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司法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间不太大的房间,几杯香气四溢的热茶,几十句暖心的话语,无数次走访劝解,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这一幕,就发生在桐梓县燎原镇司法所的调解室里。

燎原司法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013年,因桐梓县绕城公路项目建设,该县征收中心依法对李某某的土地及山林进行征收。在李某某的土地、山林征收补偿款打入李某某的账户后,其他四弟兄,即李一某、李二某、李三某、李四某提出李某某丈量土地及山林有分歧,至少有一部分是应该属于整个大家庭进行分配,而李某某则认为其在1975年时就单独立户承包土地及山林,应该与大家庭原有土地及山林完全分开,由此产生纠纷。

“这个家庭纠纷都好几年了,他们几弟兄互相不让步,有时候显得手足无措。”据燎原司法所所长曹毅介绍,镇村干部、司法所不厌其烦地走访调解,多方面了解情况,经过艰难的协调,李家土地山林纠纷终于在燎原司法所得到调解,几弟兄握手言和。“谢谢你们的调解,我们李家才能家庭和谐。”李某某满怀感激地对身兼调解员的曹毅说。

燎原司法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邻里纠纷、劳资纠纷、家庭纠纷、财产纠纷……随着桐梓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纠纷接踵而至,燎原镇司法所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新模式,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专门设立“调解工作室”,发挥了个人调解工作人性化、亲和力、说服力的优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化解矛盾的关键是要找到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纠纷与矛盾首先是有心结,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关键是要找到开锁的钥匙,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工作。”燎原司法所是省级规范化司法所,2017年,燎原司法所协助村(社区)调解矛盾纠纷7次,印发普法宣传单5000份,协助行政诉讼案4件,在全镇调解纠纷、社区矫正、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司法所发挥基层司法所能直接同群众沟通交流的优势,真情实意同群众沟通、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燎原司法所在实践中反复总结经验,探索一套“用情开启人民调解、用理深入人民调解、用法保障人民调解”的“情理法”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燎原司法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情’是要对调解工作富有热情,要对人民群众富有感情,要唤起矛盾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感情……”曹毅说,“理”是要尊重纠纷当事人的自认道理,要理解矛盾纠纷当事人的诉求,要以充分的理由说服当事人达成合意。“最后一个是‘法’,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法调解,调解程序内容等不能与法律法规相冲突,要以法的权威说服当事人。”

“调解不是和稀泥,解开当事人间的心结才能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在纷繁复杂的调解工作中,燎原镇司法所始终将情、理、法融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调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维护了一方和谐稳定,获得了“遵义市十佳司法所”先进集体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