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至今,高考的变迁史,你听说过吗?

1977年至今,高考的变迁史,你听说过吗?

1977年:1977年12月23日——12月24日,绝无仅有的一场冬季高考在全国拉开序幕,11年间积压的570多万考生,从山村、工厂、矿山、鱼乡、营房、牧场、学校奔赴而来。

1978年: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举行,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分省录取的制度基本沿用至今。

1980年:在考试科类方面,将外语专业并入文史类。

1983年:教育部正式 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4年:英语纳入必考科目。

1985年:正式引入国外技术,首次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高中会考制度由上海向全国推广;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办法。

1989年: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开展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93年: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实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全国所有高校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正式扩招;实施“3+X”方案,考试科目多元化。

2000年:师范专业由国家“全包”变为收费,招收并轨改革完成;春季高考试点,打破一年一考传统。

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

2002年: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2003年:高考时间由7月改为6月;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此外,2003年由于非典,当年的高考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

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改革,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校园。

2008年:汶川地震影响, 多数地区经历了“史上最痛高考”。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国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

2015年

: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度“缩水”,取消了地方性,体育、科技、艺术、三好学生等加分项目,各地要继续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来没有的不得新增。

2016年:20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多省份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安徽、江西、四川、浙江、江苏等14省份自主命题;上海一二本合并,考生可填报10校60个专业志愿;江苏英语听力和口语、“小高考”推行一年两考,新增“定向师范生”计划;陕西、四川使用全国卷,恢复英语听力;山东文理综启用全国卷,高考不再分一本二本。

2017年:以上海、浙江为代表推进的改革试点正在探索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方式;

北京市不分文理,英语听力一年两考;

天津取消文理分科,高考模式3+3,英语提供两次机会;

上海市不分文理,英语听力一年两考,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中选择三门,5月考试;...

201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

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

天津普通本科仅设一个录取批次,分为A、B两个阶段。

北京新与成商学院国际M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