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這段時間,科技圈當真熱鬧非凡,7月31日迎來榮耀Note 10發佈,China Joy展會也即將在8月3日迎來開幕,而那印象中“擠牙膏”宣傳的魅族16和三星Note 9也即將在8月8/9日跟大家見面了···不過,當中最具熱度的話題莫過於OV廠商佔領賽諾2018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一二名次、賽諾關於vivo NEX上市表現報告(收穫2018年6月2000+新品線下銷量第一、驍龍845機型中上市同期表現最穩定、份額最好的產品等殊榮)、以及7月30日一分鐘售罄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

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熱門話題 · 賽諾關於vivo NEX上市表現報告

關於小米8透明探索版這款機器,大家還是想都沒想了,不單產能小得可憐,而且到底有木有真的放出搶購還是兩碼事;至於閒魚現貨賣的,估計都是蹭熱度的,所以還不如看回小米8呢。另外,近期熱度爆棚的vivo也是上線了一款新機,更是Z系列的首員大將,它就是vivo Z1,與Y系列和X系列有著不一樣的產品定位,同時也散發著自身的產品魅力。當vivo Z1與小米8“撞”在一起時,誰的顏值能走在潮流前沿呢?

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提到手機的顏值,正面屏幕永遠是第一主角,因為這直接影響到用戶對其顏值檔次的判斷。好比當齊劉海剛出來的時候,部分用戶不習慣的情況下會潛意識覺得不好看、顏值夠低的,但當齊劉海全面屏普及後,這種潛意識又會被主流所取代,而這時就得深究齊劉海的長短程度了。

vivo Z1採用6.26英寸全面屏,屏佔比達到90%;小米8採用6.21英寸全面屏,屏佔比達到86.88%;有著近乎相同的屏幕尺寸,卻在屏佔比上有著大區別,顯然小米8有點被透明探索版拖後腿了,畢竟小米8是沒有3D結構光的,可齊劉海還是那麼長,比起vivo Z1的短劉海在屏幕內容和大屏撐滿感會稍弱些,這導致遊戲視頻等方面的觀感下降,從而讓全面屏體驗下滑。此外,在下巴封裝工藝上,vivo Z1無疑是要強過小米8的,因為前者的下巴相對較窄,全面屏視覺的延伸感就會越強烈,形成的代入感也會成正比例增長,這也是為何iPhone X剛出來之時驚豔手機圈的重要原因。

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vivo Z1

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小米8

有正自然有反,正面屏幕自然第一時間看到,而背面的設計工藝配色等方面同樣不容忽視,否則這兩年手機廠商針對機身設計和配色工藝的改變與革新就沒有意義。

vivo Z1在選擇3D纖薄機身設計之餘,也帶來了配色上的多種選擇,即用戶擁有炫彩流光靈動視覺效果的同時,還能進行瓷釉黑/寶石藍/炫慕紅/瓷釉藍/極光特別版五種配色的抉擇,滿足多層次需求。小米8的四曲面玻璃機身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亮點,搭配7系鋁金屬中框以及水滴弧收腰設計,總體握持有圓潤之感;但基於金屬材質的選用,所以重量上達到175g,比vivo Z1的149.3g要重上一些,長時間握持會加劇手腕負擔;且配色上維持黑/白/藍/金常規版本,創新上弱了些,就這點來說,還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有魅力一些,儘管顯示元器件的圖案並非內部真容,但起碼特色不少。

vivo Z1

小米8頓感壓力:vivo Z1有著“不可描述”的容顏

小米8

若論顏值一面,那Z系列首員大將vivo Z1“不可描述”的容顏顯然要靚過小米8,無論是全面屏大屏視覺、下巴封裝工藝、背板炫彩工藝還是配色多彩選擇,都足以得出這個結論。因此,說小米8感到壓力也是十分正確的。當然,小米8的四曲面是挺好,就重了點,長時間握持也的確容易造成負擔。要是再對比二者價格,那1598元起步的vivo Z1比2699元起步的小米8明顯更具優勢,儘管中間有硬件上的價格差,但出於潮流前沿考量的話,那顏值上的優勢實則勝過一切,所以vivo Z1才這般備受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