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文| 擎蒼

  • 想要深入地瞭解一款車,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一年半載。甚至很多常見性車輛故障都是在車輛開到三五年後才會大面積暴露出來。車是用來開的,所以,再怎麼比價動力數據大小,也只有開過後,你才能更加清楚其中的差別。如果,你真的確定要買一輛車,那麼如何在僅有的看車和試駕過程中去判斷出一款車的好壞?
  • 國內大多數消費者買車的流程基本都是,先從網上搜集各種車型信息看一遍,然後再去論壇看看大家如何評價,其實就相當於你看淘寶的買家秀和看評論。然後還會從身邊一些車主口中或者親戚朋友詢問對這款車的看法,畢竟,買車不僅是買給自己開的,更是要開給別人看的。比如那麼中年大叔之所以選擇大眾,是因為身邊朋友圈對大眾這個品牌的認可,買大眾還是好朋友。
  • 最後才會是到店試車,但這個環節往往是最不受重視的環節,對於消費者來說不過是走個過場,至於該如何體驗一臺車,測試這輛車,普遍都是踩兩腳油門,打兩把方向這樣的操作不能再多。
  • 現在很多4S店都會根據門店所在的位置,劃定專門的試駕路線。一般的試駕線路都是在4S店就近,車少安全性較高的封閉路段。為了減少試駕風險,通常試駕路線的道路也基本上都是路況較好的鋪裝路面,並且試駕距離往往也只有幾公里,而在這僅有的幾公里試駕路段,有些基本上都是由銷售顧問完成的駕駛,試乘多於駕駛。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一輛車從外形到空間,用料再到性能等等眾多方面,在有限的時間和距離內,如何深入且更加全面地瞭解一輛車,這就需要首先搞清楚,哪些是重點。
  • 都說買車看三大件:底盤、變速箱、發動機。這三樣是最能體現一臺車整體素質的核心部件。而很多車型在宣傳和主打的核心賣點往往更側重強調外形和配置。因為,這些最容易吸引人,畢竟你說機械素質,動力性能,熱效率,又幾個車主能通過試駕看的出來?
  • 所以說,在到店試駕的時候,也要有自己的側重點。比如,你更加在意空間和乘坐舒適度的話,在乘坐的時候就要注意座椅的寬度和包裹性是否適合自己的體型。看一些車輛的評測視頻中提到的“座椅包裹性比較強”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同樣的座椅,瘦子和胖子座包裹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一定是要根據自己切身感受來判斷。
  • 就座椅的舒適度,也並非像沙發一樣的,越軟越好。如果是在腰部和兩側缺少了該有的硬度支撐,單座上去還算舒服,不過在長時間駕駛或者激烈駕駛的時候對駕乘人員來說並不會感覺有多舒服。保持一個良好的駕駛坐姿,對於駕駛安全性而言也很有必要。
  • 乘坐的舒適性除了座椅外,還會受到車內接觸身體部位的用料和車內空間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
  • 其實很多消費者對車內空間的理解也有偏差。例如備受關注的後排空間,大部分車型都會通過加長軸或者車身長度來解決。對於後排空間我們並不主張一位的拉長變大,只要夠用就行,沒必要因為看起來誇張的後排空間而打破車身平衡。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如果平常主要就是小兩口或者自己開車,那麼後排空間可以完全忽略。平常涉及要乘坐老人和小孩的話,就要親自坐直腰板伸直腿,看看頭部和腿部空間的富裕。只要把身體調整到一個舒服的坐姿車內仍有剩餘空間,這就可以了。
  • 後排座椅不同於前排座椅,有著能夠大角度可調的靠背和前後移動,所以考察後排座椅的重點就是座墊的厚度和長度。現在有不少品牌為了投機取巧,會專門打薄後排座椅靠背,縮短座墊長度,加大座椅靠背角度等方法,換來更寬敞的後排空間。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厚實的座墊有主意過濾到車輛行駛過程中細小的震動,而足夠長的座墊,也能緩解長途乘坐後的疲勞感。座椅靠背角過大,雖然也能增大一些後排空間,但是角度越大的靠背座的越久越不舒服。
  • 另外,如果平常用車會有後排乘坐三個人的情況。那麼,後排中間地臺是否平整,空調出風口是否會頂到腿,隱藏式中控扶手會不會影響中間靠背的舒適度,中間的座墊是否平整,這些問題都都是需要注意的。
  • 除了乘坐空間,儲物空間也是很多人買車時容易忽略的。如果你買車不單單是為了上下班通勤,可能還會涉及週末回老家,這就少不了裝東西。通常在我們觀念意識中,越大的車肯定儲物能力越強,SUV就比轎車裝的的多。而事實並非如此,有些轎車能裝下的東西SUV不一定裝的的下。
  • 所以,後備箱規整的實際作用要遠大於容量大。如果開口度能做的更大一些,高度能降低些,比什麼感應式尾門開啟更實用。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跟很多試駕教練和銷售顧問聊過,目前大部分買車來試駕的,要麼是慢慢地開完一圈規定的試駕線路,要麼就是幾腳地板油急加速,再踩兩腳剎車,就算試過了。其實這樣的開法根本就試不出什麼。上一期我們也提到過,二十萬以下車的沒什麼性能可言,同級別之間的動力性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 所以,短時間內的試駕主要看油門、轉向和剎車,業內也有稱之為三小件。因為一輛車三大件的普遍情況,你在逛論壇和網站的時候基本都能瞭解的差不多了。而這個三小件會隨著你的駕駛習慣和用車方式的不同再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發生響應的變化。並且,每個人的對同樣調教的一款車開起來的感受也會有所偏差。
  • 試駕時,車速是由低速向高速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不要浪費這樣的機會檢測車輛的NHV,也就是車內靜音效果。車內噪音主要來自於路躁,風噪和發動機造型,車輛在低速運轉的情況下,風噪和發動機噪音都是可以忽略的,這時候就比較容易辨認來自於輪胎的噪音。而當車速超過80KM/h後,風噪就逐漸凸顯出來,特別是來自於A柱和天窗的風噪會尤其明顯。發動機噪音大小在高轉速情況下也會聽的非常清楚。
  • 速度起來後,第二課考察的就是方向盤的指向性是否足夠準確。現在車輛大部分採用的都是電子液壓助力,相比較單純的液壓助力會輕巧很多,但是過分的輕巧會讓手上輕微的動作帶給車輛較大的擺幅。好的轉向手感應該是輕且有質感。過彎和便道的指向性都很準。轉向調教差的車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車頭的朝向明顯遲緩於方向盤的轉動方向。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車輛的速度起來後,難免就會遇到需要剎車的情況。每個品牌的車型都有著自己的調教風格。有的剎車會偏硬一些,有的可能會前緊後松或者前松後緊。這就需要在剎車的時候除了一腳踩到底感受剎車力是否足夠線性外,還要通過輕踩和重踩兩種方式去感受剎車的前半程和後半程。就日常駕駛而言,顯然你會用到的前半段剎車更多些。
  • 對於油門素質的測試,因為涉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調教,是需要一個長期駕駛測試的過程,但在短途試駕中,主要就針對幾種路上行駛常見的情況進行測試。
  • 其實我們並不提倡試駕的時候地板油全油門加速,這樣除了證明車輛動力充足外沒有其他太多意義。倒不如反覆地踩油門加速,踩剎車減速,看車輛的響應速度。這最能模擬市區道路車輛走走停停和高速上超車的情況。另外,就是可以用腳掌有節奏地做拍打油門的動作,此時配合觀察轉速錶指針的轉動是否能夠吻合油門動作,由此判斷油門和動力匹配是否做的足夠好。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 反覆的加減速也是很考驗變速箱素質的。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很難判斷出變速箱是否夠平順。只有在做一些相對激烈駕駛的情況下,變速箱在快速換擋過程中能否從容應對才顯得更為真實。一些調教水平一般,或者變速箱機械素質不高的車型,很容易在你反覆加減速的過程中暴露出頓挫或者換擋邏輯混亂的問題。
  • 該如何試駕,我們將其拆分成了幾個具體的步驟,你可以嘗試去感受車輛不同的方面。最後,還是那句話,車是駕駛使用的工具,鼓勵多開多試。

The End ·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試出一輛車的好壞 最快分幾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