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吳家堡片區29天3542戶清零

從吳家堡街道辦公樓向北望去,入眼處是西堡村拆遷後留下的一片殘垣。每當看到這裡,街道工作人員總能回憶起幾個月前拆遷工作中的汗水,更看到了吳家堡的未來與村民即將迎來的新生活。3個月前,隨著該村最後一戶村民簽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吳家堡片區三期10個整村共3542戶,分3個階段共29天實現全部清零。與時間賽跑的吳家堡街道,用新的拆遷速度紀錄,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拆得快並不意味著難度小。拆遷工作啟動伊始,吳家堡街道黨工委書記趙新文便提出了“吃得了苦、吃得了累、吃得了罵”的“三吃”精神。在新的拆遷速度紀錄背後,更是凝聚著街道上下每個人的汗水與付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更寄託著轄區村民對新生活的嚮往。在22個規劃拆遷村中,吳家堡佔到了半數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主戰場。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拆遷工作,街道與槐蔭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指揮部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在用好政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每一位黨員與每一個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將大家擰成一股繩,凝聚起拆遷的合力,營造出攻堅克難的氛圍,留下了一個個讓人感動的拆遷故事。

10個拆遷村中,各村有各村的難題,新的拆遷速度離不開一次次的攻堅克難。“其他村用10天完成了清零,我們村說什麼也不能拖後腿。”拆遷工作剛剛啟動,西堡村村委會主任王秋林就下定了決心。4月25日是西堡村清零的最後一天,村裡有幾戶因為不合理要求無法得到滿足“玩起了消失”,這不僅意味著拆遷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其他簽約村民的利益也要因此受損。面對難題,工作組和村“兩委”幹部耐心想辦法,村民們也主動行動起來,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當天晚上9時30分,當事人終於露面,但依然堅持自己的不合理訴求。街道在穩定對方情緒後,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則繼續耐心講解政策。次日凌晨3時30分,這幾戶終於簽訂了拆遷協議,整個拆遷過程中“最難啃的骨頭”被成功拿下。當工作人員從拆遷辦公室走出來時,一直在外等候的村民們用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著對他們的感激與肯定。

拆遷工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基層黨組織與黨員幹部們的帶頭和擔當。“如果我家裡人突破政策,那麼大家都可以突破;如果我遵守了政策,也請大家一定按照政策如期簽約。”拆遷工作開始,作為村裡親戚最多的一戶,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樹禮就給村民作出了承諾。在率先簽約的同時,他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帶動他們簽約,為全村樹起了榜樣。由於對拆遷補償有爭議,石佛屯村村委會主任紀花的二叔說什麼也不同意簽約。“家裡人的工作都做不下來,怎麼去做其他村民的工作?”每次上門後被罵出來,紀花都會大哭一場。但她堅持從政策親情上做工作,最終二叔拿出“小紅本”跟著紀花去完成了簽約。雖然患有糖尿病,但董莊村黨支部書記胡書安始終堅守在拆遷一線,白天在村委會為村民們講解政策,晚上挨家挨戶去村民家中做工作,連續多日白天黑夜連軸轉,即便血糖控制不住也沒有請假……正是有了這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的基層黨員帶頭與擔當,才有了吳家堡的拆遷速度。

“這次拆遷,街道上下齊心協力,每個人都主動擔當,遇到問題大家一起商量想辦法,一起攻堅克難,這樣的工作氛圍讓我覺得特別有勁兒。”

全村清零後,紀花給街道辦事處主任孫莉發去了這條短信。而這樣的工作氛圍,正是街道黨建工作的“厚積薄發”。在街道黨工委所屬55個黨支部中農村黨支部佔了33個,1289名黨員中農村黨員佔了絕大部分。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街道黨工委推行“543”包村工作機制,每村確定1名包掛領導、1名包掛幹部和1名包掛人員,具體做到“五必知”、“四必到”、“三提升”,通過駐村入戶開展工作,進一步拉近幹部和群眾的距離,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同時,街道注重用好村幹部、村民小組、“五老”三方力量,做到組織領導、學習培訓、宣傳教育、政策落實、工作紀律“五個到位”,確保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隨著拆遷工作的圓滿收官,村民們即將迎來自己的新生活,吳家堡的美好明天就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