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母亲拒绝为儿子买房的信火了,父母该不该为儿子付买房的首付?大家有何看法?

神奇剧迷


我是邹叔,每晚九点,

和你聊聊思维和情感。

近日,邹叔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

图中是一封信,

妈妈手写一封信:你终归要自己飞翔!

亲爱的儿子:

有些话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就选择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说说妈的心里话。

从你出生到现在,你26岁,这26年,妈妈一直都很幸福。

你的降临,给妈妈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但最近,我们之间好像出现了一些问题。

你说你身边的人都买了房,

你说你后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

你说现在房价一直在涨,亚运会前肯定不会亏,

于是你告诉妈妈说你想在萧山城区买套房。

可是,在我看来,

26岁的你需要独自承担一些事情,

而不是像小时候的你一样,只要哭一下,

说一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我看来,你还是赖在我们的怀里,像个孩子一样。

妈妈为什么拒绝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明白:

你终归要自己飞翔的,

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

而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妈妈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无论是房子,还是梦想,

你终究是要一个人走向未知的未来。

你的妈妈

信中,孩子想要父母帮他买套房,

而在妈妈看来,

房子如同自己的未来,

需要自己去争取。

孩子应该独立,而不是一味的求助于家长。

这种观念,生活中其实并不少。

很多网友看到这份信,也纷纷热议。

有网友认为,如今90后压力大,

做父母的应该帮衬点。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买房子时你爸妈不出钱,现在想住,没门!”

这房事,

估计婚姻都会出问题了吧?

邹叔还有一朋友,对买房也是头疼不已。

这个朋友父母给全款买了套房,

当时家里没那么多钱,

他想找女友家借点钱,但是最终没有借成,

买房之前女友也没有任何要求或者意见,

因为全是父母出的钱,还借了亲戚一部分,

自然朋友没好向父母提房产证写双方的名字,

女友也没要求,现在房子是到手了,愁着装修啊。

朋友傻不拉叽没考虑那么多,

想找女友家里借点钱装修,以后慢慢还。

但是一堆现实问题铺面而来。

首先说说朋友的打算吧,1、借女友父母点钱,装修好,扯证结婚,加名字。2、自己贷款装修,让女友一起负担这部分。3、总之就是奔着结婚去的。

结果童话还是输给了现实....现实一:女友认为房子跟她没有一点关系,说她家里人不会借钱的。现实二:楼主没有考虑女友,没能给女友什么保障。现实三:让女友负担装修贷款根本不合实际。

现在呢,房子也买了,却没办法装修,

朋友是想装修好了,结婚,

加名字什么的都没问题,

要现在加名字,也没问题,

可是不是我出的钱啊,父母那边不好说啊,

站在女友的角度想想这一切都没错,

我根本没权利要求她跟我一起负担装修款,

可是家里欠着钱,自己也拿不出钱来了...

突然间,仿佛买房变成了一件错事....

回到标题的事情上,

邹叔还是认为,

如果父母能够在不影响现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能帮助孩子买房,

建议买,

这样子可以让孩子更加专注于事业和生活。

不过这样的家庭,其实比例并不高。

如果父母要竭尽全力,

才能帮孩子买下房子,

那么当儿子的是否可以考虑一下,

父母也是要度过晚年的呢?

有网友认为,

中国的父母们应该转变转变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把孩子养大就行了。

@吴沁歌:中国的父母都应该好好看看这封信,为什么把自己20-30年的青春全部贡献在买房还贷上,最后还要带孙子孙女,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把孩子抚养长大可以了,他们自己没有手脚吗?然后自己的小孩再为了自己的孙辈去重复循环,一代代人,是自找苦吃。

@Particular_dance:都说帮衬一点,那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要是自己有孩子,难道不会赞同这个妈妈的做法吗?作为妈妈的角度考虑,我赞同。虽然我生了你,但是人生还是要自己走的,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为你披荆斩棘二十年,也需要你独立行走了。

@快乐游客:我身边很多80后都是靠自己在杭州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没老可啃,也不忍心啃。反而在压力下的生活更有动力,更幸福哦。

小宝贝们,你妈为你的房事操了多少心呀?

一句话,买房了吗!

没买的赶紧留言!

邹叔,投资基金管理人,思维和情感大叔。

欢迎来邹叔的思维和情感课,微信见:zouyanga2


邹叔的任性


首先这是人家家中的私事,我们无权对人家做的任何决定作出评定。我们就来回答孩子买房,父母付不付首付的区别吧。

我当年买房时,因为自己坚持购买另一处房子,父母不同意,从而他们没有给我支付首付,整套房是我一个人付完首付还完月供的。

因为买这套房子,我买房当天就辞职另找工作,因为月供高于我当时的月薪,找到的工作距离我家不堵车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每天早晨5:30起床洗漱,坐头班车去公司,每天拼了命的加班,全年几乎都无休,因为我怕自己被开除,一旦被开除我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更不要提房贷压力。

好在我确实够拼,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一个升到管理层的员工。4年时间还完了房贷,随后又进入了新的平台。

那么我支持其他年轻人也像我这么拼吗?我们来听听我父母怎么说。也是去年我父母相继住院动手术,我前后给他们找医院、挂号、诊断、动手术、陪床,然后出院在每个月带他们去复诊,几乎一年时间我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他们身上,出院后有一天他们告诉我,他们觉得很对不起我。

他们说有一年他俩没事,想着天天看孩子一大早就出门,咱们也试着坐一下孩子上班的公交车,体会下孩子上班的过程。随后我父母就挑了个人少的时间段上车往我们公司的地方坐车,坐了大概有二十几站后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下了车,从那天开始他们体会到我上班的艰辛。他们觉得孩子是真的不容易。再加上他们相继住院,我又全程陪护,他们内心就觉得更加愧对于我。

其实我不怕辛苦,也不怕加班或者在工作中受到什么欺辱。我最难的那段时间是,付完首付自己辞职找工作的那段时间,我记得很清楚是冬天,那年又下了非常大的雪,碰巧下大雪那几天我接到了面试通知出门面试,一路上心冰冷到了极点。开始怀疑自己,质疑自己,压力非常大,大到自己一个人在公交车里流泪,感觉很无助,感觉自己的父母都不帮助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

有了这样的体会之后,如果未来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要买房,我会给他付首付,同时让他自己去努力工作偿还月供。因为刚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你希望他成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他不可能刚进入社会就立刻成熟。他还要面对社会工作的压力,以及随时失业的压力。

就在我回答这个提问的同时,一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倒闭了,老板跑路了,她还在为这个月的房租发愁,如果工资拿不到该怎么办?如果父母没有能力,那不说什么。如果有这个能力,我不建议父母有钱存着不花,非要让孩子独自承担一份他目前根本无法面对的经济压力。

不要说什么成功者怎样怎样,每一个成功者都不会告诉你他成功的全部过程,而在他成功的过程中不知道用怎样的非常手段打垮了竞争对手。比尔盖茨能成为首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他的父母因为他创业提供了什么?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去竞标IBM软件项目,IBM的董事是比尔盖茨母亲的联合劝募协会时期的同事,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比尔盖茨的母亲告诉IBM的董事“我以自己的成就和人格为我的儿子担保。”

李嘉诚早年身无分文来到香港打拼,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路闯荡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事业。而李嘉诚的事业得以发展和巩固,源于他向其岳父借了400多万元开塑料厂。这在当时的年代可是天文数字。而他一开始所经营的企业就是其岳父的企业,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将生意做大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购房经历,以及我父母的真实感受。对于别人父母的选择我无权干涉,但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未来如果我的孩子购房,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支持他。当下的这个社会环境足以考验他、磨砺他、打压他,不需要在他拖着疲劳、屈辱的身心俱疲的身体回到家后,再由我去考验他、打磨他。我只需要给予他做父亲的关怀和鼓励。


西一安鲜


同样26岁的我看到这个深有感触!我家两兄弟,父母都是普通劳动者,由于我在家里是弟弟,哥哥比我先结婚,父母为了哥哥结婚几乎透支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现在已经无力为我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两年前随着一场意外我父亲去世,算彻底改变了我们一家!为了承担起家里顶梁柱的责任,我辞去以前轻松体面的工作,为以后能够早日实现买房、结婚而奔波!虽然目前的工作我不是很喜欢,但是能够赚钱才是我的第一选择!什么诗和远方都是后面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正步入正轨,相信未来会更好,现在也渐渐习惯和喜欢目前的工作!由于参加工作不久,存款不多,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先在我们市里面买一套房,当然建立在放价不要暴涨,先把家安了在讨论后面的事!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可比较的,有些家庭父母早在出生就为自己的孩子安排了一切,有些家庭由于家庭变故无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帮助或者成为负担!每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有父母的帮助,可以选择先依靠的帮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没有那么就通过努力先实现自己小目标,日后有机会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件中26岁的儿子是见到身边同龄人都买了房,而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套房!如果他父母有这个经济条件,那么要求无可厚非,如果父母没有这个经济条件,那么作为儿子就存在盲目攀比的心里!这是不可取的!当然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可能和大多数传统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父母帮我们养大,没什么义务说要负责我们买房,结婚的所有负担!当然这个社会可能需要我们的父母这么做,但是自己也必须认清自己,如果父母掏空积蓄给我们提供了首付款,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承担月供,以及家里偶尔出现的大额经济支出,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还得考虑自己父母将来的养老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珍惜自己父母健在的时光,不要给父母太大压力!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疼苦的事!所以不要随波逐流,走适合自己和家庭的路很重要!这个世界是平衡,如果强行打破这种平衡,或许就是悲剧的开始!所以年轻人不要轻易和身边人做比较,也不要相信专家所说的“掏空家里6个钱包来实现自己买房梦的谬论”,在26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接下来几年好好工作,也同样能够和身边人一样,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只是比别人晚几年实现而已,人生有有近百年又何必在乎这几年时间呢!




一志都在


这封信能火?对此持严重的杯疑态度。信连蒙带猜看完,这信的观点完全不能引起我的共鸣,不拿钱就不拿钱吧,还讲的这么冠冕堂皇。
“妈妈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无论房子还是梦想。”孩子26岁了,至少应该50多岁。应该知道一套房子能压垮孩子所有的梦想。

先不说孩子有没有能力,就说50多岁的家长多少人攒了二三十年的钱只够帮孩子付个房子首付,你让一个刚刚毕业的孩子自己挣钱买房子,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自家孩子报考大学的时候没有让他报北上广的学校,因知道没有能力在那儿给孩子付房子的首付。孩子自己挣钱买房子实在太难了,孩子优秀?那里优秀的人才更多。做一辈子的房奴孩子太辛苦了!别人说我格局小,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安全感也很重要,在那么拥挤的大城市里生存真的很难。

家长不要说当初自己打拼买的房子的。那个年代你自己打拼买房子,你的同伴也是如此,你们的起跑线是相同的。

如果你没有钱,孩子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他们也不能逼你,你能贴补他们多少,尽量贴补一些。因为日后还房贷就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不要说压力就是动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压得他铤而走险,也可能压的他疾病缠身,也能压的他不顾理想,只求眼前。

讲一个真实关于房子的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结婚时并不是没有房子,公公留给她一个38平旧筒子楼。一结婚换房就成了夫妻俩共同的目标。

丈夫是开出租的,妻子是环卫工人,两个辛辛苦苦挣钱,妻子还接了一份小饭店的兼职工作。夫妻俩可以说不分白天昼夜,只要有活能挣钱就全力以赴。

就在他们觉得攒够房子首付的时候,却意外的检查出妻子得了癌症,妻子的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22岁了,一家三口还窝在当初的筒子楼里,全家只有一个大卧室。

当你成功了,你所有的苦难经历都是一份儿宝贵的财富,然而成功者,必竟少之又少。“打不垮我的,终使使我坚强。”谁都想自己的孩子是个强者,但也需要知道强者是含着泪奔跑,强者是晚上的时候,将自己破碎的心掏出来缝一缝,然后放回去,继续拼搏。


如果孩子没有过硬的挣钱本事,建议付个房子首付,剩下来的分期还款由他们自己承担。这个差不多是他们承受力的极限了。

再或者你可以说借钱给他们付房子的首付, 解决孩子有个地方住的问题。他们还房贷的同时,如果还有闲钱可以要求他还些借款。

逼孩子自己购房,万一累垮了孩子的身体,万一孩子着急挣钱走捷径,万一孩子因为钱的问题,错过了心仪的女神……这些都无法回头重来的。


疼孩子就帮孩子付房子的首付,让其自己还房贷,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拼搏的路上,脚步轻松些。


网悠然


在家庭系統理論中,親子關係是由雙方共同「配合」而建立的,「啃老」一般是父母與子女的「共謀」。所以啃老的原因也要主要從兩方面看。首先,在中國人的家庭意識中,很多父母都有著「孩子再大,即使結婚生子了,也是我的孩子」的思想,其中就有著「即使孩子長大了,獨立了,父母仍然無法放下對孩子的責任」的潛台詞。看似溺愛的背後,其實是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父母通過撫養孩子以及孩子對其的依戀獲得滿足,用代替和束縛剝奪了孩子分離的能力。而這也在親子關係中達成共識,也就讓孩子潛意識地迎合父母的需要,從而失去獨立的機會,親子界限變得模糊,久而久之,「啃老」也成了順其自然。另一方面,現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失去從小與兄弟姐妹共同成長的過程,父母也會將全部精力與愛投注在一個子女身上,其後果就是孩子會更多的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依賴性強,從小在父母的「保護」下缺乏獨立意識,甚至會覺得父母對其照顧是理所應該。再加上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找工作難的現狀,讓不少青年人高不成低不就,這也為啃老增加了客觀的可能性。很多孩子還處於埋頭工作還是追求夢想,安於現狀還是用攀高枝中糾結,在這過程中,啃老也就成為一種逃避社會以及生存壓力的一種方式。

孩子啃老,拒絕更好

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啃老,很多父母在開始時會選擇縱容,並且一些家庭條件好的,也會一直從容下去。啃老有時候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如果家庭各方麵條件都允許,啃老是親子雙方都默許的,並且都不因此而煩惱的話,那並不一定當下就要改變。

然而長期啃老,不論父母是否同意,對於親子關係的維繫都是不利的。如果孩子在家賦閒,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行為:成天打遊戲或是沈溺其他遊樂活動,這對其身心健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從長遠角度考慮,孩子啃老,不僅妨礙了自身的獨立、缺乏對父母贍養的能力,甚至影響對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啃老還是拒絕更好。

拒絕要趁早,方式要講究

隨著老人年紀的越來越大,很多老人開始意識到孩子如果無法經濟獨立、繼續啃老對孩子本身的傷害,於是會開始採取一系列方式來拒絕孩子繼續啃老,但即使如此,這一問題也不是可以輕易改變的。

網上很多關於啃老的案例,包括很多人譴責啃老族的沒有責任心與不孝,更多被關注的是一些悲慘案件。比如某男子啃老被拒,寫遺書欲跳樓;兒子啃老8年被趕出家門,詛咒父母;孩子啃老怨父母不買房買車,殺死母親等。這些其實都是決絕拒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老人在拒絕孩子啃老時要趁早,最好在孩子處於青春期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個階段屬於「心理斷乳」期,孩子開始出現獨立與依賴並存,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與行為,逐漸完成從成年人到社會人的過渡,是十分必要的。拒絕啃老也要講究方法,剛開始一定要與孩子溝通,達成共識。如果反復溝通無效時,父母可以明確自己的底線,比如孩子要父母買房,但無法滿足他們需要時,父母可以明確告知孩子可以提供的具體幫助。如實在無法達成一致,也可帶孩子一起進行家庭治療,通過心理醫生的指導,幫助親子雙方相互理解,明確各自責任和權力,達成一致,共同解決問題。






小张4512345


真是一封表达沉痛心情的信,父母的无奈和未来的惧怕的表现,所以有两个问题显得很重要:

第一、房价上涨导致的困局,买一套房已经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普通人一家几代人的全部积蓄的掏空。

前几年买房对农村孩子来说很困难,但是经过几波周折,然后自己还贷款还债务还是可以做到的,现在高额房价不是你找几个亲戚就可以完成支付的,就算借到钱,偿还能力也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正常生活无法继续了。

所以,很少能够有家庭比较轻松的给孩子支付首付了。

第二、谁该为孩子的软弱、社会责任感弱、迷茫、坐吃山空、啃老现象买单呢?很多人说教育有问题,说具体一点,综合能力教育有问题,但真的只是教育有问题吗?科举制度实行了一千多年,有人才也有失败者,现代教育也逃不过这些问题。

所以问题不在教育,在父母,一贯软弱娇宠的母亲现在变得理智坚定,然后写出一封迷茫无助的信。

亲爱的母亲,溺爱的毁坏力是无限的,不过现在还来得及。

大孝不孝,大爱无爱,只有自身经历才能让孩子明白你的道理。

祝你们幸福!



嘉乐分贝


关于房子谁买?父母该不该为儿子买房付首付?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每家的经济条件,孩子的经济条件都大有不同。不能因为某个人而一概而论。

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我老公是在我没认识他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给他买了房子。他家里条件还算可以,主要是就他这一个孩子,父母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想给孩子好的。在我们这里男的一般20岁左右就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觉得生了儿子就必须给儿子买房子,盖房子,这样才能找个好媳妇。

我老公的表哥就不一样,当时老公的舅舅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供出来两个大学生。没有给他表哥买房子,可是舅舅给了表哥的远比房子的价值要多的多。因为舅舅给了表哥好的学历,表哥找到了好的工作,表哥现在三十五左右,自己买了将近1000坪的别墅,还在在海边买了海景房,给舅舅在老家盖了新房。

所以说啊父母买不买房,付不付首付我觉得都情有可原。只要有能力,有条件的父母一般都会为儿女做好打算。儿女有能力,有条件的也就不需要用父母的钱。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过得不舒服。他们宁愿自己受委屈,自己有压力,也不愿意这个压力交给孩子。


Kiss喵小懒


这封信勾勒出中国家庭的轮廓。

该母亲单方面打破了父母包办孩子的传统,也让子一代的生活由自己承担,很明显,这能提升父母一代的生活质量,这是非常关键点的一点。之前我就想过,为何有的父母生活比较累。下面我将略表拙见。

我们大多数的寻常百姓人家都面临的着子女结婚的问题,尤其是生个儿子,那父母帮忙买房就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子一代的幸福,父母一代大多要参与。

关于父母帮孩子买房这件事,我想过很久,先不说对与错,就是因为买房这一点,父母一代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中年人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一方面要承担一部分孩子生活的压力。

等到子一代又有了孩子,而父母一代老去,子一代成为中年人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依然是为下一代的生活付出代价。这是一个循环。

子一代就像贷款一样,只不过用的是上一代人的钱。子一代长大称中年人,又充当新的放贷人。

这与我们深深的家庭观念有关,全家一体性,要互相帮衬。这本身没有什么对错。

回到这件事,我不觉得这个妈妈做错了,这件事没有对错之分,这个母亲已经尽了该尽的义务,可以享受生活了。我们姑且认为她是普通家庭,可以说那钱的分配就是生活质量的体现。

信中母亲表达的意思很明确,父母的爱不会变,希望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不排除他们家庭很富有的情况,首付不会影响她的生活质量,其母亲只想锻炼她的儿子,关键时刻还会出力也说不准,这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最后一堂课。


大眼大世界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呢,母亲拒绝为儿子买房,人家的信好好的,怎么就火了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都有自己家的私人空间。

其次呢,我觉得父母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为儿子付房子首付的钱。我想,凭什么?凭什么父母应该付呢?有没有算过一笔账,父母,从你出生到你长大成人,所有大大小小的花销一共有多少钱?就仅仅前18年,从出生,落户,养育,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大大小小的费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简单的算一下,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就算这笔费用不多,但是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了你,努力用辛苦换来的金钱。

到了买房的年龄,年纪不小了,该独立了,自己努力拼搏,总会有积蓄的吧?哪怕积蓄不够,对父母说,爸妈,先借你们点钱,按时还你们。这么大人了,好意思让父母付首付?白给你养这么大了?就算父母很有钱,应该让你拿去花吗?你敢保证,父母需要钱的时候,你能立马就拿钱吗?

该自立更生了。只要自己努力,该有的都会有。


郑州房产销售


中国式的育人方式就是为了子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牺牲自我。21世纪了,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也要有所改变。至少我赞成这位母亲的做法。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孩子的义务抚育,义务教育。在孩子成人后,他们要开始自己的人生生活了。对于旧时代的传帮代方式育儿,我认为该结束了。在自己经济基础相对好的情况下,是可以适当资助给孩子,帮助他们度过困难,但这不是本分,是情分。在父母都紧巴巴的生活费中,再去勒紧裤腰为了孩子再次重新创业,过苦日子,这种情况下,还是多照顾自己吧。在中国现阶段攀比风下,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着重自身的条件,去量力而行的生活。毕竟生活要自己过,不是给别人看的。虚荣和攀比是一把利剑,它会刺伤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尊,刺伤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脚踏实地的生活,平静和安逸是幸福的,是自身的满足。这样的生活是快乐的而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