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感謝貧窮」背後的自強不息

既不應把“感謝貧窮”誤讀為讚美貧窮,也不必把“感謝貧窮”放到“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追求什麼富裕?”的對立位置,更不該高高在上地把炮火集中在“感謝貧窮”這四個字上,而忽視了它背後複雜的生活背景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當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河北衡水18歲女生王心儀那裡時,她正在一家輔導機構打工做輔導員,補貼家用。王心儀出生在衡水棗強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境窘迫:媽媽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這與前幾天雲南一名考生在建築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一樣,都是讓人感動的勵志故事。但這次輿論討論的焦點卻有點偏了,王心儀曾經寫過的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被翻了出來,並被冠以“感謝貧窮”之題廣泛傳播,繼而引發了不少爭論。反對者認為“貧窮就是貧窮,絕對不值得感謝”“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追求什麼富裕?”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是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從王心儀的經歷和那篇文章的內容來看,她對貧窮的體驗和理解其實比很多人都要深刻,“姥姥辛苦了一生,卻未換來一日的閒暇”“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感謝貧窮”的背後既不是對貧窮的無知,也不是美化和浪漫化貧窮,更不是給大家灌雞湯。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固然不值得鼓勵和讚美,但是不幸處於此等境況之下,面對貧窮以及貧窮帶來的痛苦和傷害,是對他人的優渥生活羨慕嫉妒恨,還是怨天尤人,為什麼讓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抑或是破罐子破摔?一個18歲的女孩,除了堅強面對,並以微薄的力量努力改變這一切之外,並沒有其他的選擇。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貧窮一直是王心儀的敵人,顯然,她雖然曾經被貧窮所困擾,但是沒有被擊倒,而是直面現實,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樂觀、勇敢以及獲得的成績宣告了自己的勝利。“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貧窮可以動搖很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王心儀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在這種生活經歷中獲得的讓自己變得強大的力量。我們不妨把“感謝貧窮”這篇文章看作是戰勝貧窮的勝利宣言以及與生活的和解書,勝利者才有資格“感謝貧窮”,坦然面對才有資格與生活和解。

命運或許不公,我們痛恨貧窮,痛恨人類的一切苦難,但是人類暫時還無法徹底告別它們,總有人或者總有人會在某些時候陷入這種痛苦的境地。對有些人來說,貧窮是萬劫不復的無底深淵,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我們又的確難以否認它比順境更能夠激發潛能,養成百折不撓、堅毅不拔的品質。貧窮也好,富裕也罷,個人對現實頑強不屈的姿態很大程度決定了他能否擺脫環境的限制,而這也正是王心儀“感謝貧窮”一文中所傳遞出來的最大價值。退一萬步,“感謝貧窮”至少比怨憤命運更有價值。

去年,北京考生熊軒昂的一番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農村地區越來越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相對於熊軒昂來說,王心儀考上北大之路尤其艱難,期間必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這也是寒門學子考上名校備受輿論關注的原因所在。所以,面對社會鴻溝,肯定個人的奮鬥精神之外,還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加大扶貧力度、促進教育公平,努力填平社會鴻溝,為寒門學子暢通向上通道,讓這類自強不息的故事越來越多。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01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