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武功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他舉起的鼎大概有多少斤?

菩提樹下聊


一、關於項羽武功的問題。

關於項羽的武功,沒辦法討論,因為相關歷史史料中,沒有他參加過哪些比武?有多少勝局的數據。

比如現代的拳王泰森、阿里,我們就可以通過查閱數據,知道他們打了多少場比賽,贏了多少場,拿沒拿過拳王金腰帶等。

《史記》裡,關於項羽的武功,也是幾筆帶過,說他和劉邦大決戰時,在失敗逃跑的途中,組織了幾次戰場衝鋒,“斬漢一將……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但是,項羽受過專業訓練,騎著寶馬,又提著寶槍,殺一幫農民出身的步兵,並不能完全證明他的武功很高,只能證明他的勇敢、不怕死、有戰鬥力。

二、關於項羽身體指標參數的問題。

這個問題值得討論。談舉鼎之前,先來看看項羽的身體指標。

據《史記》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漢書》記載,項羽為八尺二寸。當時用的是秦尺,一尺相當於現代23.1cm釐米。八尺多就是1.85米左右。

關於項羽的體重,因為古人沒有測量體重的習慣,所以無參考數據。測量體重是現代人的習慣,尤其減肥者,每天都要量一量,恨不能每天減十斤八斤,直到形銷骨立。

項羽號稱西楚霸王,身高既然確定,體型應有所匹配,他又是武將出身,肯定堅持鍛鍊,不可能太瘦,否則沒體力在戰敗前斬殺數十百人。也不可能太胖,太胖了更加沒體力殺人,早就喘成一團了。

照以推理,項羽的身高約1.85米,體重約100公斤,有爆發力,有持久力,

結實,厚重,肌肉男。

三、關於項羽舉鼎的重量問題。

之所以做如上推測,因為我需要引用以下的對比參考數據。

根據2016年男子舉重的世界記錄:

85公斤級:

抓舉世界記錄是白俄羅的斯安德烈.雷巴科夫,成績是187kg

挺舉世界記錄是伊朗的羅斯塔米,成績是220kg

94公斤級:

抓舉世界記錄是希臘的阿卡基科斯,成績是188kg

挺舉世界記錄是哈薩克斯坦的伊利亞·伊雷因,成績是233kg

105公斤級:

抓舉世界記錄是白俄羅斯的沙拉姆諾夫,成績是200kg

挺舉世界記錄是哈薩克斯坦的伊林,成績是242kg

+105公斤級,也就是105公斤以上級別:

抓舉世界記錄是伊朗的薩利米·庫爾達斯亞比·貝達德,成績是214kg

挺舉世界記錄是伊朗的侯賽因.拉扎扎德,成績是263kg

這些舉重成績,大概是人類的極限了,如果舉得更重,就不屬於人類,而是鬼神類,或者虛構類。

古代的鼎有多重?

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件迄今為止出土最重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鼎,重832.84公斤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淳化大鼎,226公斤

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大克鼎,重201.5公斤

原藏在上海博物館,後來轉給國家博物館的西周大盂鼎,重153.5公斤

以項羽的身高體重,大概最多就是舉起淳化大鼎吧。

不可能更重了。

四、關於舉重過度將引發的不良後果。

這位大力士,舉了486公斤,當場口鼻出血,顯然是受了內傷。

五、關於歷史人物過度吹捧與過度解讀的問題。

我們讀歷史,不能對歷史人物做過度的解讀和過度的吹捧,更不能相信歷史演義裡的吹捧和解讀。

看看歷史演義裡的那些過度吹捧:

水滸傳》,魯智深去鐵匠鋪打禪杖,開口要100斤的,老闆嚇了一跳,最後好說歹說,給他打了個62斤的水磨禪杖,才算了事。這還算是較輕的兵器。

《三國演義》,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82斤,典韋一雙鐵戟80斤。

《說岳》,岳雲的雙錘,單隻80斤,雙錘160斤。

《東漢演義》,馬援的錘,重320斤。

《隋唐傳》,李元霸的雙錘,單隻400斤,雙錘800斤。

寫演義的人,真會滿嘴跑火車,不說打仗時要將武器輪圓了砸人砍人,你倒是先做個抓舉或者挺舉,看看能不能站起來,口鼻會不會出血?

說到底,閱讀歷史,還是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常識,不能人云亦云。


一個新視角,能夠打開一個新世界,我是畢大費,歡迎關注,歡迎探討。


畢大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項羽被認為身高1米8以上,力氣極大,膽量大到非人的地步,對於敵人相當殘忍。

同時,項羽還是一個極為出色的戰術家,騎兵作戰大師。

中國甚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役,就應該是項羽的彭城之戰。

此戰中,項羽使用3萬騎兵長途奔襲,奇襲劉邦的56萬漢軍主力。

在項羽鐵騎衝擊下,劉邦的漢軍措手不及,倉促應戰又全部被擊敗,導致全軍崩潰。

不到半日內,漢軍就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官兵甚至自相踐踏,亂作一團,被項羽軍於彭城近郊斬殺10餘萬人。

劉邦率領殘部拼死突圍,又被項羽鐵騎在谷、泗水二水追上,又被殲滅10多萬。

劉邦見軍隊損失近半,抵抗不住,慌忙轉移到彭城南呂梁山區。因騎兵難以上山,劉邦試圖以地形阻擋項羽騎兵追擊。

誰知道,項羽騎兵下馬追擊,又斬殺數萬漢軍。

此時劉邦已經控制不住部隊,殘部一窩蜂的向後潰逃,在靈壁(今安徽宿州靈壁城)以東的睢水上又被項羽追殺。此時漢軍已經不敢抵抗,只顧逃命,跳水淹死和被項羽斬殺的不計其數,再次損失10多萬,“睢水為之不流”。

項羽軍將劉邦及其殘部包圍了三層,正待聚殲之際,忽然西北大風猛襲而來,飛沙走石,樹木連根拔起,一時間天昏地暗,吹打得項羽軍陣營混亂。劉邦趁此機會,僅帶10餘名騎兵突圍而逃。其父、其妻被楚軍俘獲,漢軍幾乎全軍覆滅。

此戰,項羽以區區3萬鐵騎,一舉殲滅漢軍30萬人,餘下20多萬也潰散。

換句話說,每個項羽騎兵都殺了10個漢軍步兵。這是什麼概念?

1對10,就算是李小龍也被砍成肉泥了。

這完全是軍神項羽創造的奇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自然,漢軍畏懼項羽的威名也是其中的原因。項羽自起兵以後,基本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曾經創造過鉅鹿這種可怕的殲滅戰,普通軍人對項羽是很恐懼的。


項羽的失敗,不在軍事上,而是政治上。


薩沙



項羽天生神力,武功高強。力能舉鼎。在項羽最後戰敗時,一人斬殺近百人。項羽神勇,千古無二,此言非虛。


項羽舉的鼎,是後母戊鼎方鼎。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


楊朱學派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也寫出了對項羽的惋惜之情。當年項羽與劉邦決戰兵敗,突圍至烏江時(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部下勸其過江東以圖東山再起可項羽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為由把馬賜予部下,一人獨自衝入敵營一口氣殺了近百漢兵最後自刎於烏江。


說到項羽從小就氣宇不凡,不僅精通兵法更是一名以武力出名的武將!

李晚芳也對其有“羽之神勇 古今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對於項羽舉鼎的傳聞據史料記載是真的。至於舉千斤大鼎太過誇張,由於當時的計量單位與現在存在很大差別,千斤經過換算後相當於現在的180公斤,對於魁梧的項羽來說也合情理!

項羽做為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其事蹟在很多小說與影視作品都有精彩的演繹!在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對其做出很高的評價到今天也在人群中廣為流傳!


自由創作人


那鼎乃周武王的九鼎將九州地理山河鑄於其上,估計有數千斤,羽之神力豈是如今運動員可以比擬的。羽神人也,運動員凡人也,不過楚漢一普通土兵,要比羽非數百人不可,豈能以-比一。


用戶99937379208


古代生產力低下,體力勞動強度大,智力開發程度低,人們普遍處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狀態,力氣比現代人大也是正常的合乎邏輯的。但力氣再大也不可能如演義小說描繪的那樣。誇張是文學創作的通則,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從古到今都是如此,對此,我們不必過分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