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曾当月嫂

那年我曾当月嫂

那年我曾当月嫂

那年我曾当月嫂

那年我曾当月嫂,有劳苦有快乐,有辛酸有幸福,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我和妻结婚后第二年才要了大宝。那个农历二月初四晚上九点多钟,天下着小雨,妻有了阵痛,我们于是匆匆忙忙收拾了一些必备东西,来到了镇卫生院。

小孩头很大,再加上调皮,脐带绕颈三圈,所以妻艰难地生了一天一夜后,实在担心孩子,于是在二月初六上午十点多,一溜小跑进了手术室。

在小镇上那个剖腹产手术还很少有人做的情况下,一贯胆小的她做出如此决定,这实在是需要一个很大勇气。

由于麻醉师与我们同学,觉得自己人心里软,连扎几针也扎不上腰椎麻醉,但时间紧迫,迫不得已就在肚皮上打了一针局部麻醉,那个自学成才的男主刀掂起手术刀,在妻肚皮上拉出了一道裂牙半齿地长口子,隔着玻璃门,就能听到妻子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一直喊叫到底。

外面挤满了妻子的亲人和邻居,他们和我一样在外面心疼担心流着眼泪。

十点二十五分,听到“哇”一声长长地哭声,儿子取了出来,白白净净的儿子瞪着一双大眼睛居然打量着我。

从这一刻起,我这个月嫂正式上班了。

那年我曾当月嫂

在医院里,我熬了七个晚上,几乎没有眨过一眼。虽然母亲也跟着去了医院,但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不想让她太辛劳。

我把家里的煤火炉子拎到病房外面屋檐下,搭起了一个临时小厨房。一边给妻子“烧小汤”,一边还要做我们吃的大伙饭。

更少不了招呼妻子翻身、大小便,妻刀口整夜疼得睡不着,所以还得陪着安慰她,同时还要给儿子洗尿布。

七天后,回到了家里,我一边上班,一边当月嫂。

那段时间,每天我都掐着钟点,离上课不足十分钟时,我把磨屁股磨得生疼的“伏而加”(扶着把,夹着坐的二八自行车)骑得呼呼生风,以时速四十多迈高速飞奔到三里多以外的学校上课,上完后就飞奔跑向自行车。

“咱老师跟女人似的,你看,又回家侍候月子婆娘去了”。身后传来一群小女生的嘁喳声,我才懒得理她们。

洗尿垫、刷屎布,一开始我也是呲牙咧嘴的嫌脏,同时还不得法。没成想,几天功夫都做起来娴熟了。

尿垫子拿到清水中揉搓几下,然后倒上洗衣粉,再揉搓几分钟,沾屎的布先放进水里用刷子刷掉,然后也放上洗衣粉揉搓,最后涮净拧干,用开水泡一下再去晾晒。

最麻烦的是雨天,要是连阴雨,还得烤尿垫,用几根粗铁丝扎个圆形的筒子,然后上面晾上一圈洗净的尿布,把它罩在煤火炉子上烤,等一会反过来烤另一面。

洗完尿布,我这兼职月嫂见缝扎针还要坐下来备课、批改作业。还没改到十本作业哩,又该给妻子做饭了。

那年我曾当月嫂

当月嫂那段时间,我可没少认识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其实应该说是她们都认识了我。

门前有条清清的河,河面上有个水泥板桥。刚好站在水里,把需要清洗地衣服放在桥面上洗刷非常方便。每次我去得都很早,于是自然就站到那里洗刷尿布,刷掉的屎花子四处都是。

去的晚的那些个女人们一看这可批判起来了。“你看你这人,洗屎布不会到下游去啊?”“唉吆嗨,我先来啊,还是你们先来啊,你们不会去我的上游啊?”我心急火燎,但又嬉皮笑脸的给那些个小女人们贫着嘴。

端着尿垫走了,后面还时不时的传来那群女人背后谈论我的说笑声,“这人,跟个娘们一样,天天干这个。”“那才不是,人家还是镇中的老师哩”……

尽管如此,我这个月嫂是很不称职的。不仅没有照顾好妻子的生活,而且也没能给她一个好心情。

仅仅是每天给她熬一碗鲫鱼汤,还煮过几次鸽子汤,然后就是给妻子做传统地白面疙瘩放荷包蛋加红糖饭。

“快满月了,我还没吃到肉呢!”

“你敢吃,不怕拉肚子?”我吃惊的望着妻子,傻乎乎地问道。

忘记了是因为了什么,一月子,我们两个同时哭过好几次。由于生了气,所以她奶水不足,儿子吃不饱,夜夜啼哭,刚放那不到五分钟都醒了。

妻子几乎夜夜坐在床上哄孩子,也没有舍得叫我替她抱一下。

我其实也真想替下她,但忙了一天实在太累,早上五点还要起床上班。睁开眼一下就又睡着了,又加上工资低,一年集中发两次,衣服少,也怕孩子拉身上屎尿没什么换,以至于她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大宝出生后,妻子的脸由红苹果变成了黄茄子,我也有月嫂变成了家庭主夫。当别人背后谈论我是女人时,我也只是自己苦笑了一下,但并不感到耻辱。

那年我曾当月嫂

五年后,要了二宝。由于有过当月嫂的经历,这次我成了熟练工。

因为是第二次剖腹产,所以我们趁着二零零六年那个国庆节假期,去到了县医院。

尽管条件差,但我这个月嫂当得还是让同病房的小媳妇羡慕嫉妒的不得了,妻子刀口疼得整夜流汗,我用纸巾不时的给她擦拭着,一连几夜,不敢睡着。同病房的把我这个月嫂当成了她要求丈夫的标杆。

回家后,那一个月,妻子气色看起来很不错,我这个月嫂居然也养得红白大胖地。

转眼,大宝该读高二,二宝也该上七年级了。

那当月嫂的回忆若一坛女儿红,偶然从地窖里拿出来品上一口,让人回味犹长。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经历是一种磨练和财富,只有体验了,才明白苦甜酸辣,才知道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一个人才能慢慢走向成熟。(2018.06.30)

*作者︱刘文方: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中心校教师,廖博:郑州金成装饰设计boss,「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那年我曾当月嫂

那年我曾当月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