——兒康社,你身邊的康復師——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top 10:

1、腦損傷孩子要不要接種疫苗,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參考

2、“神藥”神經節苷脂和鼠神經生長因子

3、你們真的瞭解發育遲緩嗎?

4、腦癱兒童如何進行手部功能訓練

5、晁會菁:12個家庭中提升語言能力的小妙招,趕緊收藏吧!

6、怕哪天自己先抑鬱了

7、兒童腦癱康復促通手法——坐位

8、圖片版 | 0~3歲嬰幼兒餵養建議

9、寶寶不同時期都怎麼說話?什麼會影響寶寶說話呢?

10、阻礙四爬移動運動發育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