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宁波一条野生大黄鱼能卖到这么贵?

不仅在宁波,整个东海到南海,浙江到福建到广东,所有海捕野生大黄鱼都是那么贵,小的一斤几千,大的一斤上万,要是能捕到一条十几斤的可以卖几十万,顶一艘船一年的收入了。

为什么这么贵?物以稀为贵。解放初,野生大黄鱼(福建人称红花鱼)到处都是,一斤几毛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人们裹饥的好食材。

近年来,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野生大黄鱼是越来越少,现在是一条难求,更关键的是温州大老板喜欢啊,在温州一场宴席要是没有大黄鱼就算不上是完整的。而野生的大黄鱼更是广受大老板追逐,所谓水涨船高,物以稀为贵,慢慢的野生大黄鱼就成了现在的天价。

菜场的"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价格悬殊,"野生"160元一斤,养殖的22元一斤,从外表看,野生纤瘦,养殖略带点肥肚,买过一次"野生",不知是厨艺不好,还是"野生"的不野,和养殖的别无区别,自后,再也没买过野生黄鱼了。要说深山的灵芝、人參能卖天价,可能性是大的,野生大黄鱼换取宝马,尔等收入的我们有点不可思议,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炒作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但绝不应该超出预期。如果说长江鲥鱼,也属于快灭绝的物种,七十年代,我也吃过不少于十次,哈哈,把十辆宝马吃到肚里了,够土豪吧!

記得母亲时常在菜场买黄鱼回来做糖醋黄鱼。那时候都是野生黄鱼,一斤就四毛多。当然在海鱼里价钱是最高的了。手掌大的乌贼才一毛多一斤。二三块钱能烤一大盆。【现在这样一盆烤乌贼总得要上千了吧】。后来在八十年代开始,这样的海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了。

上海江浙最喜欢的大黄鱼干脆绝迹了。只有小黄鱼,和带鱼。再后来改马面魨,也称橡皮鱼。而原来人们不太喜欢的鲳鱼成了上等海鱼。大概在本世纪初,海洋科学工作者研究开发了把黄鱼这种深海鱼类用网箱养殖的工艺。逐渐地,国家也在禁渔期在东海放养黄鱼苗。它又慢慢回到我们的餐桌上。可毕竟还没有回到几十年前那样的渔产量。有渔船捕捞到野生大黄鱼,数量还很少。当然价格不菲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