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邯鄲古蹟,小編帶您走進20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台——武靈叢台


中國唯一一座3000年沒改名的城市就是古都邯鄲。穿越歷史,探秘邯鄲古蹟背後的滄桑絢爛的春花,再添上一筆歷史人文的濃墨重彩,一定會煥發出生動靈秀的韻味。對於邯鄲人來說,叢臺,或許,您早已去過無數次,或許,在您向外地朋友介紹邯鄲古蹟時如數家珍,可是,在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中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讓小編帶您探尋叢臺背後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叢臺是古城邯鄲的象徵,中國百家名園之一,因為它由許多臺子連接壘列而成,“連接非一,故名叢臺”。

“武靈叢臺”為戰國期間趙武靈王——趙雍在位時期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趙武靈王建臺目的,是為了觀看歌舞和大型的軍事操演。史載叢臺上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規模宏大,結構奇特,裝綴美妙,名揚列國。現存叢臺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高三層26米,青磚築就,分上中下三層。

由於世事變遷,叢臺多次遭災,最後一次大修在1964年到1965年間。此次大修,把原亭閣上的灰瓦換成琉璃瓦,使得叢臺更為壯觀。

叢臺的第一層是個院落。院內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靈館”。清末改稱“財神廟”,1922年秋,重修時改名武靈舊館,是紀念趙武靈王的建築,現為趙武靈王展室。室前的小亭名“回瀾亭”,建於1931年。在叢臺次層的西南側還立有民國年間陸軍第十五混成旅參謀長何遂,為1922年叢臺修復竣工而撰寫的《叢臺集序》碑。此集序碑主要記敘了叢檯曆史的悠久、名稱的來源和位置、修建的概況和各景點來歷。


叢臺的頂層原是平臺,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於臺上,為當時駐守邯鄲兵備楊彝所築,取名據勝亭,其意是在交戰中據此者勝。流傳很廣的“二度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最後訣別就在這裡。

叢臺上的古槐,相傳是明代嘉靖年間所植。距今已有四百多個春秋。據1939年《邯鄲縣誌》載:“臺上有古槐一章”。

兩千多年來,聞名遐邇的武靈叢臺,曾招來歷代政客顯貴、文人騷客登臺懷古,題詩賦詠,言志抒懷。有確切記載的就有50多首,這些詩、詞、賦,抒發了作者的情懷,描寫了叢臺的滄桑,也記載了邯鄲的歷史興衰。

第一層南北各開一門,進南門,高階上一碑赫然聳立,為現代著名歷史學家、詩人、作家郭沫若於1961年9月遊叢臺時所寫的七律。“邯鄲市內趙叢臺,秋日登臨曙色開。照黛妝樓遺廢跡,射騎胡服思雄才。太行陣地漳河外,烈士陵園滏水隈。現代經營基礎厚,武安鐵礦峰峰煤。”此詩有景有情、有典有實,概括了邯鄲古往今來,氣勢雄渾,堪稱力作。

碑陰有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武靈叢臺”,為近代冀南書法名人李鶴亭所書。從北門沿著用磚和條石鋪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過門檻,迎門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1750年9月清代乾隆皇帝巡行江南過邯鄲寫有《登叢臺》的一首律詩:“傳聞好事說叢臺,勝日登臨霽景開。豐歲人民多喜色,高樓賦詠寫雄才。襟漳帶沁真佳矣,雪洞天橋安在哉!煙樹迷茫閭井富,為籌元氣善滋培。”背面是他的古風《邯鄲行》詞。


乾隆詩碑——1750年秋乾隆南巡路過邯鄲,登叢臺,留作的古風《邯鄲行》詞。

叢臺第二層的西側,立有《叢臺集序》碑,是黃埔軍校總參議、教官何遂1922年任陸軍第十五混成旅參謀長駐邯鄲期間,叢臺修葺竣工時為之撰文。文中記述了叢檯曆史之悠久,名之來源於位置,修建概況及臺上之景點。兩塊碑併為一體,文字千字。

在叢臺的上層“據勝亭”臺壁周圍鑲嵌著七方碑碣,有明代監察御史張成仁的七律《登叢臺》,清末進士王琴堂的梅花石刻,舉人李世昌的畫蘭等,這些碑碣及其詩詞、繪畫和鐫刻都頗具獨特風格。

武靈叢臺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生地。戰國時期,趙國本是一介小國,武靈王即位後,決心使國家強盛起來。當時北方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他們身著窄衣,以能征善戰著稱,武靈王遂讓趙國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練兵馬,終於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遊客在河北省邯鄲市武靈叢臺參觀1922年國民第二軍軍長鬍景翼題寫的“滏流東漸,紫氣西來”。滏陽河自西向東沒有盡頭,略去“流”字上一點,取“沒有盡頭”之意。

遊客從河北省邯鄲市武靈叢臺南門外的一對體高2.27米石獅前走過。這對石獅是從邯鄲縣舊縣衙門前移至此處。

遊客將寫有祝福語的紅繩系在距今400多年的歷史老槐樹下祈願。

遊客在河北省邯鄲市武靈叢臺遊玩。

遊客在河北省邯鄲市武靈叢臺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