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陝西頻道圖片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集體亮相”的30餘件“彩裝”秦俑之一(9月28日攝)。

9月28日,為紀念秦兵馬俑考古發掘40週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集合40年來的彩繪研究成果,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向公眾正式“集體亮相”30餘件“彩裝”秦俑,從而揭開了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的色彩空間和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紗。新華社記者馮國攝

新華網西安9月28日電(記者馮國 李樹峰)為紀念秦兵馬俑考古發掘40週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月28日集合40年來的彩繪研究成果,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向公眾正式“集體亮相”30餘件“彩裝”秦俑,從而揭開了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的色彩空間和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紗。

參加展覽開幕式的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說,首次以彩繪秦俑為主題的展覽,共展出37件(組)文物,包括彩繪陶俑、俑頭、陶片、遺蹟等,其中絕大部分首次向公眾展示,對理解絢麗多姿的秦俑藝術將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考古研究,秦兵馬俑原本都施有彩繪,但時隔2200多年,在經受了火焚和埋於地下的自然侵蝕後,秦俑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其軀體已經支離破碎,彩繪也大多脫落,僅存斑駁殘跡,只有極個別的陶俑相對完整,身上殘存顏色較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曹瑋說,自兵馬俑發掘開始,對於兵馬俑彩繪的保護與研究就一直在持續。1987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立了課題組,後來又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局合作,開始對彩繪保護技術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經過多年的艱苦攻關,課題組首先發現秦兵馬俑彩繪是由生漆底層和顏料層構成的,並證實其有機層是用中國生漆製作的。

兵馬俑長期埋藏於潮溼的填土中,地下有害因素對彩繪造成的侵蝕也相當嚴重,致使生漆底層老化嚴重,失去了對陶質基礎的原有粘附力,顏料層也變得很鬆散。於是,彩繪保護的關鍵便是穩定生漆層,課題組後來成功地找到兩套保護方法對秦俑彩繪進行加固,成功有效地保護了一批出土的珍貴彩繪陶俑。

記者走在經上述技術保護過的彩繪秦俑的陳列櫃間,一件件或站或跪或駕馭駿馬的彩俑靜靜佇立,彷彿一副美麗畫卷。不僅呈現了秦俑身上不同部位的各種色彩以及秦俑服色分佈的大致規律,還展示了秦俑身上使用的各種顏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夏寅說,如今,殘存在陶俑表面的顏色通過相關色彩保護技術已經可以很好的保存下來。而“回貼”則成了最大的難題。所謂“回貼”,是指將剝落並混在土中的顏色從土壤中分解出來,並粘回兵馬俑身上。

由於秦俑製作工藝程序特殊,以往國內外其他相關考古研究並沒有提供可以參考與借鑑的方法,彩繪“回貼”已成了秦俑彩繪保護研究的重要課題。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一件將軍俑的絢麗腰帶是“回貼”了彩繪的,其色彩世界的美學效果是值得長期檢驗的。

上世紀末,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了8件保存較大面積彩繪的跪射俑,有的雙目白色眼白“搭配”黑色瞳孔,炯炯有神,有的面孔粉紅色,有的面孔淡綠色,給雄偉壯觀的秦兵馬俑“軍陣”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其原因專家們至今仍眾說紛紜。

曹瑋說,除了彩繪兵馬俑之外,讓人意外的還有傳統稱為“百戲俑坑”中出土的幾件半裸體的“彩裝”秦俑,它們有的曲腿單指向天,有的屈腿叉手於小腹之前,零星彩繪的輝光仍讓人對秦始皇時代的古代中國藝術產生無限的想象。

展覽中還特別回顧了中國古代先民對色彩運用的發展歷程,從原始社會的巖畫、彩陶到夏商時期的“塗朱甲骨”,再到春秋戰國乃至秦漢的壁畫、帛畫、畫像磚石等,尤其是秦俑肖像的臉型、五官,表現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男性,反映著源遠流長的中國式寫實主義。

曹瑋說,作為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秦始皇帝陵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同時,作為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的保護與研究也將是全人類共同的課題。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集體亮相”的30餘件“彩裝”秦俑之一——罕見的紅面俑(9月28日攝)。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集體亮相”的30餘件“彩裝”秦俑之一——罕見的白麵俑(9月28日攝)。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集體亮相”的30餘件“彩裝”秦俑之一——罕見的綠面俑(9月28日攝)。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9月28日,觀眾在欣賞展出的“彩裝”秦俑。

當日,為紀念秦兵馬俑考古發掘40週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集合40年來的彩繪研究成果,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向公眾正式“集體亮相”30餘件“彩裝”秦俑,從而揭開了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的色彩空間和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紗。新華社記者馮國攝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展出的“彩裝”秦俑——跪射俑(9月28日攝)。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圖為首次以“真彩秦俑”為主題“集體亮相”的部分“彩裝”秦俑的“黑白照”(9月28日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