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这4名“老赖”主动要求马上还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老赖”不懂这个道理。不过,近日,涧西区人民法院就接连来了4名“老赖”,他们都主动要求还钱,这是为啥?

1 生意上处处受阻,他主动履行抚养义务

2014年,康某与妻子单某离异,法院判决康某每月须向单某支付500元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并赔偿单某1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判决生效后,康某却迟迟未履行抚养义务。

去年8月4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负责该案的执行干警王海潮了解到,康某已从单位辞职,还变更了联系方式,于是冻结了康某的两个银行账户,并将其纳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近日,被纳入“黑名单”的康某因在生意上处处受阻,主动来到涧西区人民法院沟通,并与单某进行和解商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单某顺利收到了执行款。

2 买房不能办贷款,她主动找到法院还钱

2012年8月1日,杨某与韩某因交通事故产生纠纷。随后,韩某将杨某告上法庭。涧西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杨某须向韩某支付赔偿金4500多元。判决生效后,杨某未履行赔偿义务,韩某向涧西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去年3月7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负责该案的执行干警杨卫发现杨某“失联”,其名下也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涧西区人民法院将杨某纳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让执行干警杨卫没想到的是,杨某近日竟主动来到涧西区人民法院想还钱。原来,杨某和丈夫准备贷款买房,却因杨某上了“黑名单”而办不了贷款。最终,韩某与杨某达成和解协议,杨某当场向韩某支付了执行款。

3 上高速公路被限制,他们俩第二天就把钱还了

2016年11月,于某、张某将自家的门面房租给李某用于经营,并收取了李某预交的房屋租金,并签订租赁合同,约定如果门面房被拆迁,于某、张某应返还租金给李某。之后,该门面房被拆除,李某无法正常经营,于某、张某又拒不退还剩余租金,故李某将于某、张某诉至法院。

涧西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表示,系合法有效合同,故双方当事人均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被告人于某、张某须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退还原告李某租金36000多元。

判决生效后,被告于某、张某迟迟不履行义务,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赵海龙接到案件后,根据案情,将于某、张某双双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查封了他们名下的机动车。

近日,于某、张某在上高速公路时被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次日就主动找到执行法官要求还款,案件就此顺利执结。

相关链接

被纳入“黑名单”,“老赖”将处处受限

去年8月,我市出台《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办法》,不仅对“‘老赖’不能干啥”作了具体规定,还要求各职能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老赖”。“老赖”一旦被列入“黑名单”,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全面受限,其中有——

消费限制

●限制“老赖”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民航飞机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限制“老赖”住宿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国家一级以上酒店及其他高消费住宿场所;限制其在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消费。

●限制“老赖”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出境旅游,以及享受旅行社提供的与出境旅游相关的其他服务;对“老赖”在获得旅游等级评定的度假区内或旅游企业内消费实行限额控制。

●限制“老赖”子女入学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限制“老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限制“老赖”名下的私家车进出高速公路收费站。

特殊市场交易限制

●限制“老赖”购买或取得房产、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

●限制“老赖”从事土地、矿产等不动产资源开发利用,参与国有企业资产、国家资产等国有产权交易。

出境限制

●限制“老赖”出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