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是四處碰壁還是如魚得水?這是一份實習江湖的生存報告

初入职场是四处碰壁还是如鱼得水?这是一份实习江湖的生存报告

初入职场是四处碰壁还是如鱼得水?这是一份实习江湖的生存报告

每年暑假,每幢寫字樓都會成為大學生奔赴實習的戰場。對職場規則不夠諳熟的年輕人,懷報理想衝向寫字樓格子間,是四處碰壁還是如魚得水?

對眾多菜鳥來說,社會大學的這一課,要怎樣上才有現實意義?

第一次接觸社會的大學生們,如何面對職場?是該表現積極,博得老師歡心?還是低頭工作,用踏實換取信任?我們採訪了一些初入職場的實習生,以及一些帶過無數實習生的老師們。涉及的行業包括影視圈、房地產業、實體產業、互聯網公司等。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大學生們的理想職業文化與現實的職場正在發生著碰撞,或激烈或暗湧。

吐槽也好,忠告也罷。這算是一份實習江湖的生存報告。

實習生小張:在娛樂公司我看到了“內幕”

實習單位:華誼兄弟公司營銷中心

娛樂公司應該是怎樣運轉的?這個問題我在腦海中盤旋了千萬遍,卻一直不得要領。

我是2017年7月夏天到華誼兄弟公司實習的。從我所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到公司,乘地鐵只需1小時。站在這家業內頂尖的電影公司大樓前,我最初滿腦子想象的,都是自己作為電影人美好的未來。

磨掉我銳氣的,首先是北京炎熱的天氣。每天將我從辦公室的瞌睡裡喚醒的,應該是不斷的蟬鳴。辦公室其實很安靜,大家嚴格按照時間表打卡上下班,這個我原先夢寐以求的實習崗位,在其他員工眼裡就是工作而已。同事們沒有特別時髦,也會素面朝天衝向座位——要遲到了。

至於老闆,大老闆經常不見;第二級的老闆年紀輕輕就痛風,天天瘸著上下班;再下一級的老闆屢屢辭職。

華誼就是一臺精密運轉的機器,每個部門就是齒輪,一部電影的宣發、出品需要不同部門通力合作。媒介組的工作相對清閒,我每天就負責修改甲方的推文,空閒時間裡我還能窩在辦公室學雅思。

我經歷了電影《芳華》的整個推廣過程。因為這部電影受人矚目,整個公司如臨大敵,光首映禮的前期準備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我跟著項目組去現場踩了很多次點,結果卻突然宣佈電影調檔。外界都說是炒作,雖然我不知道真正原因,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公司本意。

那個夏天的經歷,讓我一下子清醒過來,這不是我未來的方向。我可以費勁腦汁做內容,但不願在輿論中心隨波逐流。

實習生小陳:我學到了“學會經營自己”

實習單位:某房地產公司

都說看破不說破,但是我曾經偏執地相信實習無非就是個利益交換的平臺,我要公司的名氣來填充自己的履歷,他們也恰好缺那麼個“打雜的”。實習公司跟你談人文情懷,就像房屋中介告訴你這套房是“北歐精簡裝修”一樣,用詞越高大上,實際可能就越low。所以當我拿到某房地產公司的實習offer時,連朋友圈都沒發——不就是那麼回事兒嘛。

抱著混日子以及給自己的大學生活添點料的心態打卡上班。一入職才發現情況好像不太對,我們同期5個實習生,每個人都給配了倆師傅——還不是唬人的那種,都是部門經理主管級別的。我決定認真對待這份實習工作。

後來,我因為表現不錯,在公司愈發地受到重視。後來,公司將一個涉及幾個億的財務項目全權交給我負責,當時我激動得差點哭了。畢竟,在公司裡,很多正式入職好幾年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為了這項目我算是拼上了老命,可能高考都沒那麼用心過,人也黑瘦了一圈。最後交上那些報表時,本想著經理能夠用得上,我就很開心了,沒想到人家大手一揮,直接讓我去跟對方代表團展示彙報。

我還記得那天會議室裡,全部都是西裝革履的總裁,最低崗位的也是經理。我一個大學生居然站在前面講了足足半個小時。一個項目講下來我整個人都是暈暈的,直到結束了很久都沒緩過勁兒來。當然了,我有些地方還是出了瑕疵,最後是師傅陪著我一起把這些漏洞補上的。在這裡,真心地想說,實習時遇到一個好師傅是多麼的重要。

我現在的很多習慣都是師傅給我養成的。是她教我如何在職場上穿搭,塗防曬霜,保養自己。她跟我說,要“學會經營自己”。這是我實習最大的收穫。

實習生小戴:靠自我安慰度過實習期

實習單位:某打車平臺、某互聯網公司

我實習的第一家公司是某打車平臺,我們部門負責總部運營。進去前,跟我說主要工作是組織內部文化活動,但其實,就是一名設計海報和製作視頻的底層技術工人。

我學的是新聞學專業,其實對平面設計和視頻製作並不拿手,有些設計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好,需要反覆修改,這就經常佔用我的週末時間。公司週末有團建活動,老闆還會很熱情地叫上我這個“臨時工”參加。但是,我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加班。於是,每次老闆一邊和我說“你週末把電腦帶回去方便工作”,一邊又象徵性地問“要不要和大家一起去爬黃山”,我只能很禮貌地拒絕領導的好意,內心裡卻是萬馬奔騰。

我實習的第二家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當時特別討厭坐在我座位右邊的老師。嚴格來說我的實習老師不是她,但因為是同一個部門的,所以經常會被她差使著做事情。

我最怕幫她寫賣貨推文,也就是推銷明星同款產品。其實這個事情是有專門的部門做的,但需要預約比較麻煩,所以那位老師理所當然地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一篇週六發的推文,她週二就開始折磨我——全篇的文字、做圖、排版加上鍊接都要我一個人完成,做完初稿之後每隔一小時給你一個修改意見,一會兒要換圖一會兒要換標題,你得一直候著她。哪怕晚上十一點,她如果想到了一條修改意見也會發給我,讓我儘快改。但等我改好發回去,她那邊就再沒聲響了。

實習生寫推文是不署名的,東西賣得好全部是她的業績,卻從未說過哪怕一句“還不錯”、“辛苦了”之類的話。

在我的實習經歷中,會遇到這樣的“麻煩老師”,也會遇到好老師。除了工作方面的指導,好老師有空時會跟我拉家常,聊聊他的工作經歷,聊聊我的職業規劃,這對我的幫助非常大。遇到那些將我當作免費勞動力的老師,我只能自我安慰,這算是對我抗壓能力的一種考驗吧。

猜你想看

-The end-

初入职场是四处碰壁还是如鱼得水?这是一份实习江湖的生存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