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辭嚴厲!這個部門給樓市「定調」了

7月31日傍晚,樓市傳來重要新聞:今天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昨日舉行的政治局會議非常重要,它將為下半年經濟定調。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以來,國際貿易和國內經濟都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面對這些新情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該怎麼辦,去槓桿、大基建、房地產該怎麼辦,都需要有一個明確說法。

上週,國務院常務會議初步給出了答案。但相比之下,政治局會議規格更高,所以更值得重視。

從上面引述可以看出,這次政治局會議把房地產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新華社通稿裡,一共出現了六點要求,在第五點裡專門談到了房地產。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種表述方式之前非常罕見,證明了中央的決心。尤其是在貨幣政策開始有所放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的情況下,樓市隨時可能出現反彈,所以最近中央對樓市問題高度重視,決心不讓釋放的增量資金大規模流入樓市。

當然,會議通稿裡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還告訴我們調控的目的。目的是:遏制房價上漲。而不是讓房價大跌。

怎樣做到這一點。短期看,中央提出的是“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目前,整頓市場秩序的行動,正在30多個熱點城市展開。長期看,仍然是“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是什麼?我的看法是:各種限,已經成為長效機制。即便是房地產稅出臺之後,限購、限價、限售、限貸、限商等仍然會在中心城市長期存在。希望“房地產稅”“一稅安天下”,是不可能的。

在分析面臨的形勢時,政治局會議通稿使用了這樣一句話——“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這是指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挑戰將長期化。

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此次政治局會議延續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提法:

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外,還提出了6個“穩”和1個“保護”,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6個“穩”,排名第一的是“穩就業”,還提出“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其次是“穩金融”;6個穩裡,有兩個“外”。這都是需要我們細細體會的。

會議還提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降低企業成本”、“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

昨日傍晚,在政治局會議通稿公佈的同時,深圳也宣佈了空前嚴厲的樓市新政。主要內容是:

1、暫停企業是單位、社會組織等在深圳購買住宅;

2、從新政發佈之日起,新成交的商務公寓5年內禁售,新供應土地的商務公寓一律只租不售;

3、從新政發佈之日起,居民家庭新購買商品住宅(包括新房二手房,不含人才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動產登記證書起3年內禁止轉讓;

4、購房人離婚2年內申請商業貸款或者公積金貸款的,按照二套房執行首付不低於70%執行。

5、新房銷售儘可能採用“線上誠意登記、公證搖號”、“線下公證選房”的銷售方式。

深圳的住房新政,意味住宅限售開始在北上深實施。此前,限售是“刑不上北上深”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限售沒有“追溯”之前的交易。此前規土委給市政府的請示裡透露,深圳目前有清晰產權的住宅只有可憐的170萬套(連人口只有深圳三分之一的香港,都有260萬套),如果限售3年追溯以往,則可以凍結深圳24%的住宅。如果這樣做,很有可能讓二手房供應嚴重不足,最終反而通過限售抬升了房價。所以,深圳最終的限售只針新政後換手的房屋。應該說,這是非常明智的。

措辭嚴厲!這個部門給樓市“定調”了

上圖:轉自“廣州樓市”。

昨天的政治局會議,以及深圳的樓市新政,向中國樓市傳遞了強烈的信號:管制將繼續加強。

可以肯定地說,在房地產稅出臺之前,在中美博弈基本結束之前,樓市的“強管制”不會放鬆。樓市將進入比此前股市還更為嚴格的“超級鳥籠行情”時期。

但樓市調控的目的,不是為了打垮樓市,讓房價大跌。而是力圖在“貨幣政策有所寬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的背景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對此,大家要看清楚、看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